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城总体规划文本.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历史文化名城城总体规划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名城城总体规划文本.doc(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涡阳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年) 文 本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4第一节 发展目标与策略4第二节 县域镇村体系结构与空间利用规划6第三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8第四节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11第五节 县域基础设施规划14第六节 县域综合防灾规划19第七节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3第八节 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5第九节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28第十节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0第十一节 县域空间管制规划34第十二节 规划区范围划定37第三章 规划区规划38第一节 规划区用地布局规划38第二节 规划区生态网络规划40第三节 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43第四节 规划区综合交通规划45第五节
2、 规划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47第六节 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7第四章 城区规划61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规模61第二节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61第三节 城区道路交通规划66第四节 城区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68第五节 城区“四线”控制规划70第六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74第七节 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78第八节 城区管理单元规划80第九节 城区近期建设规划80第五章 附 则84附表1 县域城镇等级及产业一览表85附表2 县域城乡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一览表85附表3 县域中心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一览表86附表4 县域城乡用地汇总表(2030年)87附表5 规划区城乡用地汇总表87附表
3、6 城区建设用地平衡表88附表7 城区主干路规划一览表88附表8 城区规划管理单元控制引导一览表89附表9 城区近期建设用地规划构成表90- 91 -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指导涡阳县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涡阳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 规划指导思想1、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同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2、坚持以新
4、型城镇化、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县域空间资源利用、产业布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集约节约利用城乡空间,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数量及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3、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皖北城镇群、沿淮城镇群等,加强基础设施、产业等协调发展,实现共建共享,提高涡阳县区域竞争力。4、强调树立系统与动态的观念,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使规划成果具有弹性、适应性及良好的可操作性。第3条 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可持续发展原则4、资源保护原则5、城乡统筹原则6、近远期结合原则第4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2、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等上位规划;3、皖北城镇群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等区域发展战略;4、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第5条 规划重点1、落实新型城镇化,区域一体化发展;2、加强县域统筹发展,科学确定城乡体系结构;3、引导规划区协调发展,明确三区控制;4、推进城区又好又快发展,优化城区空间、划定四线。第6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第7条 规划层次与范围1、县域镇村体系规划规划范围为涡阳县行政区划范围,现辖20个镇、1个林场,县域总面积约
6、2109.33平方公里。2、规划区规划本次规划区范围由城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涡北街道的行政范围和楚店镇李楼村、周东村,涡南镇王寅村、王塘村范围构成。总面积约为251.08平方公里。3、城区规划规划范围为城区范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50平方公里。第8条 规划法律效力本规划是涡阳县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一切规划建设,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第二章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第一节 发展目标与策略第9条 发展目标1、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1)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2)城镇格局更加优化协调(3)城镇发展模式科学合理(4)城镇生活更加和谐宜人2、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7、(1)统筹城乡空间发展,实现城乡产业布局和建设空间布局集约化(2)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公共产品结构合理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3)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城乡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地域性产业特色化(4)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优质化第10条 发展策略1、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1)区域统筹、共建共享推动亳涡工贸走廊建设,实现亳涡一体化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做强中心,集聚发展,打造涡阳的“一带一路”(2)互通互联、交通枢纽顺应区域交通格局,构建“快速交通体系”,提升城市对外联系能力加快城际铁路建设,实现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快速联系疏解过境交通,“绕城”发展提升水运交通,构建多元的综合交通体系(
8、3)空间优化、品质提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改造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设施先行,核心带动(4)产业转型、产城融合提高一产经济效益,巩固提升农业地位做强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三产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5)生态优先、本底保护明确生态红线,优化开发格局打造涡河生态景观带、构建生态网络 高效利用能源,减少工业污染修复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 (6)文化传承、特色引领共建皖北区域旅游品牌,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引领,塑造精品涡阳2、城乡统筹发展策略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从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四个方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
9、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乡居民点,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美好家园。第11条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1、人口规模预测规划县域常住人口2020年135万人,2030年150万人。规划城区常住人口2020年34万人,2030年50万人。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规划县域城镇建设用地2020年58平方公里,2030年82.78平方公里。规划城区城市建设用地2020年34平方公里,2030年50平方公里。规划涡阳县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00平方米/人。3、城镇化水平预测涡阳县城镇化水平2020年40,2030年51.5。第二节 县域
10、镇村体系结构与空间利用规划第12条 县域镇村空间结构规划依托涡河城镇综合发展带和济祁高速公路,以城区为中心,义门镇、西阳镇、高炉镇为城镇发展核心,规划形成“一带一路、一主三心”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城区、西阳镇、高炉镇、龙山镇形成城镇密集区。第13条 县域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规划确定“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新型社区)”的四级结构。1、城区城镇人口规模50万人。2、中心镇(3个)包括义门镇、西阳镇、高炉镇等。城镇人口规模义门镇3.5万人、西阳镇4.66万人、高炉镇5.0万人。3、一般镇(13个)包括龙山、曹市、楚店(涡南)、青疃、石弓、新兴、临湖(公吉寺)、高公(店集)、马店集、丹城、花沟、牌坊
11、、标里等。城镇人口规模0.4-2.0万人。4、中心村(267个)人口规模1000-2000人左右,包括尹沟村、赵庄村、韩王村等。第14条 县域镇村职能结构规划规划将各乡镇分为综合型、工贸型、农贸型和旅游服务型四种类型。规划壮大综合型城镇,引导有条件的城镇向综合型发展,积极培育专业型和特色型城镇。涡阳县城为综合型,义门镇、西阳镇、高炉镇、龙山镇、楚店镇为工贸型,青疃镇、标里镇、高公镇、石弓镇、丹城镇、马店集镇、临湖镇、牌坊镇、花沟镇、曹市镇等为农贸型,新兴镇为旅游服务型。第15条 县域城镇发展指引 1、中心镇发展指引(1)义门镇建设苔干生产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以特
12、色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企业,逐步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县域西部片区的工贸型中心城镇。(2)西阳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汽车配套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城镇发展方向主要向西,依托高速道口加强与省内主要城市的交通联系。(3)高炉镇进一步壮大和特色发展酿酒业配套产业,同时注重工业旅游等延伸产业的发展,高炉煤矿和单集煤矿的矿区服务点结合高炉镇区设置,形成县域东部服务于周边区域和煤矿区的工贸型中心城镇。2、一般镇发展指引以农业、农产品初级加工和贸易为主,采用集中和分散并存的发展思路,以集约利用为原则,对乡镇实施适当的撤并,用地集中;受自然条件及现状基础等条件限制,小城镇整体布局比较分散。第
13、16条 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1、美好乡村建设模式美好乡村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其中,中心村一般宜采用改造提升或拆迁新建模式,保留的自然村一般采用旧村整治或特色保护模式。2、县域美好乡村规划(1)规划目标形成“空间布局合理,等级层次分明,发展引导有序,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生活、生产三位一体的村庄体系”。(2)规模控制中心村常住人口1000-2000人左右,一般村常住人口400-1000人左右。(3)布点规划规划至2020年共确定中心村267个,一般村329个。至2030年共确定中心村220-250个,一般村250-280个。户均宅基地面积不得
14、超过220平方米。3、县域美好乡村公共服务标准中心村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服务设施。11项公共服务包括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村“两委”及科技、就业、警务等便民服务场所)。4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一般村配置“2+1”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2项公共服务包括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1项基础设施即垃圾收集点。第17条 县域空间利用规划规划至2030年,涡阳县域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83.44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设用地50.00平方公里,各镇镇区建设用地32.78平方公里,农
15、村居民点用地97.22平方公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70.50平方公里,区域公用设施用地18.37平方公里,采矿用地14.57平方公里。水域用地64.35平方公里,农林用地1772.18平方公里,其他非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县域总用地2107平方公里。第三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第18条 发展目标加强与亳州、合肥、阜阳、蚌埠、徐州等的交通联系,突出县城的交通节点地位,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水运为主体的快速交通体系,县域内部公路等级提升,建立一个全面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第19条 发展策略1、一体化交通理念积极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实施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转换,实现综
16、合运输方式一体化,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2、区域差别化理念以城区公共交通为导向,完善城市路网,加强交通微循环和绿色交通建设。3、交通引导土地利用理念以交通走廊引导城市整体发展,以TOD策略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依托城际铁路站,打造城市公共轴线。第20条 县域铁路交通规划1、城际铁路规划的亳蚌城际作为涡阳与亳州、蚌埠等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快速交通联系的重要通道,对改善涡阳现状对外交通联系不便,区域地位边缘化起到重要的转折作用。亳蚌城际铁路:由西向东从县城南侧经过,在县域内设亳州机场站(标里)、涡阳城际站(城区南侧)、西阳站三处城际站点。2、普通铁路徐阜铁路:现状主要以货运功能为主,兼有
17、客运功能,目前正在全线电气化改造升级为二等火车站,兼有客货运功能。淮海铁路:横贯河南全境及皖北、苏北地区的重要货运干线通道,由义门涡阳北龙山沿济祁高速向南至蚌埠,规划区内从涡北工业园区北侧经过,设涡阳北站,以货运功能为主。3、铁路站点规划设置客运站点4座,分别为城际南站,涡阳火车站,机场站,西阳站;货运站点4座,分别为涡阳火车站,涡阳北站,青疃站,义门站。第21条 县域水运交通规划1、航道布局对通航航道进行升级改造,将涡河航道由现状六级航道提升为四级航道。2、码头布局在涡阳县境内设置4处港口,分别为城区马寨港口、义门港口、高炉港口、西阳港口。港口建设等级为500吨级港口泊位。第22条 县域公路
18、交通规划1、规划目标城区与周边主要城市实现高速公路连通,与一般城市实现一级公路连通;城区与县域内重要乡镇实现二级以上等级公路连通;其他乡镇之间实现三级以上等级公路连通。2、规划布局(1)高速公路主要为在建的济祁高速和涡阳县域外西侧的济广高速,济祁高速在龙山镇和西阳镇设有高速道口;济广高速在太和的苗老集镇和亳州谯城区设有高速道口。(2)县域主干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快速路形成“两横三纵+放射”的网状县域主干公路框架。两横分别为G344国道和S404省道,三纵分别为S236省道、S224省道、S443省道,放射分别为S202省道和S307省道。(3)县域次干公路(二级公路)提升现状县道等级和完
19、善道路系统,改扩建、并连通各主干道,形成网状道路系统,基本覆盖了县内各镇,是连接县域“两横三纵+放射”主干公路的纽带。(4)乡村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主要在现状通村道路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道路等级和完善道路系统,形成对骨架道路网的有机补充和完善。第23条 县域交通枢纽布局规划1、客运枢纽布局规划规划客运站3个。继续建设客运北站;在天静宫路与滨河路交叉口建设综合客运站;在城际站旁设立客运接驳站。客运交通应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的原则。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按500米步行半径计,不小于城市建设用地的50%,按300米步行半径计,不小于90%。规划设置首末站12个,枢纽站5个,综合车场
20、3个。2、货运枢纽布局规划规划货运方式以铁路为主,公路、水运为辅。发展储、运、销一体化的专业运输网络,规划结合物流中心设置。第四节 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第24条 县域产业发展策略1、总体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综合服务业、新能源、煤炭产业,配套发展城郊农业、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联合发展房地产业、旅游与休闲和养生产业。2、产业发展策略(1)实施“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实施新能源、煤炭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2)“承接转移+自主培育”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门类;(3)“产业联动”战略:实施城郊农业、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
21、游的一体化发展战略。3、产业发展体系构建第一产业以“粮食生产,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延伸产业;第二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煤炭产业,巩固发展新型建材、汽车配套产业等优势产业;第三产业以综合服务业、物流、休闲旅游度假为主导,以传统商贸业为辅助。第25条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第一产业:以青疃、标里、牌坊、丹城、石弓、马店集、临湖、高公等镇为重点,向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转变,发展特色作物和规模养殖,打造安全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第二产业:工业向园区集中,按照“一区五园”的发展思路,以涡阳经济开发区为重点,以义门、高炉、西阳、楚店、龙马五个乡镇工业园为补充。第三产业:以现
22、代物流、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为主导,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义门、西阳、高炉、新兴为特色,区域功能明确、配套服务齐全的县域服务体系。第26条 县域农业发展规划1、农业发展方向坚持“一条主线、五条辅线”的发展方向和思路。(1)一条主线:以小麦为主的优质高产粮食产业(2)五条辅线以牛、猪、羊、鸡、特种水禽循环养殖为重点的健康养殖业以苔干为特色的高效果蔬业以养生药材、药用药材为特色的特种种植业以园林花卉、绿化苗木为特色的生态农业以道学养生、休闲观光为新业态的农耕旅游业2、农业空间布局按“一轴、两核、三区、多点”优化农产品分区布局。“一轴”:涡河生态农业发展轴“两核”:陈大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23、、楚店镇省级粮食产业示范区“三区”:优质粮食产业拓展区、特色种植产业拓展区、特种养殖产业拓展区“多点”:即积极培育与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第27条 县域工业发展规划1、工矿业发展方向(1)矿业发展方向重点建设好、管理经营好现有的“四矿一厂”,即信湖煤矿、涡北煤矿、刘店矿、袁店二矿和涡北选煤厂,积极探索向煤化工深度转化的路子,在条件成熟时,加大煤化工发展的力度。(2)加工制造业发展方向沿五条主线向集约化、高效化、全产业链方向发展:一是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发展主线;二是煤炭废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新型建材发展主线;三是机械装备制造发展主线;四是煤化工深度转化发展主线;五是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 文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