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
《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明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始终在群体共生的维度中思考人类的各种问题。整体 性体现在中国思想从来没有脱离整体来思考个体,个体永远是整体之中的个体, 整体与个体是一种共生关系。支配一服从的秩序结构之存在合理性,在于维护群 体整体利益以及个体利益的和谐。在此视野之中,个体与群体或个体与国家,不 再是一中西方式的对立关系,而是一中共生关系。在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中,统治者负有利民富民的义务。唯有利民富民,让 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统治才真正具有正当
2、性。这是共生智慧最为核心的地方。“以 政裕民”,出自荀子富国,强调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执政者必须为天下 百姓营造一个可以获得安居乐业生活的社会环境。所以荀子君道说:“故 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如果执政者不 能给百姓带去好处,百姓如何认同和拥护执政者的统治?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颠扑 不破的政治道理。先秦诸子其实都强调执政者必须给老百姓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社 会条件和社会环境。作为“天下人”中的具体一员,其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能否得到落实,其所处 的政治环境是否公平、稳定与和谐,最为关键。先秦诸子普遍相信精英政治或贤 能政治,并不相信单个个体具有参与政治治理的眼光和能力,但
3、是强调执政者必 须通过各种渠道倾听并切实重视天下百姓的声音和诉求。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认为,百姓认可和拥护统治者的背后有一个“先予后取” 的政治道理。先给予才能获得拥护和支持。人类情感世界中蕴含着一种心理对应 机制:人们对于给自己“爱”与“利”的人,通常都会感恩并予以回报,以对等 的方式来回应对方。墨子兼爱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 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礼记曲 礼上也阐述了 “贵德”与“施报”两种德性:“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 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太 上贵德,不求回报,相当于“圣”之无条件奉献
4、;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则是 一种相互性的人类情感。孟子离娄下也表达了类似相互性的转换机制:“仁 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类皆有追求安全、 物质利益及更好生活的自然心理,若统治者能有效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愿望, 百姓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拥护统治者。支配与服从的和谐秩序就此达成,整个 社会就会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强调取予之道应该适度。统治者如果违背了 “先予后 取“,超出了取的限度,就会激发出一种洪荒之力。老子警告统治者,不要影响 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不要压榨百姓。激发了百姓的群体反抗力量,只能说明统 治者采取了愚蠢的高压政治及贪得无厌的剥削
5、策略。这也是孟子荀子提倡“汤武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三明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答案】1. A2. A3. C4.材料一是典型的论述类文本,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通 过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了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材料二是通讯,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主要叙述了四川省成都市和江西 省萍乡市的便民服务之事。5.文段内容: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兵赎武,奴役天下百姓,使他们生活艰难,死伤无 数。评析:秦始皇的做法与先秦诸子的共生观念相悖。他不是以政裕民,而是以政虐民
6、,只取 不予,超出了取的限度,破坏了百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百姓过美好生活的 愿望,自然而然就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引起人民的反抗。【答案】6.C7. A8.有文言色彩,简约质朴,多短句。如“余阴多山,山皆为石。 石难生树,草亦稀少:散句之外使用整句。如“童谣”和“山歌”的运用,使小说音韵 和谐。多用修辞。如“飞起数百只,烟一般升到半空中”运用了比喻手法,“背篓中的垃圾也轻 轻舒展,作出响音与人语混成一片”运用了拟人手法。9. (1)对于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余阴城里人和山民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都是“俗人”。(2)城里人把垃圾车造成的噪声污染当成闹钟,孩子们还唱起快乐的“童谣”。山
7、里人 对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视而不见,反而把捡垃圾当作致富的手段,唱起山歌表达快乐。【答案】10.C 11. D 12. D13. (1)吴蜚卿也认为自己一定会死,叮嘱他的妻子拿 出所有财产,来救济孤苦之人。(2)词赋文章,是为国家增光溢彩的工具,而周先生却用来观察天下人,称得上伯乐啊。14.周元亮阅读文书时因为雨天出现诗扇就察觉出案子可能是嫁祸;他看到扇子 上的题诗,联想起曾经在南郭酒肆见过的题壁诗口气类似,就意识到可能与李秀有关,然后 顺藤摸瓜找出凶手。可见他善于发觉事物微小之处。参考译文:范小山,是青州府人,以贩卖毛笔为生,在外经商没有回来。四月间,他的妻子贺氏独 居家中,夜间被盗贼杀死。
8、这天夜里,细雨濠濠,泥中遗留下了一把题诗的扇子,是王晟赠 送给吴蜚卿的。王晟,不知是什么人;吴蜚卿,是益都城里殷实之家,与范小山同乡。吴蜚 卿平日为人很轻浮放荡,所以同乡人都相信人是他杀的。县衙拘留他审问,(他)坚决不承 认;悲惨地遭受严刑拷打之后冤屈定了案。这个案子送到府里;府里又转到县里,经历了十 2023 年多个判官的手,无一人提出异议。吴蜚卿认为自己一定会死,便嘱咐他的妻子拿出所有财产, 来救济那些孤苦的人。吴蜚卿暗地里买通了监守的人,让他买来毒酒(想自杀)。夜间梦到 神人告诉他说:“你不要死,往日是外边凶,眼下是里边吉啊!”再睡觉,又梦见 这些话,于是,他就没有自杀。没有多久,周元亮
9、被分派守卫这个地方,当他读到囚犯吴蜚 卿的案子时,感到这起案件审理有疏失。于是就问:“吴蜚卿杀人,有什么确凿的证据? ” 范小山用扇子来回答。周道台仔细看了看那把扇子,问:“王晟是什么人? ”都回答说不知 道。周先生又把审讯时的记录取出来看了一遍,立刻命令除掉吴蜚卿的死牢刑具,将他从重 犯的内监解到关押轻犯人的外仓。范小山力争说不妥,周道台愤怒地说:“你想胡乱杀一个 人就了事呢,还是想得到真正的仇人才甘心呢? ”大家怀疑周道台偏心吴蜚卿,都不敢追问。 周道台掷下一支红色的签子,立刻拘捕南部某店的主人。店主人恐惧,不知原因。拘捕到以 后,周道台就问:“你酒肆的墙壁上有东苑李秀的诗,什么时候题的?
10、 ”回答说:“去年提 学大人来青州府考试时,有日照的两三个秀才,喝醉后留下来的题诗,但不知他们住在哪 里。”于是周道台便派衙役到日照,拘捕李秀才。数日后,李秀被押解到。周道台生气地问:“你既然身为秀才,为什么谋杀人呢? ”李 秀才跪下叩头,不知所措地说:“没有这回事J周道台把扇子掷到他的面前,让他自己看, 说:“这分明是你作的诗,为什么假称王晟? ”李秀仔细看过后说:“诗真是我作的,但字 并不是我写的J周道台问:“既然知道你的诗,那人当然是你的朋友了,那么这是谁写 的? ”李秀说:“这字迹好像是沂州府王佐周先生又立即派遣差役拘捕王佐。王佐被押 到公堂,周道台像怒问李秀的情形一样呵斥他。王佐招供
11、说:“这是益都城铁商张诚要求我 写的,(他)说王晟是他的表兄。”周道台说:“盗贼就在这里啊。”把张诚捕来,一审他 就全部招认伏罪了。之前,张诚见到贺氏很美丽,想去勾引她,担心她不答应。想到假称吴 蜚卿,人们必定都会相信的,故假装题一把吴蜚卿的扇子,拿着前往。若事情很顺利就把自 己的名字告诉贺氏,倘若不顺利,就嫁祸于吴蜚卿,实际上本意并不想杀死贺氏。那天张诚 翻墙进去,强追贺氏。贺氏因为独自居住,平日常将把刀放在自己的身边,以防万一。她觉 察到有恶人,就捉住张诚的衣服,手拿着刀起来。张诚害怕了,夺过刀来,但贺用力拉住他 的衣服,使张诚无法逃脱,关且大声地呼叫。张诚更加困窘无法,就杀掉了她,丢掉扇
12、子逃 跑了。就这样,三年的冤案,一朝被昭雪,人们无不称赏周道台断案如神。吴蜚卿这时方悟 神人所说“里边吉”就是“周”字啊。但是,始终不解周道台如此断案的原因。后来,一位 乡绅乘机向周元亮请问这件事。周元亮笑着说:“这案很容易看破。我细细翻阅这个案子的 审讯记录,贺氏被杀死是在四月上旬。这天夜里阴雨绵绵,天气还有寒意,扇子是不急需之 2023 年物,哪里有在匆匆急迫的时候,反而携带这多来增添累赘呢?凶手想嫁祸别人是可以看出的。 以前,我在城南避雨,见到墙壁上题诗与扇子上的题诗,口气完全相同。所以,胡乱猜测李 秀,结果,因此抓住了真正的杀人犯听到的人无不赞叹佩服。异史氏说:“词赋文章,是为国家增光
13、溢彩的工具,而周先生却用来观察天下人,称得 上伯乐啊。而没想到观察士人的方法,又移作审案之用了。易经说:知道事物发生变 化的隐微的因素,那是多么神奇呀。周先生具有这种智慧呀。”【答案】15.C16.致酒行最后两句通过雄鸡高唱迎来天明之景,表达诗人不再一蹶 不振的豪情壮志,积极进取的凌云壮志。将进酒中最后两句“呼儿”“与尔”,诗人口气甚大,显示出李白不拘形迹的豪迈性格。 “万古愁”与开篇之“悲”照应,显示出李白在狂放乐观掩盖下的对自己韶华已逝、怀才不遇的 悲愤与愁苦。17.【答案】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沧海月明珠 有泪/寄蜉蟒于天地蓝田日暖玉生烟/渺沧海之一粟【答案】
14、18.是与名相表里的名与字也可意义相反名是幼时起的19.称用上有谦尊之别,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礼制上有取用规限。【答案】20.络绎不绝;触手可及;推陈出新21 .“国潮”是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与 新时代潮流文化交融的产物。它顺应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要求,顺应时代审美潮流的发展, 体现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体现“中国智造”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因“无缝对 接”。22. “老”与“新”的结合让传统文化与国货品牌实现了融合创新,既做到了品牌自 身的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创造出无限生机与新的活力。【答案】例文:“杂草”不存,芬芳自在一株杂草,是稻农眼中争夺资源的卑劣的强盗,是群芳斗艳时有碍观瞻的
15、格格不入。但 同时,它也是果树的伙伴、守护者:让土壤保持湿度,增加肥力杂草在果园中的巨大作用,再一次给“存在即合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生活中一切渺小、 平凡的生物,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都有其潜在的价值。在学习中,一篇一挥而就的作 2023 年文也许由一本本杂书成就;物理题的灵光一现可能来源于一次看似不正经的小实验。生活中, 当路边随处可见的青蒿被屠呦呦发现,它开始在消灭疟疾的战场上大杀四方;当围城的垃圾 被回收、分类处理,它成为了“放错地方的资源”,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立下汗马功劳 有时并非杂草没有价值,而是局限的判断导制了忽视,而“杂草”也将从助力转变成平平无 奇的杂草,甚至是拦路石。而
16、若单关注“杂草”这个称呼,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杂草是什么? 是杂乱的、不符合正统的野草。在潜意识中,我们已经忽略了它的长处,而仅仅以根据以自 我为中心的需求轻率地给它冠以无用之名。可是,在大自然面前,人和杂草不都是一样的渺 小吗?又有什么生命价值上的区别呢?也许有人会反驳:“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定了我们无法给每一种生物一个全面的定 义,而杂草只是权衡之下一个笼统的评价罢了 J的确如此。但是当这种习惯性片面地 看待事物,然后下定义、贴标签分出高低贵贱的心理延伸到社会,我们会发现封建时代残余的 偏见难以完全根除,而新的偏见又开始滋生。仍有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头发长见识
17、短”;有人罔顾现实,为施暴者辩解,仅根据受害者的某些特征便信口雌黄,给他贴上罪恶的标 签也许我们开始只是轻易给一株植物冠上杂草之名,但当这种心理不断传递,平等和尊 重又该何去何从?没有任何人、事、物会真的仅仅只是一株杂草,停下脚步,细心观察,我们自会发现惊 艳、嗅到芬芳。而当不再有人、事、物被定义为“杂草”,那么,不断被发掘的生命潜力,不断传递的平等和尊重也终将重塑整个世界!革命”之缘由。聪明的统治者都会尽量给老百姓带去利益,带去好处,尽量不去 触碰天下人的洪荒之力。唯其如此,才最符合统治阶级的长久利益。(节选自宋洪兵浅议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材料二: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是为市民营造更美好的生
18、活空间。“童乐fun”儿童托育空间、老年日照中心关爱空间、“邻里会客厅”共享 生活空间四川省成都市东三环路R29c社区商业中心,除具备一般社区空间 应有的功能外,还设置24小时自助力、证中心、24小时健身空间等全时服务功能。“家门口就是政务服务中心,非常方便!“家住附近小区的杨女士不到15 分钟就办理好了社保业务。“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关乎民生,连接民心。15分 钟步行生活圈不仅节约了生活成本,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质。”她说。生活处处有文明。各地不断创新治理方式,下“绣花功夫解决治理“最后 一公里”问题,为老百姓绣出了一幅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图景。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探索在各社区、小区全面
19、设立“红管家”,“红管 家”队伍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者、物业公司、共驻共建单位、小区在 职党员等力量组成,是党组织领导下多元参与的协商议事平台。“每天都能看到 红管家的身影,他们一旦发现私搭乱建、邻里矛盾等问题,会第一时间协调 处理。”荷塘社区居民张玲英说。满城“红管家”,服务“百事通”。如今的安源,一出门就能瞧见“红管家”, 一有困难就找“红管家”,百姓安全感、幸福感满满。(节选自张文骁、龚亮以人为本惠民 持之 以恒实践)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思想中,整体和个体之间乃是共生关系,两者的联系极为密切; 但整体为主,个体为次,个体尤其不
20、能离开整体。B.共生智慧中“先予后取”的政治道理,是英明的统治者都应遵照去做的, 那些只取不予的统治者,极容易引发人民反抗。C.孟子和墨子在爱他人这个方面有非常相近的思想,都认为施予爱才会得 到爱,这符合人类情感世界中的心理对应机制。D.真正的文明城市一定会为市民营造美好的生活空间,杨女士不到15分钟 就办理好了社保业务的事例,就是这一点的明证。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诸子普遍认为统治者治国的目的就是富民利民,不然其统治没有正 当性。B.荀子、孟子都生活在先秦,引用他们的话论证先秦诸子的共生智慧,恰 切有力。C.安源区设立“红管家”,提升人民幸福感,这是政
21、府营造美好生活空间 的举措。D.两则材料虽然形式有别,但思想相通,都含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有惠民 的观念。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C.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荀子)D.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4 .两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5 .请依据上述材料的观点,对下面文段的内容进行评析。(4分)(秦始皇)欲攻匈奴,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百姓靡敝,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2022 2023 学年 福建省 三明市 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