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实践探索.doc
《基于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实践探索.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实践探索摘要:改善路网连通性是缓解交通拥堵、提升路网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主城区现状道路网形态特征,总结了路网连通性差的三个典型现象:1)路网密度低;2)丁字路口多、断头路多;3)右进右出交叉口多。然后,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造成路网连通性差的原因,提出改善现状道路网连通性的两条基本策略:1)采用系统性、功能性、间距合理、上下兼容的原则对路网进行系统梳理,明确各连通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针对造成路网连通性差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连通性改善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最后,从规划管理角度提出在道路网规划编制中提高路网连通性、保障路网的整体
2、运行效率的建议。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外延扩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亦日益严峻,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尤为显著。但不同的城市的堵车特征不同,如北京“一堵就死”,而上海却“堵而不死”;造成不同堵车特征的重要原因是其道路网连通性不同:北京受到“大院”等的影响,路网连通性差,交通流集中现象显著,尤其其道路微循环系统较弱,当发生拥堵后车辆难以及时疏散;而上海路网级配相对较为合理,路网连通性相对较好,拥堵后可通过替代道路自行疏散。重庆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其路网连通性差的现象较北京更为显著。受两江三山阻隔,重庆主城区道路网呈现“片区网格自由式”、路网中“丁字路口尤其是错位交叉口多、断头路
3、多”现象显著。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连通性差导致的“少数干路车流集中,其他道路利用不足”等交通问题已相当突出,加剧了主城区主要干路和节点的交通拥堵,因此道路网连通性差已然成为制约主城区整体路网功能充分发挥的重大因素,亟需进行改善。本文基于笔者开展的专项研究课题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网连通性研究。通过本项研究课题,分析了路网连通性的现状及造成路网连通性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现状道路网连通性的改善策略和相关规划管理建议。1.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网现状1.1道路网连通现状重庆市主城区现状道路网“连通性差”已成为共识,那么主城区道路网“连通性差”有哪些典型现象呢?通过笔者分析与研究,主城区路网连通性差直观
4、上可以分为路网密度低、丁字路口及断头路多、右进右出交叉口多这三个主要方面。1)路网密度低重庆主城区现状路网密度低的现象较为显著。主城区现状路网总密度为6千米/平方公里,虽然达到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下限要求,但不能满足该规范中“山区城市道路网的密度宜大于平原城市,并应采用表中规定的上限值”的要求。同时,主城区现状路网总密度远远低于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要求的下限值8.4千米/平方公里;除快速路外,主、次干路及支路的路网密度均低于规范下限值。干路网密度低的直接后果是相邻干路间距过大,道路网连通性差将使交通流集中在主要干路
5、及节点。例如,嘉陵江以北的观音桥人和片区道路网密度低,横向干路间距过大(部分达2000余米),且主干路间缺乏连通性次干路,导致东西向交通流过于集中,主要通过新牌坊立交、红旗河沟立交等主要交通节点进行转换,既增加了绕行,同时也增加了节点的交通压力。2)丁字路口多、断头路多丁字路口多、断头路多是引起道路网连通性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地形条件影响,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网中丁字路口多、断头路多的特征显著,降低道路网的系统性,增加车辆转向行驶数量,行车组织复杂,降低了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经笔者统计,在主城区内环以内的现状交叉口中,丁字路口数量达十字路口数量的3倍以上。又如在主城区大坪、石桥铺片区,片区内存在较
6、多的丁字路口及断头路,交通流主要集中在几条横向干路上。3)交叉口“右进右出”多干路沿线交叉口大量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也是引起道路网连通性差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快速路及交通性主干路的运行效率,在交通性干路两侧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是国内部分大城市普遍采用的交通组织方式,如北京、成都等大城市的环线快速路两侧衔接的大部分次支道路均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在重庆市主城区,交通性干路两侧的沿线交叉口也大多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模式,导致干路两侧的次支道路看起来连通实际上不连通,必须通过重要交通节点才能进行转向,导致干路上车流汇聚与集中,重要节点转向压力加大。以江北区段的快速路三横线为例,在长约4
7、公里的路段内,有4个节点是方向完全互通,1个节点上跨桥和右进右出交通组织,其余15个节点均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导致快速路两侧用地联系较弱,路段车流量大,红旗河沟、红土地等节点转向压力大。1.2改善路网连通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低路网密度导致城市用地集散条件和交通便捷性差,而丁字路口多、断头路多及右进右出交叉口多进一步降低了道路的成网性,致使机动车出行主要依靠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交通均衡性和可靠性受到严重考验。因此,改善路网连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路网可靠性由于主城区道路网连通差,部分区域进出通道单一,只能依靠单一的道路进出,致使路网的可靠性较差,一旦发生拥堵,难以
8、疏散。如,沙坪坝与石桥铺间只有一条联系道路,若该路失效只能大范围绕行。而改善路网连通性将有利于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路网可靠性。2)分散交通流、缓解交通拥堵由于重庆市主城区的道路网尤其是次支道路连通性差,其机动车出行高度依赖快速路和主干路。3)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服务性次干路,兼具交通性和生活性,应该是公交线路的主通道。然而,由于路网连通性差、尤其是次干路不成系统,致使公共交通线路主要集中部分主干路上,次干道上的公交线路较少。在加剧主干路拥堵的同时,也致使其对周边地块的可达性和服务性较差。改善道路网连通性,将提高次干路的系统性,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服务性。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网连通性差是由多方面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山地 城市 道路网 规划 实践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