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答案文档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答案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答案文档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答案【篇一:(带答案)201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 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 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 温度 有关。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间隙 。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 引力 又有 斥力 ,引力和斥力是 同时 存在的。 -10当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10米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零,叫做平衡位置
2、;当两分子间的 -10-10距离小于10米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合力表现为斥力;当两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米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合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认为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二、内能 1、内能 (1)概念:物体内部 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内能与 温度 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
3、体积都有关。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 上升,它的内能增加,温度 降低 ,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大 ,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剧烈 。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 质量 、速度、高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 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
4、体。 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 做功相互转化。 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 与 热传递 。 (1)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减小 。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 转化的过程。 (2)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减小 。 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 转移 到另一部分。 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等效 的。 4、热
5、量(1)概念:物体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 (3)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焦耳 (j)。 三、比热容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 1 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 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4、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
6、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 慢 ,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 慢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 小 ,内陆地区温度变化 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 热 ,冬季内陆比沿海寒 冷 。 (3)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 水 来冷却。冬季也常用 水 取暖。 5、说明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
7、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 (2)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3)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 改变 。如水变成冰。 (4)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不同 。 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一、热机 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 化学 能通过燃烧转化为 内能 能,又通过做功,把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 汽油机 、柴油机等。 (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 吸气 冲程、压缩 冲程、 做功 冲程、 排气 冲程。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 1 次功,曲轴转 2周,飞轮转 2 圈,活塞往返 2 次。 (
8、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 增加 ,这时机械能转化为 内 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 减少 ,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 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 一个 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 1、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 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 能。 (2)燃料的热值 定义: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9、3热值的单位 j/kg,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 不同 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 相同 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
10、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 qm ,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5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v。式中,q表示燃 3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3、热机效率 (1)热机的能量流图:如右图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由图可见,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燃料的 化学 能e (2)定义:热机转变为机械能 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11、(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 完全 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减小各部件间的 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 风 能、内能、 水 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
12、灭,也不会 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 一个物体一部分转移另一部分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 总量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 能量守恒定律 。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 能量守恒定律 。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 橡胶棒 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13、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四、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五、电荷量(电荷):电荷的 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 质子 和核外带 负 电的电子组成;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 正 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 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 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
14、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转化 ; 八、电流:电荷的 定向形成电流;电流方向: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 正极流向 负 极; 九、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 提供电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 消耗电能 (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2、开路:某处 断开 的电路;3、短路:用 导线 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通; 十二、串联和并
15、联 1、把电路元件 依次 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 相互 影响; 2、把电路元件 并排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 不会影响;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要与电路图一致; 3、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 电流强度 的物理量,符号 i ,单位是安培 ,符号 a,还有 a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 电流 表;符号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
16、三“看清”:看清 量程 、指针是否指在临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 串 联;(相当于一根导线);(3)选择合适的 量程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 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 最小分度值 (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 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
17、是通路。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 电源 ;二是电路是 通路。 2、电压用字母 u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伏特 ,简称 伏 ,符号是 v。 36常用单位有千伏(kv)和毫伏(mv)。1kv = 10v=10m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 220v;一节干 电池的电压是 1.5 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2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b、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 正 接线柱流进, 负 接线柱流出。c、根据被测电路的电压选择适当的量程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时,先用 大量程试触)。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
18、接线柱确定 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 v;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 v。)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部分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并联,总电压等于每个电源电压。 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e、评价交流(d和e可以合为得出结论)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 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压 相等 )。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导体 ,
19、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绝缘体 ,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 半导体 ,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 叫电阻,用r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 欧姆 ,简称。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 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 零 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篇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插图改编试题及答案:9年级全一册】p 教材插图试题内能 1如图是火山喷发照片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
20、能,它是由内能转化来的炽热的岩浆向四周流动,越过山坡,淹没村庄岩浆冲上山坡,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降低(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河面上的冰层熔化(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 (1题)(2题)(3题) 2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 (至少写出1条) 4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
21、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这是扩散现象,它说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在实验时,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面的目的是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在气温高的夏天比气温低的冬天做实验时更快看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原因是温度越高温度越高气体扩散越快 (4题) (5题) 5小强发现以下现象: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使用后会造成室内的环境污染;用胶黏剂可以把装修材料粘在一起;把汽油倒入油漆中调和,发现1ml汽油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过一会儿,看到两杯水都变红了这是扩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九年级 一册 答案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