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1-2-1乡村聚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1-2-1乡村聚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1-2-1乡村聚落.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时乡村聚落T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聚落的含义及类型。2 .比较乡村聚落的景观特征和生活内容的异同。3 理解影响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来区别不同乡村聚落的特征,培养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讨论不同乡村人们的生活为什么各具特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 .通过自主、互动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2 .树立忧患意识,明白乡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与地理环境的同一,树立因地 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港点【重
2、点】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难点】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生活照片(要求突出景观)学生:猜这位同学生活在哪里,并对照片进行分类。从而引出聚落和分类。设计意图:用生活景观图切入主题,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和 感性认知,拓展视野。教师(过渡):从刚才的照片中找出乡村聚落有哪些景观?有哪些配套设施?周围环境怎么样? 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预设)大片的农田,房屋,河流等;灌溉用的沟渠,乡村公路等;环境优美,空气清 新,污染小;新课教学环节1:村落的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师(小结)一个村落的平面形
3、态,决定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如地势起伏高低、地形是否平坦 及开阔程度,尤其是要看用水是否方便。因为大多数村落在形成的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更 谈不上科学技术,逐水、田而居就成为第一要因。所以,一些村落就在河流两岸、湖泊附近定 居下来,并发展到今天。(补充资料)一些反映空间形态的景观图加深理解。(学生活动探究式讨论学习)讨论材料一:图1-17和1-18及书本相关文字。讨论题:(1)观察两图的村落分布形态有什么不同,与周围环境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聚落?设计意图:通过景观图还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形象的、 感观的具体事物入手,逐步形成抽象的、理性的地理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 1-2-1乡村聚落 人教版 初中历史 年级 上册 教案 乡村 聚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