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1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1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1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 38 页和第 39 页上的例 7 和例 8 分别呈现的知识点。例 7 是在学生已对 100 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要求整理出它们的顺序(填百数图),使学生能准确找出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发现百数图中这些数有趣的排列。例 8 是在学生会比较20 以内数的大小的起点上来学习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这是一堂考核课,所以我对这节课作了充分的准备。正因为这样,我对这节课的感受颇多,下面请大家与我一起共勉:成功之处:1、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
2、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帮助了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备课时,我把练习八上的第 2 题和第 3 题设计成两个游戏。如:第 3 题我把题目中的数打印出来剪成小纸片,“盒子”是用两个条装的烟盒用红纸糊上,把“大于 60 的数”和“小于 60 的数”打印出来贴在盒子上面,请两个学生抬着盒子让别的同学把自己手中的数投向相应的盒子里面。投对的,下面的同学给予他掌声鼓励。投错的,下面的同学默不作声。游戏中,学生们的情绪高昂。2、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考虑到必需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如:学生们认为最不行的一个学生,我让她抬着投数的盒子,另外两个也让他们参加到了
3、投数的游戏中。3、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备课时,我考虑到所讲的内容和练习题不在一页上,一年级的学生在翻课本时好多同学动作慢,我就把例题和相应的练习题用电脑汇集在两张 A4 纸上,学生对此感到很新鲜,一上课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学习上,时间得到一定程度的节约。4、教学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即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这一特征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尽量设计得形象、直观。如:例 8 时中的两只母鸡我从网上下载了不同颜色的两只打印出来剪成逼真的鸡,在教学时,加上我的循循善诱,学生很容易的比较出了两个数的大小。另外的四个计数器我也打印在 A4 纸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顺序 比较 大小 教学 反思 小学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