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达标检测卷(3)(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达标检测卷(3)(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达标检测卷(3)(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达标检测卷(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 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 才有第一等真诗”。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 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 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
2、“诗 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 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 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 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 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 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
3、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 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 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 “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魏敬。”俨然以御敌英 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 敌。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 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 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一一诗品与人品有删改)材料二
4、: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既是先贤圣道,亦急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 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 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 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 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 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战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
5、 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文章表现的虽是高渐离这一人物的言行举止和生平经历,却没有从他的视角展开描写, 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筑”的视角来写,视角独特,引人入胜;且赋予“筑”以人的 感情,作为高渐离最终击杀秦始皇不成含恨而去的见证,这一视角另辟蹊径,使文章充满 新意。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与弟峨皆以进士试礼部预选,会诏兄弟毋并举,频即推 其弟,弃去。后六年,乃擢第。自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 迁殿中丞。眉州大姓孙
6、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频视卷墨浮朱 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卮理既引伏羽味上而其家人复诋壬转运使更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 聂梦松用此入为监察御史,频坐不时具狱,降监庆州酒,徙知长洲县。天禧初,增置谏官、 御史十二人,频以选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陈、亳间民讹言兵起,老幼皆奔,命安 抚京西。还,为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从子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 又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赚,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 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频雅善丁谓,谓贬,左迁尚书比部 员外郎、监饶州酒。起知信州,进刑部员外郎、知福州。王氏时,
7、赋民官田,岁输租税而 *已。至是,或谓鬻之可得缗钱二十余万,频疏以为不可。徙知潭州。改广西转运使,搪宜 州守贪暴不法,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复 入为度支判官,累迁刑部郎中。使契丹,至紫濠馆卒。契丹遣内侍就馆奠祭,命接伴副使 吴克荷护其丧,以锦车驾橐驼载至中京,敛以银饰棺,又具鼓吹羽葆,吏士持甲兵卫送至 白沟。诏遣其子许乘传扈其柩以归。(节选自宋史章频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久不能辨辨:查明B.频坐不时具狱坐:因犯罪C.称旨,擢监察御史擢:提拔D.岁输租税而已输:运输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频
8、视券墨浮朱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后书/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 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B.频视券墨浮朱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后书/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 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C.频视券墨浮朱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后书/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 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D.频视券墨浮朱上/日/是必先盗印然后书/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 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章频和弟弟一起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时,恰逢朝廷下令兄弟不能同时参加科举考试,章频 就让给弟弟,自己六
9、年后才考中进士。B.陈、亳间百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令章频前往安抚京西。他回京后, 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C.王安石当政时,朝廷把官府田地租给百姓经营。有人提议卖掉可获钱财二十余万,章频 上疏认为这样做不可行。D.章频奉命出使契丹不幸去世,契丹下令接伴副使吴克荷护送他的灵柩归葬,同时也让章 许乘车随从灵柩一同返回。13 .把文中画横线处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青州麻士瑶杀从子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14 .请简要概括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点。【答案】10. D 11. A 12. D13 . (1)青州麻士瑶
10、杀侄子温裕,吞并他的财产,章频被派去查问惩办,麻士瑶认罪被处 死。(2)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14 .选材典型,立足于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精神;既选取了事关国家社稷的重大事件,又选 取了对亲人关爱的生活事例,具有真实性。【解析】【10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句意:每年缴纳租税而已。输:缴纳。故选D。【11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章频看到地契上墨迹在朱印之上,就说:“这肯定是先偷着盖章然后填写的。”孙延 世伏罪,案件还未报上,孙延世的家人又找转运使控诉,转运使改命华阳县黄梦松复查, 结果完全相同。“既
11、引伏”省略了主语孙延世,句意完整,其后断开;“狱”是“未上”的主语,其前断开, 排除CD;“华阳县黄梦松覆按”,主谓结构,“覆按”前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A。【12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同时也让章许乘车随从灵柩一同返回”错误,结合原文“诏遣其子许乘传扈其柩以归” 可知,让章许乘车随从灵柩一同返回的应是本朝皇上,而不是契丹。故选D。【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从子”,侄子;“并”,吞并;“按治”,查问惩办。(2)“以”,因为;“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寿命即将终了; “朝不虑夕”,早上不 能想到晚上怎样。【14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写作
12、特点的能力。选材典型,能够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如“与弟峨皆以进士试礼部预选,会诏兄弟毋并举, 频即推其弟,弃去。后六年,乃擢第,表现章频知书达理,谦让兄弟。再如“眉州大姓孙 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频视券墨浮朱上,日:是必先盗印然 后书”,表现章频明察秋毫,判案准确。选材角度多样,如“陈、亳间民讹言兵起,老幼皆奔,命安抚京西” “会诏兄弟毋并举,频 即推其弟,弃去”,既选取了事关国家社稷的重大事件,又选取了对亲人关爱的生活事例, 具有真实性。参考译文: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与弟弟章娱都到礼部参加进土预选考试,恰逢诏令兄弟 不能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六年后
13、,才考中进土。由试秘书省校书郎、 南昌县知县,改任大理寺丞、九陇县知县,升任殿中丞。眉州大户人家孙延世伪造地契夺 取同族人土地,很久不能查明,转运使派章频查问惩办。章频看到地契上墨迹在朱印之上, 就说:“这肯定是先偷着盖章然后填写的。”孙延世伏罪,案件还未报上,孙延世的家人又 找转运使控诉,转运使改命华阳县黄梦松复查,结果完全相同。黄梦松靠此事入京任监察 御史,章频因未能及时结案,降任监庆州酒,调任长洲县知县。天禧初年,增设谏官、御 史十二人,章频因选中得以被召见应答,回答符合旨意,被提升为监察御史。陈、亳间百 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章频安抚京西。回京后,担任三司度支判官。 青
14、州麻土瑶杀侄子温裕,吞并他的财产,章频被派去查问惩办,麻士瑶认罪被处死。又诏 令章频去查究邛州牙校告发关于盐井之事。皇城使刘美依倚仗是皇后家人受贿,派人用钱 财买通,章频请求抓捕,真宗因为皇后之故不予查问。章频违反圣旨,出朝为宣州知州, 改任殿中侍御史,升任侍御史。章频一向对丁谓友好,丁谓被贬官后,他也被降为尚书比 部员外郎、监饶州酒。他被起用后任信州知州,进升刑部员外郎、福州知州。王安石当政 时,把官府的田地交给百姓经营,每年缴纳租税而已。到这时,有人提议卖掉可获缗钱二 十多万,章频上疏认为不可行。被调任潭州知州。改任广西转运使,他指责宜州太守贪婪 残暴不守法律,宜州太守被免职后,反而告发章
15、频的儿子章许曾经受过刑,却隐瞒奏请委 任为秘书省校书郎,章频获罪被贬任饶州知州。又入京任度支判官,多次升职为刑部郎中。 出使契丹,至紫濠馆去世。契丹派内侍来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送他的灵柩归葬, 用骆驼架锦车运到中京,用银饰棺装殓,又备仪仗,官吏士兵全副武装护送到白沟。诏令 他的儿子章许乘坐驿车随从他的灵柩回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沈:同“沉”。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
16、碎屑沫子,也叫浮蚁。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玉人浴出新妆洗” 一句,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轻盈娇美、冰清玉洁的特征。B.词的上片和下片写梅花的角度不同,上片侧重于侧面烘托,下片侧重于正面描写。C.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与词人醉花阴中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都运用了拟人手法。D.全词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16.这首词展现了梅花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5 . B16 .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冰清玉洁。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
17、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解析】【15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 “上片侧重于侧面烘托,下片侧重于正面描写”错误。应是上片侧重于正面描写,下片 侧重于侧面烘托。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形象的能力。鉴赏诗词形象,答题时先点明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诗词是如 何表现出该形象特点的,分析概括时注意围绕“诗歌形象”这个中心来写。最后点出形象 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本题先要找出词中对梅花进行描写的句子,判断词人对梅 花的态度,要适当概括,用简洁的语言阐释。词的上阕咏悔,首先描写寒梅形象。起笔以“雪里”“琼枝”表现梅花傲世不群,独占 春首
18、的品性;接着再以“香脸半开”“玉人浴出”拟写梅花花蕾初绽、美丽明艳、柔美俏丽、 冰清玉洁,表现寒梅的形神美。下阕赏梅,抒发赏梅情怀。先写月夜饮酒,表现赏梅的豪情逸致;结句“此花不与群 花比”,用“群花”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高洁,赞美了梅花孤高傲寒的品格,又表现了女 词人鄙弃世俗的坦荡胸怀。这首词不是单纯地像前人以描写和点染梅花形态美为能事,而是写梅也写人,赏梅也自赏, 并把寒梅的形神美和词人的心灵美、感情美融为一体,构成了词的艺术美,塑造了鲜明的 艺术形象,创造了深美的艺术意境,吟咏了高洁美好的情怀,可谓格调清新,境界开阔, 含蓄有味。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19、,写屈原的文章虽然描写的是寻常事物意旨却极为博大,所举的事例浅近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描写了行人在蜀道中仰头 屏息、抚胸长叹的惊恐情状。(3)杜甫蜀相中,“? ”两句运用设问的手法,交代了诸举类迩而见义远 以手抚膺坐长叹 锦官城外柏森森葛亮武侯祠所在的地点。【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2)扪参历井仰胁息(3)丞相祠堂何处寻【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迩,扪,胁,膺,祠。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壳成1820题。“中国天眼”捕获到来自遥远矮星系的快速射电暴样本,
20、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 大进展之一。科研人员还借用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意境来展示这一天文学重大成果:脉冲信号随时间和亮度起伏,构成了背景的江山,真实的系列脉冲,如水流 穿过群山。画面壮丽而富有动感,O人们发现,科学的琴键也演奏着人文的旋律。科学追求卓越,这一丰富心灵、感受审 美的过程,本身就与人文相通。科学研究的魅力在于从 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找出自然宇宙中的和谐统一。人们能在科学中获得幸福感,源于探索自然的好奇、验证未 知的兴奋和发现真理时的满足兴奋。从这点看,科学研究带来的心灵享受和震撼,足以和 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相 O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连绵起伏美
21、不胜收纷繁杂乱匹敌B.连绵起伏精美绝伦纷纭复杂媲美C.迤通蜿蜒美不胜收纷繁杂乱媲美D.迤通蜿蜒精美绝伦纷纭复杂匹敌19.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加点词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游客可以在服务区休憩时,逛一逛便利店,带走自己心仪的“冰墩墩” “雪容融”。 B.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无情地将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C.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一段字正腔圆的念白,解了大伙的燃眉之 急。 D.巨人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牌子在花园的门口。 20.下列选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B.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
22、雁去无留意。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D.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答案】18. C 19. A 20. D【解析】【18题】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连绵起伏: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迤通蜿蜒:意思是曲折连绵。“连绵起伏” 一般形容山脉,文中是形容水流,所以不强调起伏不平,应用“迤通蜿蜒”。第二空,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精美绝伦:精致美 妙,无与伦比。文中是强调画面很美,一时看不过来,应用“美不胜收”。第三空,纷繁杂乱:头绪多而杂乱。纷纭复杂:指的是(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 杂。“纷繁杂乱”强调乱,而“纷纭复杂”则是
23、强调复杂。文中是说从混乱的现象中找到规 律,强调的是事物的乱,应用“纷繁杂乱”。第四空,匹敌:对等;相当。媲美: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比美。文中是说科学研究 带来的心灵享受和震撼可以与伟大的艺术作品相比美。应用“媲美故选C。【19题】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文中加点词“中国天眼”中引号的作用为特定称谓。A.句中“冰墩墩”“雪容融”引号的作用为特定称谓。B.句中“文明”引号的作用为反语。 C.句中“救场如救火”引号的作用为直接引用。D.句中“禁止入内”引号的作用为突出强 调。故选A。【20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方法为比喻,其中本体是“科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山东省 潍坊市 第一 中学 年级 上学 语文期末 达标 检测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483092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