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成龙配套问题 北城中学 代丽琼【教学任务分析】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成龙配套问题;2、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法则;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 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学会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掌握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依据乘法的分配律去括号,感悟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模型,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 态度 进一步体会化归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建立数学应用意识,热爱数学.重点 分析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列出
2、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决此类实际问题.难点 依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环节安排】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引 入 什么是成龙配套问题?将零部件搭配起来,成为一套完整的整体 列举一些 成龙配套问题的实例,通过实例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核心。1、螺丝与螺母 2、制作一个物件的配件组合(桌面和桌腿、组装机器等等)3、盒身与盒底 4、包装礼品 自 主 探 究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问题 1】某车间 22 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 1200 个或螺母 2000 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
3、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例题 1 是生产调度问题即如何规划分工使两种产品在数量上成龙配套的问题.“螺母的数量是螺钉数量的2 倍”是本题中特有的相等关系.“每人每天的工作效率人数=每天的工作量”两者结合,就能列出方程.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合 作 交 流 每人每天的工作效率人数=每天的工作量(产品数量)螺母的数量=螺钉数量 2 解:设应分配 x 名工人生产螺钉,其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螺母数量和螺钉数量的关系,列得 2 1200 x=2000(22-x)去括号,得 2400 x=44000-2000 x 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 4400 x=44000
4、 系数化为 1,得 X=10 生产螺母的人数为 22-x=12 答:应分配 10 名工人生产螺钉,12 名工人生产螺母.【问题 2】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 4 条桌腿,1 m3 木材可制作 20 个桌面,或者制作 400 条桌腿,现有 12 m3 木材,应怎样计划用料才能制作尽可能多的桌子?【分析】(先由学生读题,教师引导)这是一个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家每天都用、都见的物品,其中的数量关系即相等关系显而易见。让学生自由发挥,最后板书如下:桌腿的数量=4桌面的数量 解:设应安排 x 名工人生产螺钉,(22 x)名工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得 2 000(22 x)2 1 200 x.解方程,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级数 上册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第一 课时 教案 小学教育 小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