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共4则附参考答案).doc
《小学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共4则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共4则附参考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徐有功秉公执法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nng)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徐曰: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安可以私害公?【解词】皇甫文备:人名,复姓皇甫,名文备。武则天时期官吏,生平不详。酷吏:滥用刑罚的官吏。徐:即徐有功,唐偃师(今河南偃师县)人初任蒲州司法参军后任大理寺少卿。大理:此指大理寺少卿,古代的最高法官大理寺卿之副职。党:偏袒。逆人:指坏人出之: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出,动词作使动词用。曩:以往从前安可:怎么可以。【翻译】
2、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时期的一名酷吏,和大理寺少卿徐有功一起审理案件,诬陷徐有功勾结叛贼,并将他们的罪上书给武则天。武则天只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不久,皇甫文备被他人诬告,徐有功却宽宏地讯问他。有人说:“他从前要陷害你致死,现在你反而想给他开脱罪责,这是为什么呢?”徐有功说:“你所说的是私人之间的怨恨,我遵守的是国家的公法。怎么可以因为个人恩怨而危害司法的公正呢?”【练习】1、解释:无何: 或: 守:2、【翻译】:奏成其罪:彼曩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安可以私害公? :二、商鞅立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
3、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解词】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西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令既具: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准备就绪。既:已经。具:完备。既具:这里指制定完备。布:公布,颁布。恐:恐怕,担心。已乃:不久。国都市南门:都城市场的南门。募:招募,广泛征求。徙:搬。置:到。予:给予。怪:感到奇怪。金:古代货币单位。辄:就。以:用来。明:表明。卒:最终。【翻译】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
4、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颁布了法令。【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恐民之不信己( )(2)莫敢徙(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商鞅做了怎样一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4.关于商鞅这样做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明自己不会欺骗别人。B.他想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去。C.他想通过这种方法来取得百姓信任。D.为他变法法令的实施做准备。三、欧阳询观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小升初 文言文 专项 练习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