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关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有关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有关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有关大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文档)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非常单一,从目前统计状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有意损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 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有意损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拟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 而有意损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
2、同学,越熟识的人越简单成为被侵害对象,犹如宿舍同学。不熟悉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有意损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 (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转变强制措施的; (五)处理结果:惩罚一般都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三年以下刑罚; 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消失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状况。 (七)年龄构造: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状况没有消失一例。
3、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有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拟小,没有顽抗心情,全部都能照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非常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消失翻供现象。 二、大学生犯罪缘由分析 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冷淡。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旧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养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养”的状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到达抱负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根底理论”。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意分数,而忽视素养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非常
4、冷淡了。 2、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到达成年人的成熟度,四周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无视。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治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懊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其次的是成人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有关 大学生 犯罪 现象 调查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