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分数的意义教学已几个课时了,学生有了三、四年级对小数的相识和对分数的简相识后,一起先觉得还入门较快,对于分数的意义理解还算好,特殊是对于“平均分”的重要性理解还不错。记得教学上一届学生时,我发给学生一些固定的学习材料,如长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圆片、线段、几个苹果组成的.集合图,让学生随意选择材料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学生好像学得还顺。这一次,我没有给出学习材料模型,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只是提示同学们可以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也可以就地取材,看看身边有什么材料可以用上的,自己想方法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没想到,学生的创建力真强,有用一个苹果分的
2、,也有用一张长(正)方形纸折的(或涂的),有用四本书(四枝笔)来分的,还有不少同学不是用一个物体,而是画了几个小人或几个果子或几个三角形来表示的。在学生生成的作品中,我找到了学问的原型,从而让学生更自由地理解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或很多物体。但在巩固环节,进行画笑脸竞赛时却出了点小意外,没有上一届教学时效果好,主要是一个姓喻的学生没听要求,违规了,导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事情经过是: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有12个圆的集合图,让学生画笑脸,谁先画完这12个就立刻举手,其他同学全部停下,而姓喻的同学只画了一个就举手,弄得我宣布停止。结果没有一个同学画完了的。在后面填空环节,没有一个同
3、学得出:我画了12个笑脸,是这个整体的十二分之十二,即十二分之十二等于一。最终竞赛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其次单元是“分数除法”,其中第一小节是:“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在教学上,“分数除法的意义”好办,因为有分数乘法和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做基础,在课堂上,只要按课文编排稍做说明学生就可明白。对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我对课文编排讲解内容作了一下变动。这一小节有3道例题,分别讲“分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 、 “分数除以分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如何得来,如何向学生讲得明白,始终是老师们所苦恼的问题。不讲嘛,好像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讲吧,即使是老师
4、认为自己讲得很明白,其实学生真正理解吗?我认为,学分数除法的关键是记牢、娴熟运用“计算法则”,至于这计算法则是如何得来的,可短暂忽视。我把这3道例题分为两节课讲解。第一课时讲“分数除以整数”,通过例1,“把6/7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使学生明白,把一个数平均分成2份,既可以用除法“2”表示,也可以用乘法“1/2”表示,也就是说“2”=“1/2”,进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3、4、5,既可以用3、4、5表示,也可以用1/3、1/4、1/5表示,而1/2是2的倒数、1/3是3的倒数,从而得出“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在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尽管我用的是课本例1的教学素材,
5、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有意忽视被除数和除数究竟是分数还是整数的问题,只是强调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乘除数的倒数。教学完例1,就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强化“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概念)其次课时,同学生学习例2、例3。课文中例2“一辆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是具体地讲解了为什么182/5最终可以表达为182/5,而我只是依据题意列出182/5后,让学生回想例1的学习过程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让学生自己说出182/5=182/5,然后计算得出结果,而省略了中间的讲解过程。接着学习例3“小刚3/10小时走了14/15千米,他1小时走多少千米?”“14/153/
6、10=14/153/10”。这两道例题是应用题(但在教材支配中,没有把它放在分数除法应用题范围内),我没有把留意力放在计算法则的推倒过程上,反倒是依据题意为什么这样列式花了些时间。3道例题学习完(还包括相当量的练习),用了两节课,学生已经驾驭了“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的分数除法计算法则。依据学生状况的反馈,学生驾驭这一小节的学问是扎实的。现在我还在想,既然乘法不强调被乘数与乘数,如,一本书5元,买3本要多少元?既可以53,又可以35,只要结果是15元就算对,(但我坚持认为53和 35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过,现行教材认为结果一样就行)那么,在学生不太明白算理而只驾驭计算
7、方法,在教学上应当是允许的。或许我这样做有点离经叛道,不符合现在的教化教学观念,但要求肯定要让学生明白全部算理教学才算胜利,似有点不太实际。学生(包括成人)许多时候知道要这样做并且做对了,已经是完成学习任务了,又何必强求肯定要“知其所以言”呢?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3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这节课可以说是百分数这部分学问学习的敲门课。百分数作为一种特别的分数,它的含义有别于分数的意义。而且它在实际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学问基础。依据以前的教学阅历,我感凡是每一单元的意义教学,都是特别重要的。意义理解好了,就为后在的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节课我备得很专心,广泛借鉴网上优秀的教学设计
8、,再结合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按步设计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从生活动身,相识百分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前,我让学生广泛收集了关于身边豆类有百分数的物品。课堂伊始,就让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刚好评价找得多的同学,以达到激励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围绕2个问题:(1)你手中物品的百分数怎样读?你能说出它表示什么吗?在小组内绽开探讨沟通。汇报时,我留意引导学生有序发言,提出了回答问题的模式:先说手中的物品是什么?再读出物品中的百分数,最终说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以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实力。在学生汇报时,我随机板书这些百分数。并且留意抓住学生汇报中的关键点:沙琪玛能量值是2145千焦/每100克;养分
9、素为26%,一袋少琪玛的质量是160克,而每100克的沙琪玛中含有能量2145千焦,每100克沙琪玛中能量产生的养分素占养分素总量的26/100。这一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不仅走出了能量占这袋小食品总养分素的26/100的误会。而且为进一步揭示百分数的含义,做了良好地引导。通过多个实例的汇报,我还不忘结合教材上给出的实例,让学生再一次以文本为载体,加深相识百分数。顺理成章地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揭示百分数的含义: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相机教学黑板上的百分数的读法,规范写法,特殊强调百分号%的书写。如上教学,我不仅让学生清楚地主识了百分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而且让学业生体会到了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
10、应用。但我有一个问题没有给学生交待得更清楚,这是在我其次堂课想到后给学生补充上去的,那就是:既然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就应当给学生点出:百分数体现了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只不过这个比的后项是一个固定的数100,写在了带有百分号的形式。二、从实例拓展,加深理解了使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并且体会百分数易于比较,广泛应用的好处。我增加了一个教学内容,即:一场篮球竞赛,王治郅投中9球;易建联投中11球;姚明投中了12球。问谁的精确率高?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脱口而出说:姚明投了100个球,才中了11个球,就说明王治郅投得准。这一节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们意识到:要推断出精确率的凹凸,必需
11、得知道两个条件,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当我补充完条件,学生起先思索_写出分数(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通分- 比较-转化成百分数。通过题中分数与百分数的对比,学生发觉了百分数的优越性。通过通分得到46/100,44/100,40/100,此刻渗透了分数转化成百分数的简洁方法。另外,在最终一步也揭示了命中率的概念,一举多得。最终,通过两个小问题的提出:一个神奇手,命中率为100%,能不能说明他是高的,投篮准?和陈天华和姚明的命中率都是40%能不能说明他俩投中的球数同样多?开拓了学生思维,深刻地相识了百分数。课的最终,我们视察:黑板上出示的全部百分数,使学生知道了百分数有大于100%,也有
12、小于100%,等于100%。百分号前面有整数的,也有小数。课上得很顺当,学问交待很清楚。也注意了学生思维启迪,教学效果良好。后来,我进一步了解百分数时,又发觉:对百分数的产生和扩展得还不够。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4一、充分给学生理解单位“1”的时间。我在上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单位“1”,我让学生全面参加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建等主动探究活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并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含义,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的很好,教学任务顺当完成,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及实践实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实际教学效果基本达到备课时的设想。分
13、数的意义这一内容看起来简洁,理解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因此在上课中,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分一分、自我创建分数等来体验得到分数过程,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对新学问的内化和建构。在本节课中,我还重视了学生口头表达实力及思维实力的培育,在学生思维训练方法指导的比较到位,学生数学迁移实力实力得到了肯定的提高,但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指导的还不够,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效率还有待于提高。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时间的支配上过于平均、松散,以至于出现前松后紧和拖堂现象;(2)个别学问点学生已经驾驭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老师还是心有余悸地绽开探
14、讨,占用较多时间;(3)老师放手的还不够。(4)课堂上老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5)课件没有完全调试好,介绍分数的产生时没能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进行教学。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不仅收获了许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在相识单位“1”时,学生能先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这样为相识单位“1”,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阅历为基础,从很多有肯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二、对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对于本节
15、课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及设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改进、去思索:(1)老师要信任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对于学生已经驾驭的学问不要再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强调,把珍贵的教学时间放在教学的重点;(2)数学课堂上要尽可能精讲多练;(3)老师要丰富自己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好的表现要通过多样的形式去确定学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3、对某些教学环节的改进设想在经验了动手操作、自我创建等活动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去设计:只给一个分数,如,让学生举例沟通它的含义,之后给学生这样两个分数和让学生再去沟通它们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分成若
16、干份”和“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这些关键词语。在相识分数单位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自学,随后学生沟通自学成果,通过适当的练习刚好巩固学生自学效果,从而逐步培育学生自学实力和信念。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5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起先。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本单元教学的特点就是概念教学,教学的重点是概念的形成,教学的难点是概念的形成和运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
17、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驾驭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这些学问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当驾驭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学问解决问题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须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详细、为直观。教学时加大思维的形象性(比如:图、线段图、集合图)二、刚好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在充分绽
18、开直观教学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由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三、揭示学问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驾驭方法。比如:约分和通分,这两概念学生很简单混淆,因此教学时要提示学生,不管是约分还是通分都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约分就是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小,而通分则是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约分、通分的联系用字母表示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 (0除外)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约分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通分单位换算除法分数约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最简分数、约分的意识淡薄。学生对约分,结果保留最简分
19、数的意识淡薄,教学时要加强。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6分数的学习在小学分了几个阶段,这堂课是在分数的相识、简洁的分数加减法基础上起先对分数进行系统探讨,重点探讨分数的意义及对单位“1”的理解。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有如下几点收获和想法。1、从大家所熟知的“1”引入课堂,学生感觉太简洁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举手回答的同学几乎全部。这样能使学生的留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了接受的打算。又通过有关“1”的这些既简洁又重要的问题的提问,把这课的一个难点单位“1”做了初步的理解。学生对新学问的接受显得顺理成章,不知不觉中就在学习新学问。学生一般都情愿学习简洁的东西,也希望把学习变的简洁。老师
20、应当深化浅出,化难为易,找准新旧学问之间的联系,从学生已有学问基础动身,顺当过渡到新学问,这样不仅课堂气氛好,而且自然而然,不生硬。2、数学思想须要逐步的渗透,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通过教学分数是如何产生的,我觉得第一让学生知道了因为生活的须要,才产生了数学,学好数学是更好的为生活服务。其次让学生明白有关数的理论的学问,有助于学生数学理论的建构。作为数学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问,更要注意渗透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思想,教会学生自己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自己要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去看学问点,站得高、看得远,对于教材的把握、前后学问的连贯才能作到运用
21、自如。3、自学是中学生及成年人学习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应当适当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首先对新内容进行自学,然后再一齐解决重、难点。由于学生的自学实力还不强,所以在自学前给了提示,围绕几个学问点自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依据提示尝试着去学习、去解决,然后老师再把重、难点和学生进一步探讨。这样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自学实力,同时老师又能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学生学的好玩、老师教的.轻松,何乐而不为?4、数学概念的语文化教学,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有利的。数学概念一般都很抽象,理解时往往有些难度。但假如通过语文方式
22、的说明,则会变得简单些。在教学“容积”这一概念时,我曾让学生查阅过字典,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明白了“容”就是容纳的意思,“积”就是体积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容纳的体积,把它说完整就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过这样教学,我发觉学生一是理解简单,二是因感觉簇新而气氛活跃了。这堂课教学中,在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时,我设计了让学生找出重点词的环节,把一个也许念分小,逐个理解。在理解“若干份”时,通过思索和查阅字典,明白了“若干”是指不定量。这样“若干”一词,学生不仅理解了,还会运用了。数学课堂的教学不妨可以借鉴其他学科,融为一体,使课堂变得生动、好玩。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7教学内容:浙江教化出版社小学数学第
23、十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驾驭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分。2、初步学会依据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分数学问,发展逻辑思维实力,提高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3、激发学生参加热忱,培育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重点:学问的整理及应用难点:综合运用教学设想:1、转变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往我总是带着学生进行复习整理,就算是放手也是在老师的提示下进行的,学生的自主性、特性被压抑着。为此,我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尝试运用“课堂自主整理集体沟通点评复习综合提高”的步骤,通过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探讨,相互沟通、补充、完善,相互质疑、辩论、
24、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张扬特性。2、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新课标把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激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楚、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借此培育学生独特的特性品质和创新意识;在相互评价整理状况时,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出依据学问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的方法,并激励学生今后用这种方法去整理其他学问。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得学问的方法、步骤,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3、注意过程,强调综合应用。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我们相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只注意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整理学问点后
25、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意义、分类、运用等),使学生明确各学问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数学的应用,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4、创设民主氛围,突出主体。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加复习运用的过程。老师始终是参加者和合作者。课始引导学生产生整理的须要,整理后先在小组内沟通,举荐优秀作品,选代表介绍,然后让其他同学点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教学过程:一、干脆导入谈话揭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8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注意
26、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课前我还布置学生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百分数,所以课上让学生进行了沟通。有些学生找到了衣服商标上的百分数,如:100%羊毛;97.4%棉;葡萄汁70%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我请学生们同桌之间先相互说说收集到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请几位学生全班沟通,应当说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好,学生们通过找寻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借助课件学习,我先出示了三名运动员的投篮状况的统计表,统计表中呈现的是每一名运动员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然后请学生思
27、索:假如你是教练,怎样推断哪名运动员的投篮成果好些?学生们经过思索探讨立刻想出了方法,沟通时即刻有学生说出应当通过比较每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来比较。此时,我马上追问学生为什么,学生们联系以前学习的学问说出了理由:因为每一名运动员投篮次数不相同,不能只看投中次数来推断成果的好坏。应当说这一部分的导入是相当顺当的。3、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坚固驾驭百分数概念的练习,也有巩固百分数的读,写练习,同时还支配了依据实际数据提出数学问题的开放性练习和实践调查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培育。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9百分数是学生学习了整数
28、、小数、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同分数有亲密的联系,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出勤率、合格率等。百分数的意义比较抽象,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又特别重要,干脆关系到后面要学习的百分数应用题,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成了关键。我认为有必要先让学生多解读生活中的百分数,说一说每个数据的意思,感悟到“百分数是两个量在比较”,然后再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效果可能会比较好。因此,上课前,我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各类百分数,并让他们请教家长初步弄清百分数的意义。上课时,我尽量让学生多沟通,希望在沟通中领悟百分数的意义,并引导他们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来叙述,但这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他
29、们大多不会讲,只是机械的跟随老师的引导,相反他们大多会用分数的意义来叙述,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8%,表示把这批产品平均分成100份,合格产品占了其中的98份。”我想不论学生如何表达,只要理解了百分数的本质涵义都是可以的,不必强求统一的叙述方式。本节课我感觉比较满足的是在突破学习难点“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分”时,并不是进行抽象的探讨,而是结合详细的练习题,把区分与联系放到详细的情境中进行探讨,进一步突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难点得以突破,新知得以深化。最终,多样化的练习形式,都是围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设计的,体现了数学味与人文性,同时也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是好玩的。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0本节课是教学百分
30、数的第一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说出百分比数的意义,会读写百分数,并且会区分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分。上完这一节课,我觉得学生对这一节内容驾驭得还是比较扎实的,绝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和意义都理解的比较透彻,完成后面的练习也很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很高,学问都是学生自己经验探究、沟通得到的,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在教学材料的支配上,由于时间的问题没让学生收集够多的有关百分数的资料,所以本节课我就借助书上的情境图,以孩子们原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让学生详细谈谈每个百分数包含的详细的意义,进而总结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相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以学生为主体,为孩
31、子们供应了一个可供独立思索。在教学第一个环节时,学生谈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现了困难。我意识到此时是他们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最好时机,我抓住这个机会,给他们合作的空间,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学生在总结分数与百分数意义联系和区分时,又一次迫切须要沟通,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把分数与百分数意义本质上的区分和联系总结的特别完成。两次沟通就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得到了解决,学生也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敬重学生,全体参加。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励大胆发言,以敬重学生特性,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养。课尾,通过在成语中找百分数,以及爱迪生的名言等,让学生在主动思维的状态中,结束新课,同时
32、,享受到思维胜利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基本概念的形成过程,不断激活学生思维,细心设计课堂练习,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化等方面。有力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起,增加了课堂数学于生活中的数学的亲密联系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处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方面。由于教学这节课是临时调整上后面的课,没有让学生做好足够的打算,还是觉得很缺憾。虽然也让学生结合书上情境图,算是结合了现实生活谈了百分数的意义,还是觉得学生没能亲自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存在的。还须进一步思索如何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意义的内涵。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1“百分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特别广泛的,学习百分数的相关学
33、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四周的世界,理解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真实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沟通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下面就依据我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状况进行反思:一、“初步相识百分数”。通过学生感爱好的话题导入新课,依据统计表提出“谁投篮比较准”引发学生思索,在沟通后相识到可以用“求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来进行比较,并将分数改写成用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让学生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接下去的一个环节,主要解决百分数的
34、读写问题。依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致会读写百分数,所以随后由学生来把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并介绍百分数中各部分与原来分数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既敬重学生已有学问结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较能吸引其他学生的爱好。最终请学生沟通88(90、86)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会用“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来表述,也进一步理解和88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二、“生活中的百分数”。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是特别广泛的,先由老师依据最贴近学生学习的事例进行举例。通过沟通一些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不过从课上效果来看,这里举的例子还存在问题。都是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35、考虑还不够周详,所以对学生后面小结百分数意义造成了错误影响。除了体育达标率占100外,其余两个都可改掉,比如改成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等等。三、“百分数的意义”。由于前面两个部分处理不是很好,出现了问题,使得学生小结“百分数意义”产生困难,最终只能由老师进行揭示。百分比和百分率也是一带而过。四、“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分”。这是一个重组题,主要想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相识到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分与联系。当分数表示一个详细数量时,是有单位的;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即两个数的关系时,是没有单位的。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分数是一种特别的分数。最终让学生通过“10月1日前,已经完成
36、了安排的95/100(95)。说明还有(生:5没有完成)”等两个问题,相识到百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不过从上课状况来看,这个问题处理的还不到位,有点轻描淡写的感觉。五、“小学问”。这一部分主要是想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统计和比较的功能。预想呢学生能进行肯定的比较,例如日本森林覆盖率比俄罗斯多27等等。但是上课时提出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个问题好像不太适合,假如改成“从这些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或许学生能从预想的方向思索了。当然这部分也想渗透人文教化,主要是环境爱护教化。六、“小嬉戏”。通过嬉戏的形式,把数学与语文学问相整合。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2本册中分数的意义
37、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相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这部分学问比较抽象,对于单位“1”这个概念学生感到很困惑,难以理解。其实教材无论从内容的编排和学问的呈现上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细致推敲就会心照不宣。生动、形象的图文信息为学生的探究供应了平台。教学时我从教材供应的主题图入手,创设了测量的物体长度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明白了,当测量得不到整数结果时,就要用分数来表示,明白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又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也并不是正好整数结果,所以分数是人们解决生活问题所需,接着探究分数的意义也就有了其必要性。探究过程中学生剪、拼、折、画、想、说好不喧闹,这样下来我自我感觉良好,这节课的学问探究清晰了。我长长的
38、松口气,没想到做练习时,很简洁的一题,学生张口结舌了,就是“八分之三表示什么意义?”有的学生说了也是模糊其词交代不清,究其缘由是因为书上呈现的学问是借助图形来分析的,现在脱离了图形的直观性去谈抽象的分数的意义,难怪学生不理解呢,看来正是应了那句笑话“一节课把自己教会了,而没教会学生”。学生终归是依据直观的图形来思维的,抽象思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于是我实行了补救措施。解铃还需系铃人,每写一个分数,让学生想一个形象的图形或动手画一画,亲自分一分,实行逆向思维的方法,慢慢的学生依据给出的分数,脑子里就有了形象的直观图了,从而真正的从意义上理解了分数。有时我就想:没有问题的课堂可就真的有了问题了
39、,学生一堂课都没问题可提,这样的课还须要上吗?尤其数学课堂更应当是在不断的解决各类学生的各种问题中生成的。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3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驾驭如下两个内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理解百分数与分数意义上的区分。对学生而言,百分数并不生疏,在生活中可以找到百分数,但不理解百分数意义。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从学生已有的学问背景和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设计了教学。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材料的支配上,我大量的结合详细的生活素材,以孩子们原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让学生结合生活素材谈谈每个百分数的意义,进而总结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相识与我们的生活
40、实际的紧密联系。2.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孩子们供应了一个可供独立思索,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索、合作沟通、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获得学问、提高学习实力。学生通过相互沟通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意义,进而理解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渐渐解除分数与百分数意义非本质上的区分,驾驭本质的区分。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励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大胆发言,以敬重学生特性,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3.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情感、看法、价值观的教化。让学生在进行百分数数据的分析比较中了解我国的国情,增加环保的意识以及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育等
41、。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颇多,学习爱好盎然。但也发觉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学生搜集的百分数没有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只是在上课初让学生说说你搜集了什么百分数?是从哪里搜集到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学生对自己搜集的百分数是最感爱好的,在了解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手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并进行沟通,我想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却没有抓住这一点,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材料。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4“分数的意义”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四年级的分数的初步相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之前,我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谈话调查,发觉部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在原来的框框里出不来,只停留在“把一个苹果平均分
42、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样的相识中。学生仅认为一个就是单位“一”。对什么是分数并没有过深化理解,而只是浅显表象的理解,而对一些事物等都可以当作单位一时,很怀疑,而这也让我对本堂课的教学感到非常困惑。这堂课我应当教个孩子些什么?本堂课的重点原委是什么,我要如何突破重点?带着一系列的困惑,我再次仔细阅读了教学参考,并通过各种渠道搜寻有关本节课的课堂实录和案例设计及分析。最终明确了“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相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相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详细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说明,分数的产生学生都知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
43、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详细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1、嬉戏导入,突破单位“1”的相识。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原有认知的禁锢,理解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相识单位“1”。我在教学起先设计了“说一不二”的嬉戏。(嬉戏规则:“用适当的数学语言描述所给的情境,描述时只允许用数“1”,不允许用除了1以外的其它数。)详细操作环节如下:“师:这是几
44、?(一个手指)这是几?(5个手指)错,嬉戏规则,只能用“1”来描述,换个说法!1只手。这是?(一双手)请1名同学起立。(1个人,1名同学)(请第1名同学的同桌也起立)此时呢?(1桌同学,1组同学)咱们班24名同学(1班同学)”借助“说一不二”这个嬉戏,在课前活跃了课堂惊慌的气氛同时,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了,在许多时候我们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也可以用“1”来表示,学生们对自然数1就有了新的相识,此时顺势让学生说说:通过我们今日的小嬉戏,你对1有了什么新的相识?得出“今日我们相识的1很特别,所以要给它加上引号,称它为:单位“1”“。从而,对单位“1”的相识这一教学难点,就这样很轻松的
45、突破了。2、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相识分数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基础之上?老师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阅历和已有学问设计了“分糖”的活动。详细操作环节如下:师:这12块糖可以怎样平均分,请你们利用手中的12颗棋子代表12块糖平均分一分,好吗?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创建分数:(1)把12颗棋子平均分一分、摆一摆。(2)填写记录单。(3)同桌相互说说记
46、录单中的内容。思索提示:(学习记录单)我把()看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其中的1份是单位“1”的,有()个棋子,()份是单位“1”的,有()个。在这个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充分体验、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在相互沟通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能够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切实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实力。3、分糖反馈,在快乐中拓展延长详细操作环节如下:师:今日同学的表现都很精彩,老师确定把这12块糖分给大家?请同学依据老师说出的分数来取糖,拿对了把糖带走。请一名女同学,拿出这些糖的1/4(
47、3块)师:老师很公允,这名同学拿了3块,这名男同学也只能拿3块,他应当拿剩下这些糖的几分之几?1/3(3块)一个人拿了1/4,一个人拿了1/3,为什么都是3块呢?(单位“1”不同,即使分数不同,所表示的详细数量也可能相同)(3)请一名同学拿剩下这些糖的1/3,问:他拿的对吗?为什么她刚刚拿了1/3是3块,他拿了1/3却是2块?(单位“1”不同,即使分数相同,所表示的数量也不肯定相同。)师:老师这里还有糖,关于分数呢还有许多学问等着我们去发觉去学习,希望大家能够主动去探究,老师这些糖就留着你找我沟通时在送给你!”数学教学并不应只是只停留在一课时的教学,应是对学生的学习热忱、求知的欲望的激发、诱发的过程,为此在本堂课即将结束之时,我通过这一分糖的环节,再次激起学生们的热忱,渗透了分数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相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分数的主动性。以上是自己对这节课收获的一些感受,同时不行忽视的,这节课我还有很多不足应加以改进,比如:在学生进行汇报时,老师有些操之过急,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能顺当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