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 教学详案 教学详案.docx
《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 教学详案 教学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 教学详案 教学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唐诗三首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品味诗歌中的精彩描写。2.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3.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重点难点1.品味诗歌中的精彩描写。2.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诗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2.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盛唐时期,我国有两个著名的诗人,他们一个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他们是李白和杜甫。 杜甫的诗大多都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后人把他的诗叫作“诗史”。特别是他亲身经历“安史之乱”后所作的“三吏
2、”“三别”,更是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生活。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之一的石壕吏。二、预习检查1.填空。(1)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誉为“诗史”。本诗选自杜诗详注。(2)杜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老翁逾墙走(y)三男邺城戍(sh)老妪力虽衰(y)如闻泣幽咽(y)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吏呼一何怒(多么)(2)一男附书至(捎信回来)(3)出入无完裙(完整的衣服)(4)如闻泣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三、整体感知1
3、.介绍作者。杜甫(712770),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有杜工部集传世。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生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的诗体制多样。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在“三吏”“三别”中,杜甫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予以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
4、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的强烈憎恨。2.了解故事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围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的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此时杜甫刚好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离家出征时的悲惨哭声,于是创作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24 唐诗三首 第1课时 教学详案 2023 统编 中学语文 年级 下册 第六 单元 唐诗 课时 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476125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