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关于地质实习报告7篇.docx
《2023年度关于地质实习报告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关于地质实习报告7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度关于地质实习报告7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7篇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报告非常的重要,其在写作上有肯定的技巧。辛苦的实习生活在不经意间已告一段落了,下面是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关于地质实习报告,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篇1) 一,名目 1实习单位的简介。 2实习的过程 3实习的主要内容, 学习如何肉眼区分岩石。 了解造岩矿石和矿物岩石。 学习使用地质罗盘。 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把握岩石的根本学问和判别背斜、向斜。 4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5对改良实习工作的建议。 一实习单位的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是一所以地球起源与演
2、化、生命起源与进化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陈设面积5000平方米,开拓了地球神秘、生命起源与进化、矿物、岩石、宝玉石、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综合展厅等9个陈设厅室,其规模和现代化建立水平居全国大学博物馆前列,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兴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一般高等学校,是中国现代教育进展体系中根据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创新型大学。学校秉承“借政策之力,集专家之智,走创新之路,成育材之地”的宗旨,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传承名校优良传统,集聚社会优质资源,借鉴
3、先进治理阅历,在与新世纪同步中,实现了跨越式的进展。原中工学院院长、闻名教育家朱九思教授和原中共中心委员、闻名军事家刘精松上将担当名誉校长。 二实习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经过教师的带着我们有幸参观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隐藏书本中大局部的地质矿物,底层我们看到了远古的动物残骸岩石,了解矿物的形成,看到了远古的脚印。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立学院 我们在由带着下学习区分肉眼区分岩石,熟悉地质的形成。 三实习的专题分析 熟悉造岩矿物和岩石组成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裹形态,颜色,条横,光泽,透亮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等,我们通过肉眼进展对矿物的鉴定。 矿物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主要
4、是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依据这一根本的特性使我们在工地极简单的区分不同的地质环境,由此我们依据矿石的颜色我们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石英石英,无机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如Al2O3、CaO、MgO等,为半透亮或不透亮的晶体,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长石是长石族矿物的总称,它是一类常见的含钙、钠和钾的铝硅酸盐类造岩矿物。长石在地壳中比例高达60%,在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中都可消失。长石是几乎全部火山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对于岩石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云母是一种造岩矿物,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状、片状、柱状晶形。颜色随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异,主要随Fe含量的增多而变深。云母的特
5、性是绝缘、耐高温、有光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弹性和韧性。一般辉石(Ca,Mg,Fe,Al)2(Si,Al)2O6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应为56。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量增高而加大。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自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因此,方解石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方解石的晶体外形多种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许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等等矿物。依据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痕迹作为判别
6、的条横,依据矿物外表反射光线的力量可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这样我们可以更简单的分别地质的状况。又由于矿物透亮度不同,把矿物分为透亮矿物和半透亮的矿物,不透亮的矿物,对于我们看到的大局部矿物来说都是不透亮的,像金属矿物(磁铁矿物),半透亮的石英、滑石,对于石英晶体确是透亮的。 依据矿物的硬度我们能跟清楚的区分出相应的矿物(硬度是指矿物反抗外力作用的力量)。滑石的硬度只有1,,金刚石的硬度确是10.,长石的硬度为6.。 矿物的解理我们可以讨论矿石解理的方向和完全程度(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结晶平面裂开的固有特性)。例方解石矿物晶体内部几个方向上结合力都比拟弱,解理可以分为极完全解理(云母
7、),完全解理(方解石),中等解理(长石),不完全解理(橄榄石)。 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产生不规章断裂,其断口的裂面为断口。石英石贝壳状断口,参差粗糙状断口有黄铁矿。 岩石的组成:我们参观的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聚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酷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的关系。岩浆岩的产状与岩浆的成分,物理化学条件亲密相关,还受冷凝地带的环境影响因此岩浆岩的产状是多种多样的。花岗岩 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 花岗岩
8、 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构造和块状构造。按次要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黑云母花岗岩、角闪石花岗岩等。许多金属矿产,如钨、锡、铅、锌、汞、金等,稀土元素及放射性元素与花岗岩类有亲密关系。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构造。是铂及铬矿的唯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 玄武岩 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斑状构造。依据次要矿物成分,可分为橄榄玄武岩角闪玄武岩等
9、。铜、钴、冰洲石等有用矿产常产于玄武岩气孔中,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耐酸的铸石原料。沉积岩,沉积岩是由风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形成过程受到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格局的制约。古地理对沉积岩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陆地和海洋,盆地外和盆地内的古地理影响。陆地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比海洋沉积岩的分布范围小; 盆地外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或能保存下来的范围,比盆地内沉积岩的分布或能保存下来的范围要小一些。土岩的构造 依据粘土质点、粉砂和砂的相对含量,可将粘土岩的构造划分为以下几种。按岩石结晶程度可分为非晶质粘土构造,隐晶质粘土构造,显微晶质粘土构造,粗晶粘土构造和斑
10、状粘土构造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气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一般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构造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变质岩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及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构造则指变质岩中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大理岩:接触热变质岩,白、灰绿、黄或浅蓝色,等粒或变晶构造,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方解石、白云石; 次要矿物为透闪石、透辉石。片岩:区域变质岩,黑、灰绿或绿色,变晶构造,片状构造,主要矿物为云母、绿泥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长石、绿帘石
11、。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质,是建筑、钻探、掘进等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各种矿产资源赋存的载体,不同种类的岩石含有不同的矿产。 地质罗盘的使用 其次天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地质罗盘的使用了,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1.在使用前必需进展磁偏角的校正 由于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全都,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
12、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展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2.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展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始终线上,同时使底盘
13、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摇摆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展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拟这是由于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 为了避开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褶皱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
14、,假如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一是水平的压缩力,一是其自身的重力。另外,褶皱也并不都是向上隆起,褶皱面对上弯曲的称为背形; 褶皱面对下弯曲的称为向形。一般褶皱很少由一种力气而形成,往往是多种力气造成的。有些褶皱并不明显,有些褶皱很显著。它们的大小也相差悬殊,大的绵延几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小的却只有几厘米甚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四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有了深刻的了解和熟悉,把握了工程地质的根本学问,学习需要结合实践,我们在校期间,仔细学习了理论学问,严峻缺少实践学问,有了这次的实践,我们充实了我们实践的缺乏,弥补了学习的缺乏,通过熟悉不同的地质现
15、象,加深了我们队地质的熟悉,为以后参与工作,打下牢固的铺垫。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篇2) 地质学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时间: 一、序言 1、实习时间:-、实习地点: 年10月21-23日 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10月22日) 碓石口-碓臼峪(10月23日) 中国地质博物馆(10月25日) 3、自然地理概况: (1)延庆硅化木地质公园 沿途有石灰岩山地、花岗岩山地、火山沉积盆地、白河峡谷等地貌类型。 可看到石灰岩层面构造、单斜构造、穹窿构造以及硅化木的形成环境 。 (2)碓石口-碓臼峪 该区域有许多震旦系硅质灰岩、石英砂岩,太古片麻岩,燕山期花岗岩。能看到不同时代岩层的接触关系以及燕山复背
16、斜南翼单斜构造。 4.实习仪器及调查方法: (1)实习仪器: 地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卷尺、标本袋、照相机、地形图、记录本、铅笔等 (2)调查方法: A、岩性和构造的观看方法 选择地质露头作为观测点:自然露头和人工露头 a岩性观看内容 沉积岩- 颜色:留意区分继承色、原生色和次生色 矿物成分:继承矿物、粘土矿物和化学沉积的矿物 构造:碎屑构造 构造:层理、波痕、结核、化石 岩浆岩- 矿物成分: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 构造: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 构造:气孔、杏仁、流纹等 变质岩- 矿物成分:特有矿物 构造:变晶构造和变余构造 构造:片理、片麻、千枚构造 b.构造观看内容 层理构造:留意区分层
17、面和节理面 褶皱构造:观看褶曲类型 断裂构造:断层和节理 B、地质露头的测量方法 产状的测量留意事项: a.查明所测的层面是岩层上层面还是下层面,二者倾向差180度 b.所测层面应能代表整个岩层的产状 c.测量倾角时,肯定要测量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 C.松散沉积物的调查方法 观测内容:沉积物厚度、产状、颜色、构造和构造特征等 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见附表 D.野外记录的内容 记录形式:文字记录、图上记录、图形记录和照相记录 记录内容:观测日期、天气状况、当日路线起止地点,各点观测记录 各点观测记录:挨次编号、地形图上坐标、方位、露头或剖面的性质、岩性、构造、产状、厚度、接触关系,地貌调查的主
18、要内容等. 5.根底资料: 附表1 第四纪沉积物鉴别标志 附表2 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分类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篇3)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非常的感动,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很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楚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快乐,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在让我们熟悉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其次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限
19、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展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稳固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以到达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育学生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展乡土地理调查打下根底。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
20、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育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心。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莫非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长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心。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掩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
21、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依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学问,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根底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 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度 关于 地质 实习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