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蜡烛》教案新人教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蜡烛》教案新人教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蜡烛》教案新人教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3、蜡烛3、蜡烛教学课型新授课课时数: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能力目标: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领略烛光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思想。教学重难点结合环境背景,让学生感受老妇人的形象。同时领略烛光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和平憎恶战争。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2.预习课文,要求能复述课文内容。3、思考课后练习一,有书面结果。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的战场上,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 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
2、,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二、整体感知1、出示老妇人插蜡烛的图片,让学生表述老妇人在坟前做了哪些事情?点拨:老妇人在坟上插上了他珍藏了45 年的那支结婚喜烛,并点了起来,对着烛光两臂交抱在胸前,然后为之制作挡风的屏障不使其熄灭。表现了他敬仰正义之师,热爱红军的思想感情。2、文中有哪些片段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3、作者为什么要补充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点拨:这是为了突出这支蜡烛的特殊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三、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讨论: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让学生畅所欲言)点拨: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蜡烛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教案 新人 小学教育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