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导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业与乐业导学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学习目标】1、.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3、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1、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学习方法】查阅资料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知识链接】2 背景资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 70 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官本位文化,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优则仕”,鄙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以显亲扬名、出人头地为
2、人生价值取向。因此本文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一课时【预习导航】1、走近作者 梁启超(19731929)字卓如,号 ,别号 。曾和他的老师 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失败后逃亡日本。其著作编为 。梁启超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 卷,1000 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2、注音。旁骛()佝偻()()承蜩()教诲()容赦()解剖()亵渎()()骈进()强聒不舍()3、解释词语 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强聒不舍:亵渎:言不及义:骈进:4、整理文章中的古诗文,把它抄在下面,并翻译。【学习过程】一、检
3、查预习,积累小竞赛。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你认为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怎样?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层次。三、合作交流: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分析论据及其作用。四、拓展延伸。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你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五、【总结与反思】本文采用“”的结构形式:开头 全文,演讲一开始,梁启超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的重要性。最后用“”和“”总结全文,整篇文章主旨鲜明
4、,层次清晰,层层深入,逻辑严密。第二课时【方法导航】批注法:细读文章独立思考下列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后,可以简要批注在课文或写在学案上。【学习过程】一、研读文章 6、7 段,回答问题。议论文三要素 议论文是作者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见解、主张、态度的文章,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它要求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论据:是指证明论点正确的。要想证明论点的正确,首先,论据必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其次,论据要具有典型性,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第三,论据要新颖,尽可能寻找一些
5、新鲜的、能给人以新的感受和启示的论据。论据一般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论证过程是指运用论据阐释证明论点是正确的过程。它要求论述要深刻、周密,讲究说理的艺术。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2)什么是“敬”?为什么该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4)本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你在文中画出来并说明其作用。(5)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二、研读课文第八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1、作者是怎样有条理的论述“乐业”之重要的?2、作者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敬业 乐业 导学案 中学 教育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