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实践和思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
《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实践和思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实践和思考_中学教育-中考.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关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的实践和思考 古城外国语学校 张信 文言文是我们古代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文言文的学习,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其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坚不可摧的。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就从去年九月入学初一新生的情况来看,感觉特别棘手,这些从小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连一些最简单的至今还有生命力的文言实词他们都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困难重重。
2、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未能很好地衔接起来,严重影响了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一、脱节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态度、方法。就文言文本身而言,时空跨越较大,小学生感觉很难读顺、读懂。另外,由于小学考试内容基本不涉及对文言文的考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成绩好的孩子只知埋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机械记忆;成绩差的孩子的情况自是不言而喻了。在上学期文言文起始课上,就文言文学习现状,我在所执教的两个教学班上(共 58 人)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1、你喜欢文言文吗?a 喜欢 b 无所谓 c 不喜欢 ()2
3、、你觉得文言文学习?a很难 b 一般 c 简单 ()3、你学习文言文的障碍主要是什么?4、你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排除障碍?调查反馈意见如下:1、你喜欢文言文吗?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16%4%80%2、你觉得文言文学习 简单 一般 很难 10%36%54%3、你学习文言文的障碍主要是 翻译语句 内容理解 听不懂 90%8%2%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你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排除障碍 背诵 查工具书 请教他人 96%2%2%(二)教材内容、教学要求、考察内容。随着小学到初中的一个阶段性跨越,学习内容增多,学习的强度、难度也加大。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九、十册为例,一个学期只有两篇
4、,而从课后题看,也并不重视对文言语句的翻译,没有专门考察学生翻译能力的题目。而进入初中后,第十三册课本上的文言文增加到四篇,外加课外补充的,不下 10篇,不仅篇目增多,篇幅也加长,难度加大。比如先秦诸子论学八则和扁鹊见蔡桓公这两篇课文,虽然这些名篇耳熟能详,但对于文言文接触不多的初一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尤其是前者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上下语言环境,内容更显枯燥。还有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也是相当明显的:新课标(实验稿)第三学段(5-6 年级)阶段目标“阅读部分”并没有涉及到文言文。小学阶段老师只要求读读背背默默,外加个别几个非常简单的文言实词的理解。期末试卷中只涉及背诵片断。初中阶段,除了背诵课文,还需
5、要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理解,句意的理解,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内容,以及相关的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等等。中考更占六十分中的十分。总之,教材、教学内容、考察内容上的巨大的变化,使学生难以招架,对本来就对文言文没什么好感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三)教师的教法。小学是文言文的起步阶段,老师指导搀扶过多,学生自我实践较少。而到了中学,上课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加大,老师上课的速度加快,反复的次数减少,对课文分析的深入,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上来,笔记的速度,思维的灵敏度,都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由此造成学生学习的障碍。二、基于以上调查和分析,为帮助初一新生顺利地完成中小学文言文学习的过渡,指导他们养成
6、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我在初一上学期做了以下尝试:(一)深入研究、明确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课程标准是我们的教学依据,课程标准虽然没有给中小学的衔接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但从对每一个阶段的课程要求中,我们能分辨出衔接的关键。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四至六年级的文言文阅读只要求背诵古诗文。也就是说,小学阶段对文言文将不做要求。七至九年级在教学中要求:“(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的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载
7、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文言文的学习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其文化底蕴提升其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一新生的况来看感觉特别棘手这些从小学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连一些最简单的至今还有生命力的文言实词他们都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困难重重发现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度方法就文言文本身而言时空跨越较大小学生感觉很难读顺读懂另外由于小学考试内容基本不涉及对文言文的考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成绩好的孩子只知埋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机械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累一定量的文
8、言实词;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3)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4)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由此可见,文言文的衔接包含着从阅读一定量的文言短文到不仅要阅读还要积累文言实词的过渡;从了解文言文大致内容到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的过渡;从单纯的阅读到表达感受的过渡;从教师的讲解灌输到学生自查工具书自学实践的过渡。教师只有对这个过渡、这种衔接的要求了然于胸,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就不会一味抱怨学生上完六年小学连最基本的文言实词的意思都不知道了。(二)设法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1、
9、用事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说理,启发引导学生术里传承文学遗产的责任感,激发对祖国语文的热爱。比如用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小故事来告诉学生法国这个民族是何等地重视自己的民族语言,国家是可能被侵占的,但语言绝不能被占领。举唐代贾岛反复“推敲”诗句的例子来印证杜甫所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真实。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珍贵。2、用同龄人的感受来鼓励学生。文言文起始课上,我特意请喜欢文言文的学生畅谈他们对文言文的感受。在发言中他们谈到文言文的文字凝练优美,有些和我们现代文是息息相通的,还能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3、适当调整教学进程,降低学生学习台阶,消除他们对文言文的惧怕。考虑到论语十泽对初一新生来讲内
10、容不易理解,并且缺少情节。我决定先讲童趣、世说新语等,它们词汇量少,又有故事情节,学生易于掌握,自然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建立在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上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中小学文言文衔接教学的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小学里,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教师讲得多,到了中学,则要慢慢地过渡到自己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针对初一新生的学情调查,我将培养习惯的重点放在翻译和积累语句上。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我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本古汉语词典,教会他们查找的方法,选择义项的方法,养成在阅读中尽可能地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中小学 文言文 教学 衔接 实践 思考 中学 教育 中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