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基础知识计算题总结1_中学教育-试题.pdf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基础知识计算题总结1_中学教育-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基础知识计算题总结1_中学教育-试题.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学生姓名 填写时间 2011.6.14 学科 物理 年级 初二 教材版本 沪科版 段 观察期:第()周 维护期 课时统计 第(11、12)时 共()课时 名称 上课时间 19:00 21:00 同步教学知识内容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计算题 教学重点 过程 八年级物理基础知识识记题(下)第六章 力与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的。它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 概括出来的,但由此推出的结论,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二、惯性及惯性现象 1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状态
2、或 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 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2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郁有惯性,即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不受外力作用时也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时有惯性,不改变时也有惯性。但惯性有 ,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它保持自己运动状态的能力大。三、力的合成 1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 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 。2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即FF1F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跟 相同,
3、即F F1F2。四、二力平衡 1.一个物体,同时受到 个力的作用时,保持 或 ,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的这两个力称为一对 。2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即“同体、等大、反向、同线”,平衡力的合力为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一、质量 1.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m),质量的主单位是 ,还有吨(t),克(g)和毫克(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t kg g mg。2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为:把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放在 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使横梁平衡: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里,用摄子向 盘里加减砝码并调
4、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二、密度 1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式为 。2 密度的主单位是 ,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其换算关系为 I g/cm3 。3 量简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要观察量筒的 、和 。测液体的体积:直接测。测固体的体积:密度大于水,用排液法;密度小于水用按入法或助沉法其原理为 .三、密度的应用 1 测算物体的质量对于不便于直接测量质量的物体只要查出密度,想法测出体积,根据公式 就能算出物体的质量,如测量一块大理石石碑的质量就是采取的这种办法 2 侧算物体的体积对于不便直接测体积的物体,如形状不规则的螺钉,可以用天平测出其质量,查出密度,根据公
5、式 就可算出体积 3 鉴别物质先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再和密度表对照,判定物质。如测算出某种物质的密度是 2.6 103 kg/m3,查密度表知是花岗岩;还可以用来鉴定物质是否空心等。四、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G,把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则浮力大小为 F浮 。五、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 ,即 F浮G排.六、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G物,下沉;F浮G物,悬浮;F浮G物,上浮 F浮G物,。第八章 压强 课时上课时间同步教学知识内容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计算题八年级物理基础知识识记题下第六章力与运动一牛顿第一
6、定律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不正确的二惯性惯性现象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郁有惯性即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不受外力作用时也有力大三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一、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 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 ,并指向被压的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 。二、
7、压强的概念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 大小有关,而且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必须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体 叫压强。因此压强是用来表示 的物理量。2 压强的公式是 。三、增大压强的方法 由公式 P=F/S 可知,在压力一定时,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来增大压强;或者同时 和 来增大压强。四、减小压强的方法 由公式 P=F/S 可知,在压力一定时,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来减小压强;或者同时 和 来减小压强。五、液体的压强 l,液体的压强有不同于固体的特点: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深度处向各个
8、方向的压强 ;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还跟 有关。2.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水 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总是 。六、大气压强 1.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 。2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标唯大气压相当于 mmHg 产生的压强。3.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是 。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 。2.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 ,下方的空气流速小 ,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 的升力。第九章 机械与人 一、杠杆 l.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 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2 杠杆是由 和 组成的,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在使用中不发生形状的变
9、化。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 或 。课时上课时间同步教学知识内容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计算题八年级物理基础知识识记题下第六章力与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不正确的二惯性惯性现象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郁有惯性即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不受外力作用时也有力大三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10、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公式表达为 即 F1:F2=l1:l2,杠杠的平衡条件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杠杆平衡时,力和力臂成 ,就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 _,即力臂越长,力就越小。三、杠杆的分类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省力杠杆:l1 l2,F1F2 特点:省力费距离 等臂杠杆:l1 l2,F1F2 特点: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杠杆:l1 l2:F1 F2 特点:费力省距离 四、滑轮及滑轮组 1 定滑轮: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特点:不 ,但能 定滑轮的实质是 。2 动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特点:
11、省 不能 。动滑轮的实质是 。3 滑轮组:使胜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绳子承担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五、机械功 1 做功的两个必耍因素:和 。2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 。功的单位是焦耳(J).六、功率 1 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 物体 叫功率,其表达式为 。3 在物理学上,功率的单位是 ,工程技术上还常用 作为功率的单位,其换算关系是 。七、机械效率 1 工作时,人们需要的并对我们有用的功叫做 。2 工作时,对我们无用的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 。3,和 之和叫总功 4.叫机械效率,即 W有/W总 100%?。八、动能和势能 1 物体由于 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
12、的 和 有关,越大,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2 物体由于 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被 ,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3 物体由于 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的 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九、机械能及其转化 课时上课时间同步教学知识内容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计算题八年级物理基础知识识记题下第六章力与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不正确的二惯性惯性现象一切物体都有保持状态或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郁有惯性即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
13、不受外力作用时也有力大三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1.与 之和称为机械能。2 动能与势能可以 。速度公式: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g 表示物体物力与质量的比值,大小是:g=9.8N/kg 密度公式:Vm 浮力 F浮=G排=m排g F浮=水gV排 压强公式 p=SF 液体压强公式:p=gh 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或写成:1221LLFF 滑轮组:F=n1G总 s=nh 机械功公式:W=F s 功率公式:P
14、=tW 机械效率:总有用WW100%计算题计算步骤:1、写已知条件:题目中告诉我们的哪些已知条件用物理量表示 2、写要求的物理量,3、套用公式求解 一、速度计算:例题: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 2 分钟内通过了 300 米的路程,它的运动速度是多少?这个小车在前 10 秒内的速度是多少?答案:2.5m/s 2.5m/s 已知:t=2min=120s s=300m 求 v 解:v=s/t=300m/120s=2.5m/s 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前 10 秒内的速度也为 2.5m/s 答:略。练习:1、一人骑车以 3 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5 分钟内他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若通课时上课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下学 基础知识 算题 总结 中学 教育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