少数民族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研究.docx
《少数民族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研究.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 人口与用地规模专题研究目 录1XX人口发展现状11.1范围界定11.1.1大XX市经济圈范围11.1.2规划区11.1.3中心城区11.2XX人口现状11.2.1 州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21.2.2大XX市经济圈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现状21.2.3XX市人口52XX人口发展特征82.1XX在区域范围内的人口发展特征82.1.1XX在甘肃省内的人口发展定位82.1.2兰州市对于区域人口的吸引作用82.1.3XX旅游业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作用92.1.4XX在区域内的人口流动特征92.2大XX市经济圈人口增长特征102.2.1州域人口流动特征102.2.2大XX市经济圈各乡镇人口增长特征102.2.
2、3 XX市人口流动特征112.2.4XX市人口增长特征123大XX市经济圈人口预测133.1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预测133.1.1综合增长法预测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133.1.2经济弹性系数法预测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143.1.3综合预测大XX市经济圈人口163.2 大XX市经济圈城镇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163.2.1大XX市经济圈城镇人口预测163.2.2大XX市经济圈城镇化水平预测183.3大XX市经济圈城镇规模等级规划183.3.1大XX市经济圈城镇发展现状及人口规模183.3.2大XX市经济圈城镇人口规模预测204XX市人口预测224.1XX市人口预测方法选择224.1.1城镇化水平法
3、234.1.2综合增长法234.1.3经济弹性系数法234.2城市首位度法预测XX市中心城区人口244.2.1XX州总人口预测254.2.2 XX州城镇化水平预测264.2.3 XX市中心城区人口占XX州城镇人口比例预测284.2.4 XX市人口预测324.3 市域视角XX市中心城区人口预测324.3.1XX市主城区人口预测324.3.2经济园区产生人口预测344.3.3韩集镇、尹集镇人口预测354.3.4XX市中心城区人口预测364.3.5XX市中心城区人口分布预测364.4 经济弹性系数法364.4.1基本原理与公式364.4.2运用经济弹性系数法进行预测374.5XX市城市人口综合预测结
4、果385XX市用地规模395.1XX市城市建设现状分析395.1.1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范围划定395.1.2现状各类建设用地分析395.1.3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中存在的问题405.2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发展策略415.2.1城市建设用地选择的指导思想415.2.2空间发展策略415.3XX市用地规模预测425.3.1根据各项建设用地比例关系推算425.3.2根据城市发展需求预测441XX人口发展现状1.1范围界定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从规划范围上分为三个层次,即大XX市经济圈、规划区和中心城区。1.1.1大XX市经济圈范围由于XX市域的现状比较特殊,综合考虑市域周边各乡镇的产业基础、交通优势、发展潜力、
5、自然地形等因素,规划突破XX市行政管辖范围,提出“大XX市经济圈”的概念,划定“大XX市经济圈”作为本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研究范围,有效实施城乡统筹。“大XX市经济圈”包含现状XX市和15个乡镇,具体包括XX县的韩集镇、尹集镇、土桥镇、北塬镇、莲花镇、黄泥湾镇、新集镇、河西乡、桥寺镇、先锋镇、马集镇,东乡撒拉族自治县的东塬镇、河滩镇,和政县的三十里铺、马家堡镇。1.1.2规划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规划区,以有效实施城市规划管理。规划区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XX规划区将包括市区全部范围及XX县韩集镇、尹集镇和黄泥湾镇部分区域,
6、具体范围为:北塬脊线以北1000m,西至石家河以西50m,东至南山以东1000m,西北至阳洼山根,总面积约287.4km2。1.1.3中心城区XX市中心城区主要由XX经济园区(韩集镇、尹集镇)、民族商贸综合区、老城区、东城新区、南部生态旅游度假区和物流园区六大组团构成。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北至北塬镇以南,南至黄泥湾镇的物流园区,东至东塬镇以东,西至韩集镇、尹集镇XX经济园区。远期规划用地面积72.88 km2,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50.4km2,非建设用地面积为22.48 km2(含水域2.44 km2)。1.2XX人口现状由于XX市的行政区划特殊,而XX的人口流动不仅局限于市域范围以内,同时X
7、X州的人口发展情况与XX市人口发展息息相关。因此,XX州的人口情况分析对于大XX市经济圈与XX市人口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2.1 州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1.州域总人口XX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中南部,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XX州共下辖七县一市,即XX市、XX县、永靖县、康乐县、和政县、广河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土地面积为8169km2,2008年末总人口198.67万,人口密度为每243.2人/ km2。2.
8、州域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XX州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全州城镇人口为24.67万人,城镇化水平12.28%。2008年我国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4.92%,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为31.88%。XX州城镇化率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低32.5%和19.6%。除XX市外城镇规模普遍较小,聚集能力较弱。1.2.2大XX市经济圈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现状图1-1 大XX市经济圈2004-2008年人口变化图1. 大XX市经济圈人口现状1)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包括XX市和15个乡镇(韩集镇、尹集镇、土桥镇、北塬镇、莲花镇、黄泥湾镇、新集镇、河西乡、桥寺镇、先锋镇、马集镇、东塬镇、河滩镇、三十里铺、马家堡镇)的
9、人口。现状2008年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为45.7万人,其中XX市人口为24.5万人。(表1-1)表1-1 大XX市经济圈2004-2008年总人口数20042005200620072008XX市212798220611227201235444245000马集镇1594516234163081641816558土桥镇1814317153205732071320676北塬镇1938319741186681882118931桥寺乡1031213057121551227412286先锋乡1778216711162101636016543河西乡89549086896391329260莲花镇752375
10、25719672587325新集镇2060021116209022103821101黄泥湾1099610985109741093510954东塬镇1329913237131961317113207河滩镇2856628497286462900629381三十里铺1985019949200492020120700马家堡镇1435514427144851463415000总计418506428329435526445405456922资料来源:XX市、XX县、和政县、东乡县计生委2)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变化情况表1-2 XX市经济圈2004-2008年人口增长率(单位:%)2004-20052005
11、-20062006-20072007-2008综合增长率2.31.72.32.6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综合增长率大XX市经济圈总人口综合增长较为稳定,平均每年递增2.2%。(见表1-2、图1-2)图1-2 XX市经济圈2004-2008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大XX市经济圈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民生育思维的转变,大XX市经济圈近几年的的自然增长率较为稳定。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略低于同年我国自然增长率的平均水平5.28。近4年大XX市经济圈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值为4.74。(见表1-3)表1-3 大XX市经济圈自然增长率(单位:)20042005200620072008X
12、X市5.455.665.005.905.90马集镇5.284.685.545.524.75土桥镇4.933.832.483.222.24北塬镇3.682.462.846.156.04桥寺乡6.354.284.784.863.04先锋乡2.472.492.754.943.21河西乡6.466.576.189.4710.98莲花镇4.434.043.932.962.64新集镇5.673.513.385.596.16平均值5.04.24.15.45.00资料来源:XX市、XX县计生委注:缺少和政县、东乡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资料大XX市经济圈人口机械增长率n 大XX市经济圈乡镇人口机械增长率 表1-4 X
13、X县机械增长率(单位:)2005200620072008马集镇5.63-3.021.191.93土桥镇-7.01-7.45-2.43-5.27北塬镇-8.96-8.58-10.36-4.27桥寺乡-4.11-7.49-4.7-6.86先锋乡-6.65-8.74-2.131.81河西乡-2.833.040.56-0.66莲花镇-15.75-7.73-2.531.97新集镇-1.77-2.01-7.31-5.79平均机械增长率-5.18-5.25-3.46-2.14资料来源:XXXX县计生委大XX市经济圈以XX县的乡镇居多,XX县各乡镇的平均机械增长率为:-4,基本可以代表大XX市经济圈各个乡镇的
14、机械增长率水平。n XX市人口机械增长率 表1-5 XX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单位:%)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8-2009机械增长率-2.41.72.53.42004-2009年的机械增长率波动较大,最初处于人口机械负增长状态,但随着近年的发展,XX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处于逐年递增的状态,平均每年递增约为2%,并有加速增加的趋势。2. 大XX市经济圈城镇化水平现状1)大XX市经济圈乡镇城镇化水平根据XX州建设局提供的资料,XX州现状城镇化水平为12.28%,大XX市经济圈内的各个乡镇在XX州乡镇当中属于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乡镇,其城镇化水平应该高于大XX州的平均水平
15、,估算约为20%。2)XX市城镇化水平由于XX市行政区划狭小,其城镇化水平较高,XX市现状城镇化水平为52.6%。3)大XX市经济圈城镇化水平根据XX市和其他乡镇占总人口的比值对大XX市经济圈城镇化水平的值进行修正,预测2008年大XX市经济圈的城镇化水平为:图1-3 XX市2004-2008年人口变化图245000/45692252.6%+211922/45692212.28%=33.9%1.2.3XX市人口1.XX市人口基本情况1)XX市域人口2008年XX市总人口为2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1.1万人,非农业人口为13.4万人。表1-6 XX市总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人)2004200
16、5200620072008XX市总人口212798220611227201235444245000 表1-7 2008年XX市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分析表区划年初人口数(人)年末人口数(人)平均人口数(人)出生死亡自然增长人数(人)自然增长率%总出生人数(人)出生率%死亡人数(人)死亡率%八方街道办959396699631959.86404.15555.71东关街道办23496247932414525910.731245.141355.59西关街道办27115279842755027910.131093.961706.17红园街道办2026720458203631929.43803.931125.5
17、0城南街道办1078711547111671049.31565.01484.30城北街道办2854830450294992117.15872.951244.20枹罕镇34257347323449550714.702978.612106.09南龙镇27251282402774633111.931676.021645.91折桥镇24457249242469131712.841134.582048.26城郊镇33700362863499339411.261704.862246.40合计240658249340244999268910.9812435.0714465.90资料来源:XX市计生委表1-8
18、 2008年XX市非农业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分析 区划年初人口数(人)年末人口数(人)平均人口数(人)出生死亡自然增长人数(人)自然增长率%总出生人数(人)出生率%死亡人数(人)死亡率%八方街道办9251919492239310.08404.34535.75东关街道办18994197451937020610.641055.421015.21西关街道办25575261352585526010.061054.061555.99红园街道办1946319176193201759.06794.09964.97城南街道办106121115310883968.82565.15403.68城北街道办2841829
19、936291772097.16872.981224.18枹罕镇12571327129286.1921.5564.64南龙镇2450154219962412.0231.502110.5折桥镇409941564128276.5492.18184.36城郊镇1217513599128871108.54443.41665.12合计13229413596313412912089.015303.956785.05资料来源:XX市计生委2)XX现状建成区人口2008年XX市现状建成区人口为13.28万人(包括八方、东关、西关、红园、城南、城北、南龙镇、城郊镇非农业人口)。表1-9 XX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情况
2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XX市中心城区人口110799116961122048128180132837135991资料来源:XX市计生委图1-4 XX市中心城区2004-2008年人口变化图2.XX市变化情况由于XX市人口主要是基于XX市现状中心城区人口的发展,故XX市中心城区人口的计算主要考虑研究现状中心城区的人口总数和变化情况。1) XX市建成区城区综合增长率XX市建成区2004年-2008年的人口增长率基本在5%左右。表1-10 XX市人口增长率(单位:)20042005200620072008XX市110799116961122048128180132837增长
21、率5.56%4.35%5.03%3.63%资料来源:XX市计生委2)XX市中心城区自然增长率XX市2004-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如下表:表1-11 XX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20042005200620072008自然增长率5.455.665.005.905.90资料来源:XX市公安局以上自然增长率数据为XX市域的平均增长率,考虑XX市中心城区人口占XX市总人口的比例较高,且小范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浮动不大,可以采用市域的平均增长率作为XX市自然增长率的基础资料。2004-2008年,自然增长率的平均值为:5.58。3)XX市建成区机械增长率2008年,根据XX市公安局提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少数民族 城市人口 用地 规模 专题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