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docx
《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根据XX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XX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XX省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8年至2022年。一、发展基础近年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深入推进XX农业实现由大到强战略转变,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农业综合产能位居前列。201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98.2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58.7亿元,
2、均居全国第一位。粮食总产量4723.2万吨,连续6年稳定在4500万吨以上,总产量占全国的7.6%,居全国第三位。蔬菜(含食用菌)、园林水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0618.3万吨、1776.9万吨、1506.9万吨、881.4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在全国率先启动耕地质量提升计划,组织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项工程。2017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水肥一体化新增面积173.44多万亩,化肥和农药实现用量和强度“双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
3、到87.3%,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00多万亩,“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7508个。农业发展动力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7%,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承包耕地确权任务基本完成,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到40%以上;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70.1亿美元,占全国的近1/4,连续19年保持全国第一位。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产品电商、休闲农业等新兴业态发展迅速,农业“新六产”正在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
4、017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9万家、家庭农场5.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20多万个;全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600多家;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发展到20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9万家,营业收入630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541.9亿元。二、总体要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主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优良物质装备、集约组织方式、新型从业人才,通过拉长产业链条,推进绿色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加快实现农业由传统产业到高质高效产业转变。(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
5、优先发展,把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作为统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大工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农业“新六产”为抓手,实施服务进乡村、人才进乡村和资本进乡村“三大工程”,开展质量提升、品牌提升和生态提升“三大行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三项改革”,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径模式,把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动力,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
6、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我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二)基本原则。1.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布局,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快发展智慧农业。2.坚持生态高质,品牌提升。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培育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产品品牌化、品牌高端化。3.坚持跨界融合,三链重构。培育壮大农业“新六产”,加快“三园同建”,推进塑造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等新产业新
7、业态,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4.坚持开放合作,内外联动。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加强农业对外合作,以内促外,以外带内,统筹推动农业“走出去”“引进来”,加快形成内外联动、创新发展的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5.坚持深化改革,城乡融合。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三)战略定位。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抓手,加快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
8、换。在发展定位上,立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积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标准品牌强省。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和“齐鲁灵秀地 品牌农产品”品牌引领行动,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药监督管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品牌强省。重点培育70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500个企业产品品牌。建设农业“新六产”发展示范省。以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海洋生态牧场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等发展亮点。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全
9、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重点建设农业“新六产”示范县50个,培育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600家。建设“智慧农业”应用先进省。推动农业智慧化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安全监管中的广泛应用,促进物联网、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打造全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省和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农业开放发展引领省。以创建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跨国农业企业集团,健全完善农业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建设农产品贸易强省,增强XX农产品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四)目标任务。力争到2022年,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
10、到1万亿元以上;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基本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先进、物质装备优良、组织方式高效、经营主体集约、农产品市场繁荣的现代高效优势产业,半数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到2028年,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进展,为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引领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三、功能布局坚持空间布局与区域布局相统一,梯次扩散与节点辐射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集中集约相协调,以产业延伸、技术辐射、项目对接、人才支撑为纽带,在全省构建“四区引领、三园示范、三区同建”的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格局。(一)“四区”引领。1.现代农业示
11、范区。以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以推进实施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十大主题示范行动为重点,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农业产业。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以实现农业循环发展为目标,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主体为重点,创建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加快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引领带动全省农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到2022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3.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枣庄等国家农村改革试验示范区为重点,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12、改革等主题,稳步拓展改革试验的广度深度,推动改革试验成果转化,为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实践样板。4.农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区。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探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推进苏丹-中国农业合作开发区、斐济-中国渔业综合产业园、俄罗斯-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园区等国家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以政策创设为引领,以服务农业对外投资贸易为核心,搭建农业“走出去”公共平台,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农业企业集团。(二)“三园”示范。1.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
13、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到2022年,全省建成50家左右的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农业科技园。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引领、效益惠民”的原则,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龙头,建成一批功能清晰、要素齐备、模式创新、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农业科技园区,构建具有XX特色、结构完善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实现全覆盖、无缝衔接,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继续走在前列的目标。3.农村创业园。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农村创客服务等平台,吸
14、引进城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带动现代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三)“三区”同建。1.粮食生产功能区。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划定小麦、玉米、水稻粮食生产功能区5200万亩。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政策支持,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建成千亿斤粮食产能省。2.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依据区域土地资源特点和种植传统,在永久基本农田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400万亩,完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保障棉花生产能力。稳定花生、大豆种植面积,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规模化经营、提升产品附加值为重点,促进产
15、业提质增效。3.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发展布局,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打造一批品种丰富、优势明显、集群发展的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领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到2022年,力争创建50个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四、重点任务围绕结构调整、产业融合、质量品牌、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农村改革等方面,明确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六大”重点任务。(一)挖掘结构调整新动能。调优调新产业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传统产业发展活力。1.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
16、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稳定粮食生产,重点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适度调减籽粒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优化经济作物品种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蔬菜、果品、油料生产,促进经济作物增值增效。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在草食畜禽优势区,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鼓励建立优质饲草料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2.做大做强高效特色产业。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大力培育“名优特稀新”经济作物,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示范基地,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
17、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等绿色产业,推广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模式,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进优势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3.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要求,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一批以规模化养殖为基础,以农牧结合、生态循环为发展方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畜牧业产业园,打造现代畜牧业发展高地。规范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户粪便污染处置设施,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与农业生产废弃物等综合处置,建立全县域收集、处置和利用三级网络体系,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
18、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现代畜禽种业、微生态制剂、生物制剂、高效低残留兽药、绿色健康饲料产业等,培植畜牧业发展新优势。(二)培育跨界融合新动能。坚持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业“新六产”,构建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体系,实现从单一产业向全链条、多功能、新业态发展的动能转换。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加快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集群和隆起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大食品加工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加工设备。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加
19、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发,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支持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县、示范园区、示范企业。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设施范围。2.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观光采摘、休闲体验、休闲垂钓、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功能,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相对集中、业态丰富、功能完善
20、的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特色农业、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等农业园区打造主题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推进文旅小镇建设。保留传统的农业耕作系统和耕作方式,加以活化,建设农业生态(活态)博物馆。鼓励各地充分利用各类资产资源资本和政府扶持资金等,通过市场化运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3.稳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诚信体系,培育一批区域性、垂直性电商平台,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加快省级品牌农产品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营销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
21、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农村电商示范县,开展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认定,打造一批特色电商镇、电商村。4.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定制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建设农村电商、云农场、冷链物流等支撑体系。支持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农业市场信息、农业投入品供应、绿色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营销等服务,鼓励提高其专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水平。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全程绿色防控有机融合。推进农机服务环节向农业
22、生产全过程、全方位延伸。力争到2022年,基本形成服务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三)强化品牌引领新动能。品牌化是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标准提升、高端引领,实现从依靠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兴农、品牌富农的动能转换。1.积极培育壮大区域公用品牌。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为契机,以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为目标,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着力打造“齐鲁灵秀地 品牌农产品”XX省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农业特色、本土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推动“品牌高端化”。支持各地以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依托打造区域公
23、用品牌,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管理服务,集聚和延伸品牌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健全农产品品牌发展政策扶持、产权保护和监督管理等制度。加强品牌农产品宣传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提升企业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强企业品牌化发展意识,提升企业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和消费升级需求,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支持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培育发展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国家、国际标准,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良好农业规范(GA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等质量认证。支持行业协会、科研教育机构
24、、中介组织参与企业农产品品牌开发。(四)增强创新驱动新动能。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从拼资源拼消耗向科技强农、绿色护农的动能转换。1.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按照“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率先跨越”的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技术推广为载体,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加强前瞻性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研发,引领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各种农业科技资源,搭建农科教创新平台。建立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旧 动能 转换 现代 高效 农业 专项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