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川教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川教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川教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及其作用,知道我国构建的民族关系,理解少数民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培养和提高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图、课外动手收集整理、探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协调、合作能力,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视频导入和历史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2)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2、,【教学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2.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反映少数民族解放前后发展变化的图片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我国是怎样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的呢?各族人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2
3、.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区域自治制度利国家 新型民族关系促发展 少数民族发展益人民 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我国是对少数民族进行怎样管理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一。板块一:区域自治制度利国家(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师: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生:以汉族为主,拥有 56 个民族;少数民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师:我国解放前的少数民族状况是怎样的?2.解放前的少数民族状况:生:(1)居住在内蒙古、黑龙江北部兴安岭一带的鄂温克、鄂伦春族,过着狩猎的原始生活。(2)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
4、残酷的农奴制下,没有人身自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你知道吗?“人权”最重要的是什么权?西藏和平解放前的人权状况怎样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明确:(1)人权就是法律规定一个人应享受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生存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2)解放前的藏民因为没有人身自由,就没有人权。师: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呢?3.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生: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师: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是怎样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的呢?4.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政策: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师:我国在 1954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提出了在少数民族聚居实行民族区域的制度。课件展示:1954
5、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见第 7 张 PPT。课件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数民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培养和提高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课外动手收集整理探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协调合作能力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比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教学重点民
6、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国家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反映少数民族解放前后发展变化的图片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师: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生: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制度。教师强调: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行驶自治权是核心,是为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各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制度。
7、教师补充:在 1984 年 5 月 31 日,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师:我国的自治区、自治县和自治州各有多少呢?5.我国成立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生:1998 年,我国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和 30 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区行政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64%。师: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意义呢?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师:(1)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2)有利于民族团结
8、、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3)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利益。教师补充五个自治区建立的时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 1947 年 5 月 1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成立于 1955 年 10 月 1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 1958 年 3 月 5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 1958 年 10 月 25 日,西藏自治区成立于 1965年 9 月 9 日。课件展示图片:五个自治区的位置,见第 11 张 PPT。师: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9、。师:我国的自治区建立了,那么,怎样处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区域的关系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怎样正确处理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关系?学生相互讨论。教师明确:(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2)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与国家统一领导的关系,需“报请数民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培养和提高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课外动手收集整理探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协调合作能力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
10、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比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怎样理解国家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反映少数民族解放前后发展变化的图片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大批准”后方可执行。过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建立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的呢?让我们进入板块二。板块二:新型民族关系促发展(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师: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是
11、什么呢?1.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生:我国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师:新型民族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2.新型民族关系之间的关系:教师补充:(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3)民族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师:新型民族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呢?3.新型民族关系的体现:学生结合课本回答。教师明确:(1)文化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2)习俗上: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风俗习惯、保护宗教信仰;(3)经济上:安排建设项目,扶植民族经济。师:我们一起欣赏我国
12、政府保护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几幅图片。课件展示图片: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见第 15 张 PPT。教师补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宫殿。师:我国政府也非常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课件展示图片:泼水节的图片,见第 16 张 PPT。教师补充: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 3 至 7 天。相传为纪念十二个姑娘杀死魔王,轮流抱着滚烫的魔头泼水降温直到魔头死去,后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节日。被泼的水越多受到的祝福就越
13、多。课件展示图片:火把节的图片,见第 17 张 PPT。教师补充: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 6 月24 举行,白族在 6 月 25 举行,拉祜(h)族在 6 月 20 举行,节期二至三天。数民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培养和提高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课外动手收集整理探究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协调合作能力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比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教育学生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案 川教版_中学教育-初中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489009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