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直流电法勘探技术应用与分析.docx
《矿井直流电法勘探技术应用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直流电法勘探技术应用与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矿井直流电法勘探技术应用与分析摘要:郑煤集团公司超化煤矿应用矿用YDZ(A)数字直流电法仪进行老空积水边界、导水构造破碎带、富水区探测,指导回采工作面底板预注浆加固处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应用表明:直流电法仪 勘探方法针对性强,可节省大量的钻探工程,并能有效防止矿井水害的发生。关键词:矿井直流电法勘探;超前探测;测深;相对低阻异常区;防治水矿井直流电法勘探通过在井下巷道周围岩层中建立全空间的稳定人工电场,测量该电场的变化规 律,求取岩层的视电阻率,绘制视电阻率曲线图,从而达到了解巷道周围岩层中的导水和含水构 造的目的。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水害防治,超化煤矿应用矿用YDZ ( A)数字直流
2、电法仪,采 用直流电法三极超前探、三极测深及四极测深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1基本方法1. 1超前探测超前探测主要为三极超前探测,应用于掘进工作面,探测巷道前方含水断层和富水区范围,其探 测距离不超过80 mo施工方法:布置供电极 M卜2、A3,间距4 m, B为无穷远极,放线直线 距离不小于300 m,接收极M、N间距26 n1, M、N交替移动,进行测量。理论上M、N电极间距2m测量密度大,探测准确率高,但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M、N间距太小则容易受 到环境干扰,而M、N间距6 m则测点密度低,因此现在普遍采用M、N间距4 m,既提高了测深法有三极测深和对称四极测深,探测距
3、离均不超过80 m,主要用于巷道底板破碎带,隐伏 构 造及顶、底板,侧帮富水区的探测。进行三极测深(图2)时,接收极M、N固定不动, 间距8m, B为无穷远极,放线直线距离同样不小于300 m, A为发射极,距接收极M或N4m, 按Ai、A2、A3间距4 m依次进行跑极,进行视电阻率的观测。对称四极测深(图3)是在 巷道中以A、B为发射极,M、N为接收极,在测量过程中,A、B分别以4 m为间距逐渐增大 供电电极间距,M、N分别以1m为间距逐渐增大接收电极间距,对应的垂直勘探深度将不断增 大。需说明的是,进行测深施工时,根据探测顶板、底板或侧帮异常体的不同,要相应地将电极 打在巷底、巷顶或侧帮上
4、。三极测深对地下地电异常体的电性响应最强,其异常分辨率比对称装 置高,施工时基本可达到无盲区,适用于较短巷道内施工。但由于是单点供电,所以测量信号较 弱,探测深度相对较浅。四极测深的优点是采集到的信号强、信噪比高,探测能力强;缺点是施 工时存在较长的探测盲区。图4 21052回风巷第3回次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曲线2应用实例 2005年,郑煤集团超化煤矿应用矿用YDZ ( A)数字直流电法仪进行老空积水边界、导水构造破 碎带、富水区探测,指导采面底板加固工作。2. 1复采工作面掘进期间超前探测老空积水边界超化矿21052工作面全区位于原21051综采 面采空区内,根据工作面及四邻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5、21052工作面内不存在大面积的老空积水, 但不能排除局部存在少量老空积水的可能。超化矿防治水部门提出了对21052运输巷、回风巷 先以直流电法超前探找出巷道前方的相对低阻异常区,确定是否存在老空积水,从而进行有针对 性的钻探验证。如图4所示,回风巷掘进面前方64 m范围内无相对低阻异常区,经分析无须 进行钻探,可继续掘进。如图5所示,运输巷掘进面前方1518 m、4755 m段为相对 低阻异常区,但经分析,前一处相对低阻异常区可能为底板抬升所致,后一处相对低阻区可能 为积水边界,前方可能有老空积水,随后进行了钻探,钻进至后一处低阻区时放出约50 m3/h的 老空积水。由于使用了勘探手段,使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直流 电法勘探 技术 应用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