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高中物理教案 原子与原子核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
《教科版 高中物理教案 原子与原子核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 高中物理教案 原子与原子核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十六章 原子和原子核 教学过程:一、原子模型 1JJ 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1897 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粒子散射实验是用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卢瑟福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 10-15m。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1)玻尔的三
2、条假设(量子化)轨道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不连续的可能轨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轨道是不连续的 能量量子化:一个轨道对应一个能级,轨道不连续,所以能量值也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叫做能级。在这些能量状态是稳定的,并不向外界辐射能量,叫定态 原子可以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在吸收一个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则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原子在两个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 玻尔 结构 粒子 氢原子的能级图 n E/eV 0 1 -13.6 2 -3.4 3 -1.51 4 -0.853 E1 E2 E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12E
3、Eh(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n叫量子数。)(2)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用加热的方法,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能量)。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如在基态,可以吸收E 13.6eV 的任何光子,所吸收的能量除用于电离外,都转化为电离出去的电子的动能)。(3)玻尔理论的局限性。由于引进了量子理论(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但由于它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库仑力等),所以在
4、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上都遇到很大的困难。例 1:(1)种可能的跃迁方式(C42)(2)计算最高的光子频率(3)计算最大波长 例 2:现有 1200 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 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11n。(D )A2200 B2000 C1200 D24 00 4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对于宏观质点,只要知道它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受力情况,就可以应用牛顿定律确定该质点运动的轨道,算出它在以后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对电子等微观粒子,牛顿定律已不再适用,
5、因此不能用确定的坐标描述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玻尔理论中说的“电子轨道”实际上也是没有意义的。更加彻底的量子理论认为,我们只能知道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各点出现的概率的大小。在不同的能量状态下,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是不同的。如果用疏密不同的点子表示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画出图来,就像一片云雾一样,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二、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也有复杂结构。1895 年汤姆生电子 1896 年贝可勒尔天然放射现象 1897 年伦琴伦琴射线 大于等于 83 号元素的都具有天然放射性,小于 83 号的有的也具有天然放射性 2各种放射线的性质比较 12.
6、8eV 12.1eV 10.2eV 0eV 模型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粒子散射实验是用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是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轨道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不连续的可能轨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轨这些能量状态是稳定的并不向外界辐射能量叫定态原子可以从一个能跃迁到另一个能原子由高能向低能跃迁时放出光子在吸收一个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则由低能向
7、高能跃迁原子在两个氢原子的能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能级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种 类 本 质 质量(u)电荷(e)速度(c)电离性 贯穿性 射线 氦核 4+2 0.1 最强 最弱,纸能挡住 射线 电子 1/1840-1 0.99 较强 较强,穿几 mm铝板 射线 光子 0 0 1 最弱 最强,穿几 cm铅版 三种射线在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正交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比较: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都是比的偏转大,不偏转;区别是:在磁场中偏转轨迹是圆弧,在电场中偏转轨迹是抛物线。图中肯定打在O点;如果也打在O点,则必打在O点下方;如果也打在O点,则必打在O点下方。3、半衰期 1、描述衰变的快慢 2
8、、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3、是统计规律,少数原子核不存在该规律 4、nNN)21(0 nmm)21(0【例 3】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 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节得_些。解:射线不能穿过 3mm厚的铝板,射线又很容易穿过 3mm厚的铝板,基本不受铝板厚度的影响。而射线刚好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因此厚度的微小变化会使穿过铝板的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即
9、是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若超过标准值,说明铝板太薄了,应该将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节得大些。三、核反应(核的变化,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质量并不守恒。)(1)衰变:衰变:e422349023892HThU(核内Hen2H2421011)衰变:ePaTh012349123490(核内eHn011110)+衰变:eSiP0130143015(核内enH011011)衰变:原子核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原子核放出射线后,核处于激发态,放射源 探测接收器 M N O 模型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粒子散射实验是用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
10、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是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玻尔的三条假设量子化轨道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不连续的可能轨道中即原子的可能轨这些能量状态是稳定的并不向外界辐射能量叫定态原子可以从一个能跃迁到另一个能原子由高能向低能跃迁时放出光子在吸收一个光子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时则由低能向高能跃迁原子在两个氢原子的能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能级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当它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 光子。因此 衰变是伴随着 、衰变发生的。(2)人工转变:HOHeN111784214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高中物理教案 原子与原子核_中学教育-高中教育 高中物理 教案 原子 原子核 中学 教育 高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