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0篇】供参考.docx
《2023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0篇】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10篇】供参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 体会发言材料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结“千村 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对学 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具有深刻意义。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广大党员干部应把“千万工程” 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续写初心不改、实干为要、担当在前的“时 代篇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惠及“千家万户”,续写“一 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篇章:“千万工程”以解决群众最关注的人 居环境问题为起点,以“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的协商模式为路 径,不仅改善生态“提颜值”,而且数
2、字赋能“增智慧”,更是拓新业 态“涨价值”,最终实现从“脏乱穷散”到“点绿成金”的华丽蝶变, 无数个“余村们”在绿水青山中端起了 “金饭碗”,无数个“下姜村” 走进了 “梦开始的地方二党员干部当读懂其中“强党性”的初心篇 章,始终奉行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顺应居民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既要能理顺城市的那一端,又要能顾好乡村的这一头,既要扮靓 城乡“颜值”,又要为美丽“增值”,不光让村民“鼓起口袋”,还要 让村民“富了脑袋”,走出一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从问题中来,回问题中去“,理清“千头万绪”,续写“栉 风沐雨奋劲蹄”的“实干篇章:“千万工程”是习
3、近平同志到浙江工 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为共同富裕示范 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共富是每个基层发展的共同课题。基层干部是 基层建设、乡村发展的主力军,不仅要着眼于“关键小事”,更要放 眼于“发展大事”,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带头发动 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来,才能 推动城市、乡村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发展新格局。2023年关于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 体会研讨发言稿“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 署、亲自推
4、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 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和实践的现实明证,我们要做 好统筹推进、传承创新。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中人民至上的价值 底色,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以人民为 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为推动“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在新时 代新征程上发挥思想魅力、实践力量和真理光芒提供了持久深厚的动 力。“心无百姓莫为官”“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拎着鸟 纱帽为民干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 作时就对坚持人民至上作出许多重要阐释,始终把人民安危
5、冷暖挂在 心上。“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好人民群 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民”二字为原点,二十年 来,“千万工程”推动浙江探索走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二十年来,持续践行 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浦江经验”成为社会治理的“金钥 匙”,进发出强大生命力。为民爱民不仅是情怀,也是不断开创新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密码, 蕴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正因为 心怀百姓,习近平同志初到浙江工作,就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从解决 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着手,理顺千头万绪、破除千 难万难,把
6、“千万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增 进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最终改写了浙江几万个村庄的 命运。正因为心怀百姓,面对当时浙江信访热点问题突出状况,他第 一次下访就选择信访大县浦江,需求在哪里就把工作做到哪里,全力 瞄准问题,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了一举多得的好事,开辟了信访工 作的新探索和新思路重温习近平同志亲自实践、亲自推动两项工作的 经历,就能深刻体悟到为民情怀里有方法、有智慧、有力量。读懂“千万工程” “浦江经验”中的为民情怀,就找到了在未来 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弘扬践行“浦江经验”的大方向。要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
7、 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 程”新画卷,破解新征程上的基层治理深层问题、结构性难题,自觉 地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想 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真正把为民办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弘扬践行“浦江经验”,“一把手”更要一竿子插 到底,亲自接待群众、亲自阅批来信、亲自协调处理、亲自督查督办, 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 日子。让亿万农民拥有美丽家园,让群众难题被听见、被看见、被解 决,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生动写照。永葆为民赤子心,全省
8、党员干部 要有信心、有本事、有目标,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中,”办 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会议发言稿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 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 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 示精神,近日,中央有关部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对此, 学习中获得以下认识:一、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意义重大1、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
9、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 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 新格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 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 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
10、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省 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 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 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 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 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 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 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
11、 全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有七大要点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15年 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 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 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 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 乡村注入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 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 求
12、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 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 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 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 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 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 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 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 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行,从实
13、 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 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 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 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 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 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 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 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4、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坚持把
14、良好 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 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 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 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 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 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 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5、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 展、指导建设
15、、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 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 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 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 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村规民约、 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 治互促互进。6、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 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 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 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
16、各级财政累计投 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 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 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7、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 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 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 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 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 “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
17、院景观。 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 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 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 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 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学习体会和启示录“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在很多人眼中,浙江的另 外一个名字是:创新。浙江的创新如同一种空气,无处不在,从“八八战略”的提出, 到“生态文明建设”大幕的拉开,从“千万工程”的波澜壮阔,再到
18、 “文化大省”、“活力浙江”、“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每一个理论创 新背后的智慧力量,总能穿越重重迷雾,指引前路。今天解读“浙江精神”,应该要有新的涵义,那就是学会坚守, 懂得久久为功,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钉钉子” 精神。从表面看,坚守与创新,看似一对矛盾:有人说,伟大是“熬” 出来的,唯有坚守匠心,才能创造奇迹;也有人说,创新是灵魂,唯 有不断颠覆,才能走向成功。而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予以审视,这 其实是一对有机组合。浙江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坚守需要以创新为前 提,伟大的创新需要以坚守为内涵。去年9月,联合国将最高环境荣誉一一 “地球卫士奖”,授予浙 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19、”工程,以表彰其卓越贡献。这是中国再次 为世界多样化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2003年至今, 这一工程仍然是浙江抓城乡统筹的“牛鼻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 中心工作,也让千万乡村蝶变为美丽乡村,继而迸发出美丽经济的强 劲活力。带着对坚守与创新的思考,记者走进了浙江乡村,寻找思想 的源泉,成功的奥秘。从“单重奏”到“大合唱”浦阳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端,这里因地处浦阳江畔而得名,然 而水质污染一度成为“老大难”。近几年,通过重拳整治,绿水清波 又重新回归。借着这股东风,镇里发展沿江、沿山和沿路资源,重金 打造风情小镇,发展美丽经济。走进尖湖村的山坳里,梨花漫山遍野,景在村中,村融景中
20、。过 去默默无闻的小村,如今成了 “网红村”,引来众多游客,还有不少 外国人。眼下,浦阳每个村都在创建美丽乡村,更将迎来一场场蝶变。事实上,对于乡村环境整治这件事,浙江已持之以恒抓了 16年 之久。时光回转到本世纪初。改革开放后,浙江工业经济高歌猛进, 群众收入增加了,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水脏了、山秃了,特别 是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尤为突出。群众揶揄,走在浙江农村,要走 过许多垃圾村才能找到一个干净的村。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刚到任的118天里,他跑了 11 个市、25个县,为了多看几个点,不断压缩吃饭时间,匆匆扒拉几 口,立刻赶往下一站。时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被习近平同志称为
21、“省 级农民”的顾益康回忆说,有一次陪同习近平同志下村调研,看到一 个村环境很好。习近平同志问,这样的村在浙江多不多?顾益康如实告知:不多。据省农办摸排,当时浙江仅有4000个 村庄环境较好,剩余的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差到啥程度?像经济最发达的杭州、绍兴等地,农民有了钱,纷 纷盖起小别墅,可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 发,河里满是垃圾和黑水,农民连洗拖把都嫌脏。当时,省里总结为“五个滞后”:村庄建设规划滞后、村庄环境 建设滞后、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的文化观念和行 为方式转变滞后、政府指导服务滞后。一些到过浙江考察的人士,曾 形象地概括为:“走了 一村又一
22、村,村村像城镇;走了 一镇又一镇, 镇镇像农村。”习近平同志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2003年6月,一项名 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在浙江拉开帷幕。习近平同志亲 自部署:全面整治1万个行政村,并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 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所要改变的就是农村现状,以此来促进城乡一 体化。“千万工程”一经推出,就普遍受到欢迎。许多农民感慨万分: 政府不仅免了我们的税,还出钱帮我们修桥铺路搞卫生呢!对此,顾 益康同样深有感触:在浙江,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土地承包,还从来 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程”这样,让农民如此发自肺腑地认同;也 从来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程”这样,让政府投入那么大
23、的精力、 财力。时至今日,浙江每年召开一次有关“千万工程”的现场会,省委 书记每次都亲临现场视察、指导、讲话。与会的,不仅有地方分管领 导,还有主要领导,足显省里重视程度。“千万工程”不仅赢得了民心,也教育了广大干部,在全省上上 下下迅速形成了城乡统筹的氛围和合力。可以说,一项工程启动了浙江全省城乡统筹的大合唱!浙江原来 就有众多的农村“工程”,如交通部门的乡村康庄工程,水利部门的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林业部门的万里绿色通道 工程、绿化示范村工程;经贸部门的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等,这 些工程纷纷聚集到“千万工程”旗下,按照“示范村建到哪儿,配套 资金就跟到哪儿”的要求,跟进
24、配套。“千万工程”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局外人士”:省电力部门主 动提出要求,将“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一 流学府浙江大学主动要求参与新农村建设,与湖州市达成市校全面合 作协议;众多脱胎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更是不甘落后,积极投身其中;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全省共有L5万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从此, 浙江的城乡统筹工作高潮迭起,终成浩荡之势,可以说,“千万工程” 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了浙江城乡统筹名副其实的“龙头工程二 从“环境佳”到“生活便”“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走进淳安县的下姜村,这句旅游宣 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深入考察, 充分掌握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篇 2023 浙江省 千万 工程 经验 案例 专题 学习 研讨 心得体会 发言 材料 10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