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
《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22.古诗三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洛、壶”等8个 字。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学习 重难点L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2.通过古诗中关键字词的解释,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格,感悟诗人表达的思 想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对古诗学习有了一定的方法,可以根据古诗自己搜集和诗有关的资料,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学习古诗做好了铺垫。能自主诵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掌握好古诗的停顿,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
2、 读,关注学生情感的体会,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古诗的韵味。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情境导入,介绍作者【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在音乐中和诗句中感受友 人恋恋不舍的离别之意。解释诗题,加之为学生补充相关的写作背景,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后 面的古诗学习,更易深刻的体会诗人的精神品格。】一、情境导入:1 .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2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以来,离别就是永恒、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 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二、背诵
3、送别诗L送别诗一一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2 .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板书课题,齐读。(板书:芙蓉楼送辛渐)三、题解L题目:“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 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3 .作者王昌龄: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 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 昌龄集。4 .
4、创作背景口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 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为在江 边离别时所写。学习任务二自读诗文初步感知【设计意图:诗句中识字,帮助学生结合诗意,准确诵读诗句。分类指导书写,让学生能发 现识字书写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目的】一、自读古诗,读准正确,读流利。1 .读准字音2 .检查字音:读字组词:芙、蓉、洛、壶看图识字:芙蓉(花)芙蓉楼(图)3 .同学们在书写上要注意:“芙蓉壶”都是上窄下宽的字,“洛”左窄右宽。“壶”注意有三部分组成:士、一、业。二、生再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节奏。指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第22课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2 古诗 芙蓉 楼送辛渐 单元 教学 设计 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