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福建省龙岩二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古典诗词是美的艺术创造,是活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历史文 化之中,存在于现实文化之中,也存在于国人的思维观念之中。中华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佳作之所以能被人们口头吟诵和书面引用,固然是 因其简洁凝练、古朴高雅,更是因其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蕴含着 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并积淀成中华民族的传统,作用于中华儿女个人,作用于中华民族整体,作用于中 华民族发展前进的始终。吟咏古典诗词,能激发情感共
2、鸣,促进文化认同。蕴含于中华古典诗词中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出来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的综 合反映,它对于中华儿女感情的濡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培养、环境的营造以及力量的凝聚都有着极其 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传统精神的认同范围和程度。认 同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其民族凝聚力就越强。任何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首脍炙人口的 古典诗词往往会使之想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并因此而神思飞跃,热血沸腾。古典诗词传承文化传 统,高扬民族精神。中华古典诗词乃中华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与社会 主义先进
3、文化共同构成了令中国人自信的三个层面。有了文化自信,便有了民族自信、国家自信。中国传 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 滋养,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成的必要条件。弘扬国学经典,能增强文化自信。(摘编自陈载舸刍议中华古典诗词的民族凝聚功用)材料二: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是一直有着某些永恒不变之质素的缘故,那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 之作用。所谓“兴”,就作者而言,是见物起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就读者而言,则是指读者在阅读时由 “诗可以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发”,则是作者要将涌动于心间的情愫表达出来,是“情动于中而形 于言”。当作者心中的
4、某种触动转化为情感的升华之时,作者便通过文字的载体将其抒发出;“感动”, 则是作品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引发的感受,是对作者所诉说的情感的一种共鸣。“兴发感动”之力的形成,应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感性的直接的自然的方式。一般来说,“兴发感 动”之力的产生,原当得之于内心与外在事物相接触时的一种敏锐直接的感动。因此,触物兴感或即事抒人也/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真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 人也/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谷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用社稷来代指国家或朝廷。B. “斗且出”
5、的“且”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意义相同。C. “遂自亡也”的“遂”与琵琶行并序中“遂命酒”的“遂”意义相同。D.乙丑,中国传统的以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文中是用来纪日的。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灵公杀了没有把熊掌炖熟的厨师,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忍不住 要去劝谏。B.吸取了以往劝谏的教训,士季建议由自己先去,劝谏不成,赵盾再去。结果士季一去,晋灵公就承认错 误并表示会改正。C.晋灵公没有改正,赵盾不停地劝谏,让晋灵公很厌烦,两次想杀掉赵盾。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 杀死赵盾。D.赵盾曾经有恩于晋灵
6、公的武士灵辄,在晋灵公追杀赵盾时,灵辄为了报恩就倒过武器来帮助赵盾并带 着赵盾逃亡了。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13 .对于“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这一事件,孔子是怎样评论的?请简要说明。【答案】9.C10. B 11. D14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诗经中说)“我怀念祖国,反而带给了自己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15 . (1)孔子认为太史官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2)孔子认为赵宣子是古
7、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很可惜。【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 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箪食与肉”做“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公徒”是一个短语,诸侯的步兵,指晋灵公手下的人,作“御”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Co3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B. “斗且出”的“且”,表示动作同时发生,可以译为“一边”。句意:边
8、打边退。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的“且”,暂且。句意: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两个“且”意义不同。C. “遂自亡也”的“遂”,于是。句意:于是,赵盾自己也逃亡了。琵琶行并序中“遂命酒”的“遂”,于是。句意:于是我吩咐摆酒。故选B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灵辄为了报恩就倒过武器来帮助赵盾并带着赵盾逃亡了”说法错误。由原文“遂自亡也”可知,赵盾 是自己逃走的。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贼”,残害,杀死;“弃”,违背;“信”,讲信用;“有一于此”,状语后置句。(2) “怀”,思念;“诒”,给;“戚”,忧患;“其我之谓矣”
9、,宾语前置句。【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1)依据原文“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可知,孔子认为太史官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 的原则是直言不讳;(2)依据原文“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可知,孔子认为赵宣子是古代的 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很可惜,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参考译文:晋灵公不行君道,加重赋敛并图画城墙(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 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
10、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 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 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 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上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 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经说:没有谁(向善)没有开始的,彳艮少(有 人)能坚持到底。如果像这样,那么能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 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晋灵公感到厌烦,便派圆且魔去
11、刺杀赵盾。鎏且鹿一大早就 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嗑且魔退了 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 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思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 ”于是,且麋一头撞在槐树上 死了。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 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 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 凶猛,
12、又有什么用! ”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 “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在外当奴仆 已经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 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 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 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13、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 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抱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 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 ”赵 盾说:“哎!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 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 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
14、庙。(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内宴奉诏作曹翰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争,战争中的云 气,这里有战阵之意。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少年时就好学上进,孜孜不倦,研读六韬,一心想从军而为国建功。B.诗人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自己身体依然强健,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C.尾联以委婉之辞,倾诉心曲,生动地表现了将军本色和老人的拳拳爱国之情。D.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
15、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情感基调也相同。15 .本诗颔联是传诵一时的名联,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答案】14.D15.运用对偶。表意凝练,有音乐美。诗人曾经为了勇赴国难而披上铠甲,后来即便家里贫困也不会将宝刀卖掉。写出了诗人的一颗拳拳爱国 之心。说明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武器,有备无患。【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 “情感基调也相同”错误,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杨,志在千里” 的豪情;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故选Do【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曾因国难披金
16、甲,不为家贫卖宝刀”意思为:曾经为国家上阵杀敌,现在家里贫困,也不舍得把兵器卖 掉。其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它对仗工整精妙,浑然天成,表意凝练,有音乐美。更在于它形象地概括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深含感慨。在国难当头之际,他顶盔贯甲,驰骋沙场,英勇对 敌;当国泰民安的时候,尽管官俸不高,生活贫困,但也舍不得卖掉伴随自己杀敌立功的宝刀。写出了诗人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说,在战时需要武器,在和平时也不能丢掉武器,有备无患,以防万一。(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 伤。(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两句分
17、别从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的 角度刻画了周瑜担任三军统领时年轻有为、踌躇满志的形象。(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 己虽年老却仍旧期望能为国立功,这与曹操龟虽寿里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4)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说的是当一种幽怨和深深思念的感情达 到沸点时,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述出来,只有留下一段空白让人细细品味。(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 是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天台山之高大,以衬托出天姥山高峻雄拔的气势。【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别有幽愁暗
18、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萧” “初”“廉” “幽”。(四)课内知识检测17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挥斥方遒(qiu)薄言掇之(du6) *乍暖还寒(hQ)A.百舸(g。 怅然(ch*ng) 米莒(yi) B.霓裳(shWng) 着恼(zhu6) 罅隙(xia) C.贾人(gu) 暧暧(ai) 钿头(dian) 心悸(ji) 洞庭早釉(xiln) D.吐哺(玲) 呕哑(6u)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B. “霓裳”的“裳”应读chRng, “
19、着恼”的“着”应读zhMC “乍暖还寒”的“还”应读hu4n;D. “吐哺”的“哺”应读bM故选Ao18.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项使用的修辞手法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C.主人下马客在船。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比喻。“譬如朝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比作朝露,意思是人生好比早晨的露水转眼就 消失了,苦于逝去的年华太多。B.比喻。用“银瓶乍破” “铁骑突出刀枪鸣”来比喻“琵琶声”。C.互文。主人下马和客在船在文义上互文见义,相互应和、补充。并非只有主人下马,
20、也不是只有客人 在船上,而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到了船上。D.比喻。“江山如画”把祖国江山比喻成绚丽多彩的图画。故选C。1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 韵:气质,情致B.惟觉时之枕席 觉:睡着 C.因为长句 为:创作D.如今有谁堪摘 堪:可以,能够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8 .觉:醒。句意:只有醒时的枕头和席子。故选Bo20 .下列选项的加点字中,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半壁见海日B.乌鹊南飞C.对此欲倒东南倾 D.榆柳荫后檐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名词作
21、状语,在半山腰。句意:在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B.名词作状语,向南。句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C.名词作状语,向东南。句意: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D.名词作动词,遮蔽。句意:榆树柳树遮盖了后屋檐。故选D。21.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一尊还酹江月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契阔谈心念旧恩D.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 “尊”同“樽”,酒杯。句意: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B.无通假字。句意:园中菊花堆积满地,唯独我因忧伤而憔悴瘦损。C 同“宴”,宴饮,宴会。句意: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
22、温那往日的恩情。D. “列”同“裂”,分裂。句意: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故选B。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97年受邀赴国外录制两张二胡独奏专辑,我选择了阳关三叠牧壬女等大约20多首左右颇具 民族的作品。录音师非常有经验,用模拟录音的方式记录现场演奏声音,一部作品从头到尾不做任何剪 接,o后来,其中一张专辑在国际唱片大赛中荣获“最佳世界传统音乐奖”。21世纪以来,我多次到世界各地举办独奏音乐会。记得在一个国际顶级音乐厅演出时,台下 o音乐会结束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我把3首乐曲全部拉完后,又在 的掌声中多次谢幕,观众依然不愿离去。中国民族乐器作为中华文
23、化的载体,有 的优势,在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合作时,很容易弥合语言 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二胡这件乐器无论是文化内涵、审美高度、风格特质,还是技术运用和情感表达,与 世界任何乐器相比都足够出色,作曲家、演奏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传承精粹,创造新声。走过千山万水,方知来路峥噪。我越来越感觉到,拉动琴弦的,不只是演奏者之手,更是积淀数千年 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距今8000多年的贾湖骨笛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八音分类法”,从战国曾侯 乙编钟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典故,从隋唐以后琵琶、胡琴、扬琴等传入中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催 生新文艺、新音乐数千年来,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实践和艺术积淀,书写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福建省 龙岩市 中高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