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docx
《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修订草案)目录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全民健身设施3第三章 全民健身活动7第四章全民健身指导9第五章 体育组织11第六章青少年和学校体育14第七章保障条件17第八章 监督管理21第九章 法律责任25第十章附则28开具运动处方、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第二十三条卫生健康部门应当支持医疗机构增设运 动医学门诊、健身指导门诊或加挂运动医院牌子,大力加强 康复科(室)建设,鼓励康复、运动等专科医院建设,畅通 运动康复专业毕业生进入医疗机构、各级各类运动促进健康 机构的渠道 花掘、发挥运动干预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 康复等方面的作用。教育、科技等行政部门应当支持更多院校增设运动康复 类专业,
2、扩大运动康复类专业招生规模,规范运动康复师、 运动处方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壮大体卫融合人才队伍建 设。加大体卫融合类科研投入,完善省、市两级体卫融合科 研课题管理,支持各级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和个人开展相关 研究,推动更多科研成果造福于民。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吸纳现(退)役运动员、 教练员、运动达人、体育教师、医护人员等加入社会体育指 导员队伍,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教育培训与等级评定,并建 立两年一次的年审制度,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 组织基层体育活动、传授运动健身技能、普及科学健身知识。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
3、门应 当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运营管理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并 通过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供必要的物资等方式,指导和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组织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提供场 所和其他便利条件。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应当配备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基层体育服务管理。第二十六条 实行群众体育教练员职称评价制度,建立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群众教练员的贯通机制。取得相应等 级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可按规定申报群众体育教练员职 称评审。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立全民健身
4、志愿服务 队伍,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明星、专业运动员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制度,开展健身指导志愿服务。各类信息传播机构应当宣传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公民健身成效。第五章体育组织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 建立健全本级体育组织网络,鼓励支持地方各级各类体育组 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级体育类社会团体、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体育社会组织的政 策扶持、业务指导和行业管理,履行相关服务、监管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乡镇、街道体育
5、组织建设,指导乡镇、街道建立不同运动的项目类体 育社团和人群类体育社团,应当鼓励、支持民间健身团队、 社区健身组织、基层俱乐部等其他体育组织发挥自身特点和 优势,通过制定公约等方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依法组 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全民健身知识,遵守法律法规和 社会公德。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 当加强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建设,将体育 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制定购买服务 目录,每年定期公布购买服务项目清单,扶持体育社会组织 发展。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各地实际 对依法依规开展活动的体育社会组织实行税收优惠减免政 策,对体育类社
6、会团体按照省级以上民政和财政部门规定收 取的会费、捐赠所得收入、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 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不 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所得的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免税。各地根据实际对于年度从事 公益活动超过一定资金投入额度的,对其年度服务性收入适 当降低税率。对开展全民健身公益赛事活动门票收入免税, 对自有办公用房或场地出租用于全民健身活动的租金收入 免税,对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承担政府部门指定任务而 造成亏损的体育社团,经批准,免征一定额度的增值税。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体育组织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体育组
7、织人才培养,实施 就业待遇优惠政策,在职称评定、学习培训、项目申报、表 彰奖励等方面与其他行业同等对待。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 当加强体育总会建设,乡镇(街道)应当建立体育总会,设 立体育总会秘书处实体,鼓励基层通过购买岗位服务等方式 配备体育总会专职人员,指导各类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 动。地方各级体育总会应当做好体育组织的服务、指导和管 理等工作。第三十三条地方各级体育总会应当指导、支持各级体育社团改革发展,开展全省联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业余 运动等级评定、各类行业标准制定,整合、规范相应运动项 目的各类俱乐部、民间健身团队、社区健身组织,在提供公 共体育服务、助力竞
8、技体育发展、推动体育产业繁荣、弘扬 体育文化精神、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三十四条地方各级各类依法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与内部监督机 制,成为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主体,独立 承担法律责任。省级体育类社会团体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全省该行 业自律公约、标准、规范,联合行业会员单位、俱乐部、相 关企业、行业代表等主体组建行业规范委员会,主动参与行 业市场管理,协助体育行政部门规范该行业全省的培训市场、 赛事筹办、机构管理等。体育组织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文明风尚。第六章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第三十五条
9、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上 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 技能;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课间体育活动,健全和落 实课外体育锻炼制度,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1 小时体育锻炼,禁止占用或者变相占用体育课时;大力推广 快乐体操、趣味田径、幼儿球类等运动,创造条件为病残等 特殊体质学生开展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按照教会、勤 练、常赛路径,推行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第三十六条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 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鼓励学校开展多
10、种形式的 学生体育交流活动。基层体育组织、学校、家庭应当加强合 作,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鼓励和支持青少年 校内外体育俱乐部发展,普及青少年科学健身知识,组织开 展经常性体育竞赛活动。构建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 竞赛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 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之中。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落实学生体质健康 监测干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大学毕业生体质健康 等级证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公示等制度。第三十七条各级各类学校应按规定配齐配优体育教 师,鼓励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设立学校教练员专(兼)职岗位, 优先
11、聘用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教 学、训练活动。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 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对向公众开放体育场地设施的 学校给予经费扶持,为学生投保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学 校可以根据维持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场地设施的公众收 取必要的费用。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场地设 施。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场地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向公众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幼儿园应当为学前 儿童提供适宜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器材,开展符 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体育活动。新建学校规划设计的体 育场地设施应当符合开放条件,已建成且有条件的学校应当 进
12、行一场两门、早晚两开体育场地设施安全隔离改造。 鼓励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体育系统所属训练基地、体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在保障所属运动队训练需求的基础上,应向社会开放。鼓励公共体育 场地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和举办 体育赛事提供服务保障。鼓励社区、商场和体育公园等场所 提供适宜儿童青少年身体发展需要的体育场地设施。第三十九条 积极打造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推动更多体 育运动项目在学校开展,实施青少年体育562r计划(每 个县(市、区)至少推动5个运动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布局6 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鼓励学校组建运动队、俱乐 部等体育训练组织,鼓励、引导和规范社
13、会体育培训机构参 与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支持社会体育机构与学校联办共建各 类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各地应重视体校 建设,具备条件的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少儿体校,发 挥其专业技术、专业体育场地优势,为全民健身发挥积极作 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当通过优质体育资源进校园活动, 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组织体育训练、举办体育赛事活动、 管理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指导和帮助,并配合本 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学校运动队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鼓励 体校组建青少年体育指导中心,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体育 公共服务。第四十条 深化体教融合,建立和完善青少年体育联席 会议制度。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青
14、少年运动员入学升 学优惠政策,经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审核后,优秀运动 员可免试或优先安排至对口的5621布局学校就读。实行 学分制的普通高等院校,可将训练比赛纳入教学计划,运动 员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的成绩可计算学分。符合保送条件 的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推荐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鼓 励运动员通过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 生和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单考或统考形式,进入高 校学习。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青少年和学校 体育工作列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教育行政部 门应当将学校和青少年体育工作作为评价、考核学校工作的 基本内容,定期对学校和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督
15、导、检查。第七章保障条件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全民健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确保全体公民享有全民健身基本公 共服务。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 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分配使用的体育 彩票公益金,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的范围用于全民 健身事业,重点向全民健身倾斜,逐步加大投入比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 参与全民健身事业,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自愿无偿向全民健身 事业捐赠资金或者实物
16、,并依法享受优惠政策。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全民健 身公共场地设施建设与维护管理机制,明确管理和维护责任, 保障经费来源。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的全民健身公共场地设 施建设与维护经费,由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人民政 府统筹安排。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 于全民健身公共场地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 当加强对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资金的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 得侵占、挪用、截留、克扣、私分资金,定期向社会公布使 用情况,依法接受人大、财政、审计和社会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留存的体育彩票公益金要充分保障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17、、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指导服务 等需求,并且应当保证对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专款专 用。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本级财政部门按照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要求,建 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购买目录,明确购买公共服务的 种类、性质和内容,向公民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力量提供全民健身咨询公共服务。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 当每年会同教育、卫生健康、统计等有关部门开展国民体质 监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调查工作,定期公布国民 体质监测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结果。第四十八条 县
18、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开展全民健 身活动状况调查,向社会公布监测和调查结果,并纳入社会 统计指标。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有 关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向 社会公开。第五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结合国家和本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落实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 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 的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全民健身事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弘扬社
19、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促 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 行政区域内的全民健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 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全民健身工作。乡镇人 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负责全民健身工作的机构,并 配备专职人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 度,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动员有力、群 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给予各级各 类体育组织经费、场地、人员等多种方式扶持。有关规划,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 术,建设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20、平台,为公民提供各类信 息服务。自然人的个人健身健康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 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个人健身健康信息,不 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买卖个人健身健康信息。第五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体育产 业发展规划,建立政府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协调 机制,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 税收、土地、价格、人才等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统 筹安排财政资金支持体育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扩大体育 产业投资。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 持体育用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 健身休闲、竞赛表
21、演、场馆服务、体育经纪、体育培训等服 务业态,促进体育与健康、文化、旅游、养老、科技等融合 发展,鼓励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新技术的数字体育经济新业态。第五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 当营造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改善体育消费条件,培育新型 体育消费模式,创新体育消费场景,引导和促进体育消费。第五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全民健 身事业发展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 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 当倡导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者、健身场所管理者依法投保有关 责任保险,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
22、,开展适 用于体育公共服务、运动伤害等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保险业务。高危险性体育活动组织者应当投保体育意外伤害保险, 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者应当投保体育意外伤害保险和场 所责任保险。第八章监督管理第五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市场监管、 公安、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消防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 范围内依照有关法律和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体 育市场经营活动管理工作。第五十七条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在市场监管 等部门依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后,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相关体育设施须符合国家标准,具 有达到规定数量的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 能等级证书的社会体育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全民 健身 条例 修订 草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