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桃花源记》教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开课《桃花源记》教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桃花源记》教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授 课 内 容 桃花源记 授课班级 8 年(11)班 教者 教 学 目 标 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2、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重 点 难 点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教 学 准 备 下放学案、多媒体 教 学 步 骤 教学设计(“自主乐学六步导学法”的教学流程)激趣导入 下放学案 自主探究 成果展现(展示图片)这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无不让人心生向往。有一位英国文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
2、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今天,让我们再访桃花源。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2、合作探究,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以 4 人为小组合作探究学案内容。1、围绕桃花源写了几件事?2、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社会?3、桃花源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文中桃花源人是怎样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4、结尾处用渔人和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有何好处?1、发现桃源、进入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应用共享 反思升华 3、表现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公开 教案 中学 教育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