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2、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明确问题 提问: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解决几个很关键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以及资金用途。 二、 收集信息 通过去银行咨询以及查阅相关规定的方式
2、获取信息: 1、 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 2、 教育储蓄存款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税,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应利率。 3、 国债也是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税,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 三、 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具体的储蓄存款方案。 1、 将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填在课本111页第一张表格。 2、 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 3、 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税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四、 选择方案 从上述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取受益最大,即最优化的方案进行合理存款,并计算出到期后总共的收入。 可能的方
3、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教育储蓄存六年。 2、 先买三年期国债,到期后再买三年期国债。 3、 先买三年期国债,到期后再存三年期教育储蓄。 4、 先买五年期国债,到期后再存一年期教育储蓄。 五、 课外测评 帮爸爸、妈妈合理存款。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课。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大: 1、 重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充分把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体现出来。 2、 注重比较,让学生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3、 注重教学的实践指导。 课后小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线与角。教材第8991页及第91页第1、2(1)题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并能区分直线、线
4、段和射线。 2.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会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 重点: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认识角并会画角。 难点:理解线与角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量角器、尺子、课件。 师: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几种线?认识哪些角? 生1:我们学过直线、射线、线段。 生2:我们认识直角、锐角、平角、钝角、周角。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线与角”。(板书课题:线与角) 1.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课件出示: 师:你能说出上面的图形各是什么吗? 生:直线、射线、线段。 师:你能找出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先请学生汇报结果,再给出下表,让学
5、生完成。 端点个数能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师: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联系?(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它们的边是直线还是线段?(线段) 师:角的边是直线吗? 生:不是,角的边是射线。 2.角的整理与分析。 (1)让学生自己任意画一个角。 师:根据你画的角说一说,关于角,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角) 教师画出一个角。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师: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怎样画角? 师:按角的度数,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生1:由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
6、图形,叫作角。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生2: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3: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师:锐角是怎样的角?(教师画出图形并写出相应的特征) 师:大家能画出其余几种角的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征吗? 生:锐角是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 3.垂线和平行线。 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生:相交(互相垂直与不垂直)和平行。 师:小组内互相说说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平行线。 教师分别画出一组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直线。 生1:两
7、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作互相垂直,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生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师:平行线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生:处处相等。 师: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1:能正确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生2: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线与角 1.线 顶点个数能否度量 线段2能 射线1不能 直线无不能 A类 1.填空。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2)两条直线相交组成4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三个角是()角,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8、 (3)6时整,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是()。 (4)()决定了角的大小。 (5)135度角比平角小()度,比直角大()度。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 估算。(教材第7778页) 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估算的作用。 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叙述估算的过程。 难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第2个主题图。 师:根据你估算的结果判断应该去哪个影院看电影。 生:应去星华影院。 师:六年级大约有多少人? 生:大约有270人。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估算”。(板书课
9、题:估算) 师:在生活学习中,哪些时候要用到估算呢? 生1:买东西的时候要估算带的钱够买几件商品。 生2:计算前可以进行估算。 生3:计算后可以用估算的方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么刚才那道题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请你把自己的估算方法和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生1: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40,406是24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生2: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50,506是30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生3:我的估算方法是把几个班的人数都看成45,456是270,所以应去星华影院。 师:大家都很棒,说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希望大家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也会选择合适
10、的估算方法。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生:进一步理解了估算的过程,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A类 1.估一估下面各题的结果,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4200-500=3600891+208=11004044=113949=20_ 2.解决问题。 (1)电影院有31排座位,每排36个,育英小学980名同学去看电影,座位够吗? (2)一本故事书有268页,小明每天看35页,一周能看完吗? (3)师徒两人共同加工458个零件,师傅每天加工35个,徒弟每天加工30个,8天能完成任务吗? (考查知识点:估算的意义;能力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会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B类 某校组
11、织学生春游,若租用45座客车,则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余一辆空车,其余刚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租金为220元,60座客车租金为300元。 (1)这个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怎样租车最划算? (考查知识点:估算的应用;能力要求:利用估算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略 2.(1)够(2)不能(3)能 B类: (1)240人 (2)租4辆45座客车和1辆60座客车最划算。 教材第77页“巩固与应用” 1.够不够 2.略 3.49505030=1500(字)15001528不能 4.略 5.小女孩儿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大,小男孩儿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
12、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2、解比例 5/x=10/3 40/24=5/x 3 、完成
13、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 A1/6=B1/5 A:B=( ):( )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 比例 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 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教
14、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设备、挂钟。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答。 4 2 5 10 8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d c=2r =3.142 =23.144 =6.28(厘米)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