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教案-第三章学前教育职业理念.docx
《《学前教育学》教案-第三章学前教育职业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教案-第三章学前教育职业理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学前教育职业理念教学目标:1 . 了解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与内容,掌握儿童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2 .明确儿童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形成育人为本的儿童观;3 .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教师与幼儿的关系,识记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了 解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发展。教学准备:课本、教案、课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学习要点:一、素质教育概述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学前教育职业理念儿童观教师观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概述三、儿童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一、儿童的发展特点二、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三、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一、幼儿教师职能和社会地位二、幼儿教师职业特点三、幼儿教师的专业
2、素养要求 四、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教学过程:案例导入李老师入职第一天就遇到了小麻烦。事情是这样的,李老师走进班里,孩子们正在吃早 饭,看到陌生人进来,孩子们很好奇。这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不友好地对李老师说:“你来我 们班干吗? ”李老师微笑着问:“你欢迎我吗? ”小男孩倔强地说:“哼,不欢迎,我不喜欢 你。”这时,李老师愣了愣,立刻蹲下来微笑着对小男孩说:“哦,虽然你不喜欢我,但是老 师还是很喜欢你的。”小男孩一脸疑惑:“你为什么喜欢我? ”“因为你很可爱,小眼镜也很漂 亮哦”小男孩听了李老师的话,扭头跑掉了李老师很快就把刚才的事忘掉了,不一会儿,小男孩又跑过来,脸上还挂着
3、米粒,羞涩 地对李老师说:“我现在有点喜欢你了”然后又扭头跑掉,只剩下李老师愣在那里通过该案例,你认为幼儿是什么样的?你了解幼儿的本质特性和年龄特点吗?如果你是 老师,遇到不喜欢你的幼儿时,你该怎么做?你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成为合格的甚至 优秀的、幼儿喜欢的老师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这些问题会有初步的认识。第一节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概述关系的基础。1 .树立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1)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2)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2 .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3 .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结合课本案例进行讨论。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又称幼儿
4、教师专业成长,是指幼儿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持续 的专业教育,不断更新、丰富专业结构,最终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时 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强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两方面的意 义:一是突出了幼儿教师及其职业的专业性;二是强调了幼儿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应努 力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由其专业化程度决定的,每一位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教 师专业化的本质要求。但传统教育仅仅将幼儿教师视为幼儿的照料者,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 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这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
5、展。所 以,幼儿教师要想提高社会地位和学术声誉,必须意识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学前教育改革、 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及自身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意义。1 .专业发展与学前教育改革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教师的素质在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 中所起的基础作用。幼儿教师位于学前教育的第一阵地,是学前教育的主动实践者和改革的 具体执行者,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改革的进行。因此,当前学前教 育改革的实践必然要求幼儿教师主动参与其中,而且必须是全程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 地参与教育决策、实施与评价等每一过程。主动参与是指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改革中的重 要一员,是自觉、自主、能动地参
6、与教育改革的每一环节。2 .专业发展与幼儿的全面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叶澜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 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 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J幼儿教师质量及专业发展程度直接 决定了幼儿的发展。因此,要想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提高幼儿教师质量,促 进幼儿教师不断地专业发展,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专业发展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第斯多惠曾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强调,“没有一种目的比整个人类和教师的自我 培养与自我完善的目的更为崇高了”。苏联教育家苏霍
7、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要想让教师的工 作不至于变成枯燥乏味的重复性任务,应当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道路。幼儿教师的工作 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幼儿教师只有把教书育人的职业当成事业,才能将个人的专业 发展与教育改革、幼儿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育工作,才能充分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思考、创造,体验幼儿的成长与自身专业发展带 来的快乐。(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力 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教师队伍自 身结构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
8、面临着诸多不适应和不协调,迫切需要从理论 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回答。”近年来,关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师质量,优 化幼儿教师队伍的研究不断增多,总结起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 育、入职教育、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自主阅读课本“知识拓展”内容。巩固与练习:结合本章“思考与练习”部分进行。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学生的健 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 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
9、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 内在意义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它是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其外在意义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是深化教育改革。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概述(一)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内涵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 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目标为:启发引导儿童萌发初步的爱国家、爱人民、爱集体
10、、爱劳 动、爱科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养成诚实、勇敢、礼貌、友爱、公正、勤俭等优良品德行为和 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所必需的态度,启迪自立、竞争、合作、遵守社会规则等意识,为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内容1 .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面向全体,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促进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儿童生动、 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儿童的终身可持续发展。2 .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水平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知识水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高度的责任感;有开拓意识 和创造精神等优良品质;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崇高的精神境界;有高度的敬业、爱岗精神, 严于律
11、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3 .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开展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可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可以采用色彩鲜艳、形象生 动的直观教具,可以创设和谐的氛围和优美的教学环境,可以引导儿童观察,可以与儿童一 起玩耍。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多给儿童提供动口、动手、动脑、动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逐 渐培养儿童的素质,做到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 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 政府作为推进素质
12、教育的主体,才能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筹各种资源,为推进素质教 育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提高园长与教师队伍的水平园长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管理者,是教师的榜样,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有高素质的园长。 园长不仅要成为幼儿园管理的高手,而且要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能手。教 育者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 师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知识水平,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高度的 责任感;有开拓意识和创造精神等优良品质;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崇高的精神境界;有高度 的敬业、爱岗精神,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
13、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师德对实施整体教育改革、对全体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起着关键性作用。(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幼儿园的管理,建立优化 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如果不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之中,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进行学前儿 童素质教育可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可以采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具,可以创设和谐的氛围和优美的教学环境,可 以引导儿童观察,可以与儿童一起玩耍。同时在教学中注意
14、多给儿童提供动口、动手、动脑、 动眼的机会。(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儿童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对 儿童的品德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无论遇到大事还是小事,教师都要用自身良好的 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去影响儿童,做儿童的楷模。在对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只有将三方面的力 量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保证儿童健康茁壮成长。(五)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潜力,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全体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正 让所有儿童参与教学,不教儿童如何学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
15、深层次问题。1 .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2 .注意保护和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善待儿童的质疑3 .注意发展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第二节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点的总和。树立正确的儿 童观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更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教师树立正确的 儿童观的前提是了解儿童的发展。一、儿童的发展特点(一)儿童具有主体特性儿童的主体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儿童是自身权利的主体;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首先,儿童是自身权利的主体,指的是儿童是人,享有作为人的基本权益。教师应该把儿童 看作与自己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承认、尊重并
16、保护其作为人的生存权、发展 权等。其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指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可能 性,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儿童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该尊重 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绝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童,限制儿童的活动和发展。(二)儿童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儿童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其身心的各个方面尚未成熟,同时又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把儿童当成小大人,用成年人的标准 要求儿童,应理解儿童发展的不成熟,尊重儿童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年龄特点,努力呵护、关 心、照顾儿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标准评价
17、动态发展中的儿 里。(三)儿童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儿童是完整的人,其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 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可割裂地看待儿童的发展,任意偏废某方面的发展。儿童作为发展中 的人,其各种潜质都有获得发展的需要,而且他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应 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园应当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正像指南强调的,儿童的发展 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但是有的幼儿园受不正确教育 观念的影响或者为了迎合一些家长的不合理需求,往往会强调儿童智力的发展
18、,尤其是在大 班提前教授小学的知识,出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从而严重伤害了儿童学习的兴趣, 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二、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儿童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果。总体来说,影响儿童发 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一)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例如体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 能等。遗传素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1 .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遗传素质提供的。儿童的发展总是以生理 基础及机能的成熟为前提。没有这个生理基础,儿童的任何发展都不可能实现。遗
19、传素质, 特别是神经系统与儿童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儿童的神经系统正处于迅速发育的时期,尤其是 大脑皮质的发育十分迅速,这为儿童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早期教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例如, 3岁时,儿童小脑的发育程度基本和成年人相同,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大大增强,因此,此时 的儿童在生活上基本能自理,这是儿童3岁可以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生理基础。2 .遗传素质制约着儿童的发展水平遗传素质是不断发展成熟的,并影响着儿童发展的进程。儿童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和 顺序且建立在身心成熟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也说明了儿童 的发展是有规律和顺序模式的,所有的儿童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的。所以实践中
20、教师要 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进程,不能推迟其发展,更不能携苗助长。总之,遗传素质为儿童的 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儿童的发展。3 .遗传素质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儿童的发展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能否变成现实取决于后天的 环境和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果离开了社会,儿童就无法实现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 例如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姐妹,正是因为出生后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而错过了人 类基本能力发展的机会和关键期。(二)环境环境是指儿童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儿 童周围的自然世界,包括树木、花草
21、、河流、山川等。大自然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广阔天地,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理论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教材,应将 儿童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中心。所以,教师要重视自然环境资 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多带儿童出去接触大自然,让儿童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获得对事 物的最直接的经验和感受。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社会环境从广义上 说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上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对儿童来说,社会及家庭 的影响更直接,例如,教师与儿童所处的社区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 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由于来自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教育学 学前 教育学 教案 第三 学前教育 职业 理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