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5篇(八年级数学优秀教案).docx
《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5篇(八年级数学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5篇(八年级数学优秀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5篇(八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
2、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1)7/9 13-7/9 6+7/9 2= ; (2)-2.67132+252.67+72.67= ; (3)9921= 。 设计意图: 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
3、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 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4、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 (2)(a+b+c)= ; (3)(+4)(-4)= ; (4)(-3)2= ; (5)a(a+1)(a-1)= ;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a+b+c= ; (2)3x2-3x= ; (3)2-16= ; (4)a3-a= ; (5)2-6+9= 。 在第一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一组式子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子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出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1)(a-1)= a3-a
5、 a3-a= 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2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例如: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不是有理数,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是有理数,这为引入“新数”奠定了必要性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
6、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 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
7、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质疑 内容: 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 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 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 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 第二环节:课题引入 内容: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 的平方 ,并提出问题: 是整数(或分数)吗? 2 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 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 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 第三环节:获取新知 内容: : 已知 ,请问: 可能是整数吗?
8、 可能是分数吗? :释1满足 的 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 的 为什么不是分数? :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 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 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 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 内容: :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 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
9、段 :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 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的 解: (右2) 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的 :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 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右3) 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 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
10、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2.1 六、教学设计反思 (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大量事实都证明一点,与生活贴得越近的东西最容易引起学习者的浓厚兴趣,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本节课中教师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要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作 (
11、二)化抽象为具体 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 (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 既然称之为“新数”,那它当然不是有理数,亦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新数”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教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新数”不能表示成分数,为无理数的教学奠好基 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
12、)知识教学点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3、4,并能与性质定理、定义综合应用. 2.使学生理解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3.会根据简单的条件画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画图的依据是哪几个定理.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探索式试明法”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体会几何证明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构造逆命题,分析探索证明,启发讲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
13、边形的判定定理1、2、3的应用. 2.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在综合应用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时,在什么条件下用判定定理,在什么条件下用性质定理 (强调在求证平行四边形时用判定定理在已知平行四边形时用性质定理). 关于八年级数学教案4 总课时:7课时 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八周 上课时间:第十周 第4课时: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2.通过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的问题,能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画坐标 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年级 数学教案 八年 级数 优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