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趋势.docx





《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趋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博物馆一一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摘要:从数字博物馆到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博物馆领域深入 实践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博物馆应用普及的必然结果。本文简单回顾了数字博物 馆发展历程,分析了从数字博物馆到智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智慧博物馆 二数字博物馆+物联网+云计算的智慧博物馆发展模式,最后讨论了物联网、云计 算、移动互联、大数据技术集成应用对智慧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带来的挑战。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物联网,云计算近年来,博物馆领域新技术应用发展极为迅速。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泛在 网络、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类新技术应用大量涌现。数字博 物馆、虚拟博物馆、网
2、络博物馆、掌上博物馆、新媒体博物馆、泛在博物馆、智 慧博物馆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尤其是以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为特征的数字博 物馆的发展,将“物”转化“数字”,极大地增强了博物馆展示的表现能力和交 互能力,拓展了博物馆展示时间和空间。数字博物馆的核心是数字资源,数字资 源的采集、加工、传播与展示构成了数字博物馆的主要内容。但是,数字化、网 络化、虚拟化只是手段,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服务才是数字博物馆发展的根本目 标。“以人为本”理念在博物馆的深入实践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博物馆的普及应 用,极大地推进了 “以数字为中心”的数字博物馆向“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博物 馆的发展。1、数字博物馆发展回顾数字博物馆
3、早期发展主要受到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强调以藏品资源数字化为 主要内容。一般认为,最早的数字博物馆实践是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的 “美国记忆”计划。该计划预期将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的数百万件有关美国历史 和文化的手稿、书籍、印刷文本、影像及录音等资源数字化,建立数据库,通过 网络手段,让所有的学校、图书馆和家庭用户都能像那些公共阅览室的长期读者 一样,便捷地接触到这些数字资源。受此计划影响,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启动“世界记忆”计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水准上,将全世界所有有形 惯的产品和服务,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这就是大数据分析 在智慧博物馆的价值之所在。智慧博物
4、馆中大数据特征是与其数据丰富程度来决定的。社交网络兴起,大 量的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内容、音频、文本信息、 视频、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开始出现。另外,物联网的数据量更大,加上移动互 联网能更准确、更快地收集智慧博物馆用户信息,比如位置、展览信息等数据。 从数据量来说,智慧博物馆系统已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但设计使用的硬件明显 已跟不上大数据发展的脚步。智慧博物馆系统里提及的“大数据”,通常是指通过采集、整理博物馆及其 方方面面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挖掘,进而从中获得有价值信息,最终衍 化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虽然大数据分析应用在国内博物馆领域还
5、处于萌芽阶段, 但是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出来。首先,手中握有数据的博物馆站在金矿上,基于数 据交流交易即可产生很好的效益;其次,基于数据挖掘会有很多智慧博物馆运营 模式诞生,定位角度不同,或侧重数据分析。比如帮企业做内部数据挖掘,或侧 重优化,帮企业更精准找到用户,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企业销售率,增加利润。与大数据分析相关的社会计算是社会行为与计算系统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 人或群体(组织)为中心信息互动模式,其应用主要体现为博客、电子邮件(email)、 即时通信、社交网络服务、维基百科、社会书签等应用,如Facebook. Twitter 以及国内的新浪博客、微博和腾讯QQ等。社会计算为智慧博物馆
6、带来了协同过 滤、在线拍卖、预测市场、信誉系统、计算社会选择、分类标签和验证游戏等多 种应用,影响智慧博物馆未来在经济与社会系统的行为。4、结语博物馆系统以“人”(社会公众、博物馆工作者等)与“物”(藏品、设备设 施、库房、展厅建筑等)之间的直接信息交互为手段,在现实空间实现了人类及 人类环境物证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为打破直接信息交互方式带来 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博物馆及其藏品资源数字化采集加工、网络化传播、虚拟 化展示为特色的数字博物馆出现了,数字博物馆中的“数字”实际上充当了“人” 和“物”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数字”虽然在展现时空和表现方式上具有足够 的自由度,但批量化的“数
7、字”获取在某种意义上却割裂了 “人”与“物”之间 的直接信息交互通道。智慧博物馆以数字博物馆的数字资源网络化传播和虚拟化 展示为基础,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物”与“人”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通过移 动互联技术提供泛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访问,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及时、 高效、准确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进一步促进博物馆及其行为和环境的智能化。智 慧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集成 应用,对目前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参考文献1 .智慧博物馆,我的博物馆一一基于移动应用的博物馆观众体验系统,张遇,王超,中国博 物馆2012年01期2 .智慧博物馆总说,张
8、小朋,南京博物院网站专家博客 2012.4.103 .智慧地球,IBM商业价值研究,东方出版社,2009-11出版4 .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吴胜武,闫国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出版5 . The Digital Earth, Al Gore. . 1998-01-31.6 . A World of Smart Objects, P. Magrassi, T. Berg, Gartner research report 12 August 20027 . What is a museum? http:/icom.museum/who-we-are/the-vision/museum
9、-definition.html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进行永久性的数字化存储和记忆,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 共享。藏品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但对海量资源的数字化是 一项极其艰辛而漫长的工作。由于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数据采集方法和采集精 度不断提升。如为了采集藏品外观信息,照片拍摄精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从 300万像素提高到2000万像素。在不久的将来,二维拍照记录方式也许很快就会 被三维扫描记录方式替代。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博物馆的资源数字化是一项永 远也无法完成的工作。因此,其后出现的虚拟博物馆、网络博物馆、移动博物馆、 泛在博物馆等概念,实际上是人们在为数字博物馆发展寻求新
10、的突破口。虚拟博 物馆强调采用虚拟现实等可视化技术增强展示的表现力;网络博物馆强调数字资 源的传输、展示和共享的网络连接形式。掌上博物馆、移动博物馆则更多地强调 采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来访问数字博物馆,构建可移动的博物馆。 泛在博物馆通过利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络和广泛存在的各类终端设备访问数字 博物馆,强调博物馆无处不在的泛在特性。1998年1月31日,时任美国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一一理解21世纪我 们所居住的星球中,首次提出数字地球概念,通过用数字化手段来处理整个地 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 空变化信息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
11、的三维描述,以不同空间、 时间、物质和能量的多种分辨率进行多维显示,并通过网络提供给需要的人们, 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此后,以数 字地球理念为基础的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数字医院、数字社区等概 念开始大量涌现。数字地球的发展理念给数字博物馆发展和实践带来了重要启示一一数字博 物馆不应仅局限于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博物馆应该是对实体博物馆及其相关 现象统一的数字化再现和认知。这一认识实际上形成了数字博物馆发展理念上的 一次重大飞跃。数字博物馆发展理念开始逐渐回归到对博物馆收藏的人类及人类 环境物证的深入认知上来,但对如何完成这一转变仍缺乏清晰的认识
12、和明确的目 标。目前,国内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数字资源采集开发,通过藏品基本信息数字化、数字影像采集、三维 建模等方式,获取藏品本体结构信息、功能性信息、环境联系信息以及时间记录 信息等,构建以海量数据存储、非结构化影像数据处理、多维影像数据表现方式 等为基本特征的数字博物馆信息资源平台。(2)数字资源展示利用,综合利用Web页面、三维展示、虚拟现实与增强 现实、大屏与环幕显示、触摸交互多媒体等技术,以及个人电脑、手机和平板电 脑等终端设备,建立线上虚拟博物馆和线下数字展厅,提供数字化、网络化、虚 拟化的藏品信息展示和体验服务。(3)博物馆管理信息化,针对博物馆业务
13、活动(藏品收藏、保管、研究和 教育活动)和事务活动(机构、人员、经费、设施管理活动)实际需要,建立各 类博物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2、智慧博物馆发展趋势2.1 智慧地球的启示2009年1月28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召集的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议上, 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通过低成本的传感技术和网 络服务,将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 中,形成“物-物相联”,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人类社会 与物理世界的高度融合。智慧地球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数字化、网 络化和智能化,被公认为是未
14、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与“智慧地球”密切相关 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更成为科技发达国家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自2009 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纷纷推出本国的物联网、云计算相关发展战 略。智慧地球的概念,同样被快速应用到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一个智慧的系统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更透彻的感知,即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 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与数字系统具有明显区别的是:智慧系统 的信息获取不再是以通过规模化的批量信息采集建立数字资源库为根本目的,而 是更加强调对信息的实时采集、自动采集、按需采集,以及对某些专项数据的深 入采集为主要出
15、发点。(2)更全面的互联,即指智慧的系统可按新的网络连接方式协同工作。“全 面的互联互通” 一词中的“全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网络联通对象的广泛性, 不仅包括藏品、设备设施、展厅库房建筑等,也包括观众、博物馆工作者和相关 机构等,二是网络联通方式的多样性,不仅包括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网、 卫星网络,也包括WIFI、蓝牙等各类无线局域网等;(3)更深入的智能化,即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更智能的洞察世界,提供决策 管理依据,进而创造新的价值。通过前文提及的感知和互联互通搜集来的海量数 据,构成了大数据(big data),要真正使这些大数据发挥作用,需要云计算提供 大数据分析能力,进而实现各类基于大
16、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化应用。简而言之,智慧系统不再是以数字资源建设与展示利用为核心内容,而是强 调“物”与“物”的信息交互,“人”与“物”的信息交互,以及如何通过云计 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智能化的信息处理与分析。2.2 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与智慧博物馆及其信息交互国际博物馆协会2007年8月维也纳大会议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 给出的博物馆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 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 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博物馆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博物 馆的社会作用,创新展示教育传播的内容、形式、手段,强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博物馆 数字 发展趋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