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doc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在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是以一种传统的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的盈利模式。然而这种利差盈利模式伴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以及出现的一系列网络金融金钩的影响下已经逐渐产生被动摇的迹象。虽然中国银行业享有着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的高利润率,但这种建立在一定垄断性质上的暴利和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却不相匹配。而2010年12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以及我国在2013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都激化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萌芽,也是银行业自身认识到模式转变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建立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相关理论上,为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盈利模式转型路径,先后研究了国内外盈利模式相关理论、银行业
2、盈利模式的国际间比较、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最后在进行数据分析后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建议。【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转型 利率市场化 AbstractIn our country, traditional interest income have been selected as a main profit by Commercial banks. However this kind of spread profit model has been changed since the Chinas financial systemreform, ma
3、rketiz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financials appearance. Althrough Chinas banks enjoyed the highest profit margin in World Banking, but some monopoly profits on this establishment do not match our countrys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II that Issued i
4、n December 2010and the capital 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Introduced in 2013 by China intensify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bank profit model, and banking industry itself recognizes the need of profit model changing. Firstly,this essay based on the relative theory of commercial bank profit
5、 model,then studi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ory of commercial banks profit model,maked comparis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profit model in order to seek a suitable approach to the profit model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t least,maked a suggestion for the transformat
6、ion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profit models which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profit model; transformation; deposit rate liberalization目 录1 前言1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文献综述21.3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42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及盈利模式现状52.1 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与收入构成52.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和收入结构92.3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和盈
7、利模式存在的问题123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借鉴143.1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变的途径143.2日本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变的途径153.3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发展经验154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16参考文献18致 谢1918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论文1 前言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研究的背景我国的银行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完善、2010年12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对资本更为严格的约束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行使得国内金融市场逐步放开,而外资银行的准入导致国内银行业竞争越发激烈,这一系列的改变启发了我国上市银行对于传统盈利模式
8、转型的思考。虽然金融体制改革引发了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体系的巨大变化,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仍然是把利差收入作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利差主导型模式。但随着央行宏观经济政策、商业银行同业间竞争、国际金融环境等因素发展变化,这种传统单一的利差盈利模式变得很难维持下去。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和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我国上市银行赖以生存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威胁。从国外商业银行的的历史经验不难看出,在完成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存款利率会有所上升;与此同时,为了抢占优质的客户资源,银行会提供给客户贷款优惠使得贷款利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利差收窄的现象在所难免。从央行公布的一年期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可以
9、看出,我国的存贷款基准利差自2007年到2014年这7年间统共下降了0.6%,存贷利差呈整体缩小的趋势。由此,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调整以及盈利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体现了出来。国内各商业银行应该在积极调整收入结构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创新业务,力求从过去传统的利以息收入为主逐步转化为多元化均衡发展的盈利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发展创新业务,优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是实现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1.1.2 研究的意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以经营货币为主要对象的市场主体,其经营范围包括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等活动,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货币资金中介的角色。商业银行一方面以较低的利率成本从个人或者企业获得货币
10、,然后它又较高的利息贷款给资金需求者。从而产生了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利差,这即为利差盈利模式。在我国这种利差盈利模式则占据着主要地位,但是这种盈利模式的低效率和非竞争性金融市场环境结合起来,就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制度的疏漏以及货币资金供求信息的高度不对称。而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高利差是一种市场扭曲的体现,这种情况在转型国家和发展国家较为明显。同时,这种以利差为主要收入的盈利模式,在市场经济运行下,较低的利差带来了较低的社会融资成本,这有利于社会经济和福利的增进;反之,高利差导致的高融资成本反映了金融市场融资效率的低下,不利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盈利模式转型是我
11、国所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发展历史、规模以及区域布局的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都是以利差主导盈利模式为主,造成了存贷款业务上的过度竞争,这并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在转变创新盈利模式方面,多数创新的产品和业务却都是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特色。我国商业银行要达到成功实现盈利模式转型的目标,国有四大行、股份制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要明确其自身的优劣势,有重点的差异化发展,增强其持续的竞力。1.2 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文献综述1.2.1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必要性的研究
12、李江(2006)通过发达国家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过程的分析,认为发达经济体系中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已经度过了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阶段,形成了对公和对私业务均衡发展的盈利模式,也形成了依靠特色业务盈利模式的商业银行。相反,我国商业银行仍然是依靠利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业的转型经验,促进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李江,王庆新等.发达经济中银行盈利模式的变化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06颜婧宇(2011)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传统业务不可持续,新型业务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批评以利差收入为主的模式易受宏观环境波动影响。朱芳华 蔡静静(2010)指出我国目
13、前我国商业银啊很难过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的阶段。与西方国家银行业相比,这种盈利模式存在着业务品种少,盈利模式单一以及缺乏金融创新的问题。 张楠慕(2013)认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受到宏观和微观两种因素的阻碍。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维持适当的利差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新型中间业务以提高差异化水平,细分产品客户市场加大成本管理控制及加大人力和技术投入。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转型途径的研究何羽(2004)的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通过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转型经验,并结合我国银行业自身的特点,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构建全功能性银行,这样才能更好的在
14、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何羽.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04田毅军、刘海英(2004)的观点是就我国银行业而言,在金融创新和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向混业发展模式所转型,以增强银行的综合实力。通过发展中间业务特别是理财业务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田毅军,刘海英,混业经营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J商业经济,2004张广君 张中良(2009)基于美国银行业的利润结构,结合美国梅隆银行转变盈利模式的案例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扩大混业经营,推动商业银行由传统的融资中介向新型的金融服务中介转型,和以产品为切入点,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15、颜婧宇(2011)认为我国银行业要积极的转变现有的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但是鉴于目前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商业银行应当保持适当的利差收入的情况下发展非利差收入业务,实现利差收入和非利差收入均衡发展的盈利模式。乔桂明 吴刘杰(2013)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是发展消费金融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1.2.2 国外文献综述Kevin J. Stiroh(2002)在美国的非利息收入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得出非利息收入的多样化可以使得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更具潜力,因此,其认为以非利息收入为主导的盈利模式将成为美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Ana Lozano-Vivas 和 Foti
16、os Pasiouras(2008)在研究中将商业银行取得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与其他传统业务进行了实证比较,得出非利息收入可以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同时还得出监管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 李超美.基于 DEAMalmquist 指数模型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3T. Bosch,J. Mukuddem-Petersen, M.A. Petersen 和 C. Senosi(2008)基于风险的角度来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商业银行在构建盈利模式的同时必须提高对风险的控制水平。刘志刚.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武
17、汉:武汉大学,2011.Tilman L.M.(2009)在研究中通过探讨过去 25 年间金融领域发生的结构性变迁,发现这种变迁给传统的金融结构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从而提出了金融机构在面临大量风险时,实现盈利模型转型的道路。Pedro Parada,Luisa Alemany 和 Marcel Planellas(2009)以桑坦德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本土积累自身实力、选择合适时机在海外并购小银行及大规模进军海外市场实现了国际化,研究发现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以零售银行为主导的盈利模式及严格的风险管理和敏锐的市场定位。Rima Turk Ariss(2010)在研究中以 14 个国家在 200
18、0-2006 年间的数据为样本,结果得出爱尔兰的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最为强劲,而爱尔兰的商业银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正是非利息收入业务,但同时也发现这种盈利模式所依靠的是风险较大的金融投资,这样也大大增加了爱尔兰商业银行在经营时所面对的各种风险。1.3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1.3.1研究方法 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第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研究过程中,不仅对其财务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还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第二,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本文比较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所采取的转型措施,最后再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结归纳出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的地方。1.3.
19、2研究思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及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以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以提出本文的想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了我国银行业近些年来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的现状,首先概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然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业务和中间业务的现状分别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潜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探究发达国家及地区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过程(包括美国、曰本银行业转型历程),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盈利模式的发展经验。第四部分根据第二章、第三章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和盈利模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20、。2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及盈利模式现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行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我国银行业的资本构成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利差业务。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3年公布的16家上市公司财报表明,2013年的利息净收入为21535.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6.57%;同比2012年的78.11%下降了1.54%,但是近80%的高比例却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过分依赖利差业务的事实。而近几年由于利率市场化和银行存贷业务严重的同质化,银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存贷利差业务的利润锐减。因此,分析总结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业务的现状对我国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21、 2.1 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与收入构成2.1.1 我国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现状利息收入业务一般是由银行存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是银行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利息收入业务的比重反映了一家银行的盈利模式。而在我国,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来源。(一)国有四大银行利息收入占比 表2.1显示了四大国有银商业行的利息收入占比情况,我们不难看出自2007到2012年这5年间四大行的利息净收入占比在逐年下降,在2012年工行、建行、中行、农行的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77.80%、76.60%、70.20、81.00%。其中中国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最低,这主要是受其传统的国际市场业务优势,外汇衍生产品收
22、益和贵金属业务等非利息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这可以看出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正在尝试着进行盈利模式的转型,但高于70%的比例也表明尝试的效果并不明显,四大行的营业收入仍以利息收入业务为主,非利息收入业务占比较低。表2.1国有四大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工商银行0.7780.7630.7980.7940.8490.877建设银行0.7660.7670.7770.7930.840.878中国银行0.7020.6950.7010.6840.7140.787农业银行0.810.8130.8340.8170.9180.879数据来源:四大行各年
23、年报(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现状表2.2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至2013年利息收入业务占比情况,由图表可知,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占比国国有四大行普遍较高,占比除去招商和民生两家银行外都达到了80%以上的水平。而在三家城市银行中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占比更是接近90%。虽然近几年来我国股份制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占比有下降的趋势,然而降幅并不明显,高达80%左右的占比揭示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是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其盈利模式转变成果较国有四大行来说更为落后一些。 表2.2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201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我国 商业银行 盈利模式 转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