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计划_中学教育-中考.pdf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计划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计划_中学教育-中考.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意义: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链。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一种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能力,培养道德情操。二、指导思想:(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整理。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于平时,但也必须适时进行整理归类。具体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修辞、文学常识、古诗文名句、名著阅读等内容。词语的积累要重点关注本学期已经学过的、在注释和课文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中标注出来的字词的字音与字形。特别要注意它们在语言环境中灵活应用。句子仿写、拟
2、标语广告词和对联撰写是考试热点,能辨识修辞手法和分析其作用。对规定篇目的背诵与默写(集中在第五单元和最后附录的 10 首古诗),要做到一个字都不能错。关注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阅读课本附录的名著介绍(三部作品)。(2)、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八年级前半学期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记叙类的作品为主(第一、二单元),后半学期将进入说明文的阅读学习(第三、四单元)。所以我们现阶段必须重点掌握记叙类作品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最常见考点有: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2、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3、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4、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5、对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赏析等
3、。(3)、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指导:1、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理解:从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语言要简洁概括。2、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看情节,从人物所做的事情来分析;看描写,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来分析;看环境,人物所处的社会与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自然环境来分析。3、景物描写的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4、赏析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段: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注意联系作者情感,联系文章主题,抓住修辞、关键词等进行赏析。5、赏析写作手法:要使学生
4、们熟悉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如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白描、前后照应、伏笔、正面与侧面描写、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叙议结合等,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掌握每一篇文言文的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关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五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之、其、而、以、于)、重点句子的翻译,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色等。(5)、关注作文题材的积累。让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小作文和大作文,想一想还存在什么问题,应怎样克服;找一些优秀作文为他们做以示范,体会其精妙之处。进行课堂练笔。三、复习内容:1、熟练掌握 14 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及意义。2、熟练背诵及默写 25、30 课、
5、课外古诗词、第 21、22、26、27 四课的重点古文和第 23、24、28、29 四篇 一般古文。3、文言文解释重点实词的意义,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对重点句子要会准确顺畅的翻译;会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重点古文:桃花源记(陶渊明)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三峡(郦道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一般古文:核舟记 (魏学伊)大道之行也 观潮(周密)湖心亭看雪(张岱)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期末 复习计划 中学 教育 中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