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教学: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八ZHUAN Tl B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考纲内容考核要求备考指南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1 .高频考点依然不会 回避:近代民族工业 发展的主要特点,民 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的原因、时间和主要 表现,近代以来中国 主要社会习俗的变 化,报刊、影视业的 发展。2 .围绕热点“鼓励发 展实业经济”,本专 题成为重点考查方 向。3 .围绕长效热点“网 络支付和网约车”等 问题需关注:互联网 的逐渐普及。4 .选考考查空白的考 点:“外国资本主义 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国民党统治后 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 困境的主要原因
2、”需 要重点关注。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C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b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 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骞、 荣氏兄弟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c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 的影响c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 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c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 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3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 变化b4.交通和通信工具的 进步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b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b5.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报刊、影视业的发展b互联网的逐渐普及b第17讲近代
3、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回顾的点考点重温教材厚积薄发,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遭到冲击B.民族工业迅速发展C.传统纺织业消失D.重农抑商政策强化答案:A2.(2020浙江名校协作体3月联考)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厂“日需外 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 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后清政府采纳,决定试办“开采煤铁事宜”。从材料 中不能得出()A.有识之士的对策有利于防止列强经济侵略B
4、.煤铁关系到国防民生而且需求量很大C.富国强兵是政府采纳奏折的主要目的D.官督商办是洋务企业创办的主要形式解析:选D。根据“可忧孰甚” “不准洋人代办”等信息可知,李鸿章的对策有利于防止列 强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日需外洋煤铁极多”“于富国强兵之计 殊有关系”可知,煤铁关系到国防民生而且需求量很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 “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可知富国强兵是政府采纳奏折的主要目的,故C项正确,不 符合题意;材料提到“官督商办”,但未涉及其他形式,不能得出官督商办是洋务企业创办 的主要形式这个结论,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 .(2020台州期末)下表是19世纪7090
5、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类别工矿、纺织铁路运输数量18个364千米投资额1 546万元1 251万元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B.制止了资本主义列强经济侵略C.是民族工业产生的唯一途径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解析:选A。表格体现了 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后期对民用工业的投资, 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故选A项。4 . (2020绍兴选考科目适应性试题)大生纱厂创办伊始可谓艰涩坎坷,焦点在于集资太难。 无奈之下,张骞只能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做主,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 400锭领 回,并作价25万两为官股。官股只是“按年取息,不问盈亏”。这表明(
6、)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B.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扶助D.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逐步消失解析:选C。材料说明大生纱厂是个官商合资的企业,故A项错误;大生纱厂采取股份制 不能说明股份制是普遍现象,故B项错误;官股入资推动大生纱厂创办,故C项正确;大 生纱厂虽一定程度上得到政府支持,但封建主义依然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大阻力,故D项 错误。5 .(2020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检测)下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其中,B高 潮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I860 1895 1910 19121919 1949 1953 1956 (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
7、实业辛亥革命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办厂的热情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B.C.D.答案:B6 . (2020湖州期末)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在近代上海家喻户晓。下图说的是20世 纪40年代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橱窗中的商品标价,他非常困惑。造成他困惑的原 因是()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C.抗日战争爆发,商品奇缺,物价飞涨D.进口洋娃娃供不应求,定价昂贵解析:选B。根据所学,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费增加,财政入不敷出,为挽救经济危机和 弥补财政赤字,国民政
8、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与材料和图片描述一致, 故选B项。7.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 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 物之劳费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 为之区处。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 江南机器制造局已刊未刊各种译著共241种。翻译馆已刊行的193种译书分类如下: 政史8种,外交5种,商学3种,教育3种,数学、物理、化学28种,天文、地质测绘9
9、种,农学10种,医学11种,矿冶15种,机械、工程15种,工艺、制造30种,船政7种, 军事39种,地图两种,译名表4种,连续出版物4种。那世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西书翻译及其特点 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对于机器制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主要 原因。据材料二,概括西书翻译的突出特点。解析:(1)第一小问认识,据材料一中“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有裨 民生日用”“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可得出;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分析作答即可。(2)根据材料二中“江南机器制造 局已刊未刊各种译著共241种” “政史8种军事3
10、9种,地图两种,译名表4种,连续 出版物4种“可归纳特点。答案:(1)认识:抵御列强侵略(自强);发展社会经济(求富);时代发展趋势。原因:弥补军事工业发展的困境。(2)特点:种类多样;注重实用。 课后达标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 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条约中中英协定关税的条款,该条款有利于英国商品的 倾销,客观上加速了中国
11、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故D项正确。2 .有关下列表格数据(1840年前与1865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分析正确的是()时间总销售量(万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65 年10.14.2(41.58%)5.7(56.43%)1894 年16.028.23(51.37%)7.7(48.06%)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解析:选C。材料显示在生丝销量中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没有显示在所
12、有的出口货 物中生丝所占比重的变化,因而不能体现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故A项错 误;材料无法体现使用机器生产,故B项错误;材料显示中国出口生丝比重越来越大,中 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故C项正确;由总销售量 一列可以看出中国的生丝业发展迅速,故D项错误。3 .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促成这 一转变的因素有()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列强攫取更多的经济特权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近代运输业的发展A.B.C.D.解析:选C。传统自然经济开始对外国商品构成抵制,后来随着它的逐渐解体,外国的
13、商品 逐步受到欢迎,故正确;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抵制外国商品倾销是在外国商品打开中国市场 之后,对外国商品由滞销到打开中国市场没有起到抵制作用,故错误;伴随着列强攫取更 多的经济特权,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逐步加剧,故正确;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近代运输业 的发展便利了列强的侵略,故正确。故选C项。4 . (2020金华十校模拟)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 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鹫,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 争购之,以得票为幸。”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清政府经济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洋务企业曾大量吸收民间资本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的经济扩张国人逐渐接受
14、了新型商业模式A.B.C.D.解析:选D。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才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但仍未出现根本性 转变,故错误;根据材料“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可知,洋务运动 加大了向民间筹资的力度,故正确;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向民间吸纳资本的情景,并未体 现分洋利的一面,故错误;根据材料“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鹫” “千百人争购之,以得 票为幸”可知,国人对工商业的看法产生重大变化,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5.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 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
15、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 “天津亦有小轮”可知,材料 反映的是兴办实业,这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限制的结果,故D项正确。 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于1898年,与题干时间“1897年”不符,A项错误,排除。B项是 洋务运动时期的特点,与材料不符,排除;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大肆对华资本输出,C项 错误。6 . (2020丽水、衢州、湖州高三质量检测)荣氏兄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在1
16、902年创立的保兴面粉厂位于下图中()A.B.C.D.解析:选C。荣氏兄弟在1902年创立的保兴面粉厂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位于长江入海口 以南,应是上海,故A项错误;位于长江入海口以北,应是南通,故B项错误;濒临 太湖,是无锡,故C项正确;位于入海口,应是苏杭地区,故D项错误。7 .(2020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根据国内学者计算,中国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 年达到13.4%o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情况的是()A.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8 .第一大工业是面粉业,第二大工业是纺织业C.重工业超过了外国资本D.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选A。民国初期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
17、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 新的纺织业中心,故A项正确;民国初期第一大工业是纺织业,第二大工业是面粉业,故B 项错误;民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故C项错误;民国初期民族 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8. (2020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喝喝望治之 民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对于这一时期的“产业革命”描述正确的是 ( )A.因官僚资本的出现很快结束B.速度和规模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C.面粉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D.形成了中国民族
18、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析:选B。根据“今兹共和政体成立,祸祸望治之民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可知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未因官僚资本的出现而很快结束,故A 项错误;这一时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 得快速的发展,故B项正确;面粉业是当时主要工业之一,但不是新式工业,故C项错误;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在甲午战争后,是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而形成 的,故D项错误。9.1914年,荣宗敬兴奋地点燃了爆竹,庆祝自己在上海的第三家面粉厂成立。三年后,他 已拥有10个工厂,一昼夜可生产面粉4.2万袋,这位面粉大王还同时经营纺织业
19、,在衣、 食两大民生产业中不断发展壮大。促成这一时期荣氏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是()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C.产品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D.民族工商业发展前景光明解析:选B。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 情,故选B项。10.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 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 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20、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包工制、养成工制、包身工制、家庭工制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手工 业特点,故选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采用的是机器生产,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 官僚资本和管理水平的信息,故C、D两项错误,排除。11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 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 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
21、.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国民政府的行为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排除;B项不符合 材料信息,材料中讲的是日伪纱厂,而非整个轻纺工业;C项“开始”说法错误;D项符合 题意,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有助于加强国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加 强。12 . (2020台州大田中学统考)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 通货在市面流通。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 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这反映了当时()A.黄金无法购买实物B.市场上纸币非常缺
22、乏C.通货膨胀非常严重D.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答案:c二、非选择题13 .清代以来,中国从自我封闭逐渐走向开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72年,康熙帝批准:“凡官员兵民私自出海贸易,及迁移海岛,盖房居住,耕 种田地者,皆孥问治罪。”1759年,清政府批复两广总督的奏请:“夷船至I粤销货后,令其依限回国;即有行欠未清, 亦应在澳门居住,将货物交行代售,下年顺搭回国。”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材料二 近代中国面粉国内外运销数量(19131919年) 单位:万担年份进口出口出超(+)入超(一)1913259.6811.95-247.73191517.7419.66+ 1.9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教学 17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 曲折 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