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活动课“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
《数学实践活动课“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实践活动课“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数学实践活动课“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和活动设计理念(一)教材分析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学生先通过一组实验,把石头放入有水中的玻璃杯中,观察水面的变化,说明石头占据空间。接着再让学生用一只杯子装满细纱,倒出沙再往杯里放木块,原来装过的沙就装不了,说明木块占据了空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火柴盒、工具箱和水泥板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的概念。接着,说明为了计量物体体积的大小,必须使用规定的计量体积的单位,并通过实物
2、或教具让学生认识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在了解了体积的概念、体积的单位以及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基础上,结合长方体模型说明计算公式中的“长宽”实际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再结合正方体模型说明计算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实际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而另一条棱长也就是可以看作正方体的高,并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的面叫做底面积。这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统一成“底面积高”。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练习十的思考题 11 题“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棱长 2 分米,向容器中倒入 5 升的水,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 15 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题
3、中容器的形状是正方体的,但水没有装满,因此水在容器内的形状不是正方体,而是长方体。放入石头后水深 15 厘米,说明 5 升水的体积和石头的体积和合在一起,形成长方体的高是 5 厘米。根据“底面积高”的公式,可以算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再减去 5 升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学生加深对体积和容积的理解和深化。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认知、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借助水、沙等物体,探索生活中各种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二)设计理念: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
4、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活动内容、目的及其重难点 1、活动内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自编)。2、活动目的: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5、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 际问题的自信。3、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4、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5、活动准备:1、1 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长方体的盒子、桶、刻度尺、竹签。2、水、沙子。3、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二、活动流程:(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1、展示规则物体(长方体和正方体)设问:(1)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2)这些物体的体积如何计算?(3)物体的体积与容积一样吗?为什么?(4)常用的体积
6、单位是什么?容积单位呢?2、展示不规则物体 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 评析 数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先将学生引进生活情景,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数学回归生活作好准备。这些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又是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学生倍感亲切并产生疑问:这些物体的体积要如何计算?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评析(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确这些物体都是一些不规则的物体,这对于规则物体来说,就是一种质的改变)(2)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归类(按照物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评
7、析(在杂乱无章的现象面前,要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首先经常需要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分类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因此,在测量各种不规则物体体积之前,进行分类就显得十分有必要)(3)教师进行演示验证。教学调控(在这里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可以直接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演示验证)3、提出问题(1)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吗?(不能)(2)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呢?(出示课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评析(问题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源泉,问题是我们数学实践活动的核心,它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这里问题也意味着思维的突破和价值的提升,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经过精心引导提出一定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8、)(二)动手实践 探索方案 活动顺序:1、探索测量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等物体的体积。2、探索测量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等物体的体积。评析 这里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索“会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再一起探索会浮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种活动顺序的安排是一种分散与集中的和谐统一,后者的难度大于前者,要想使用水测法就必须解决“让物体沉下去”的问题,这是“集中”和统一步调一教材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学生先通过一组实验把石头放入有水中的玻璃杯中观察水面的变化说明石头占据空间接着再让学生 柴盒工具
9、箱和水板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的概念接着说明为了计量物体体积的大小必须使用规定的计量体积的单位并通过实物或教具让学生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在了解了体积的 底面的面积再结合正方体模型说明计算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实际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而另一条棱长也就是可以看作正方体的高并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的面叫做底面积这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统一成底面积高在学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一种表现。在每一类不规则物体的测量中,允许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体进行测量,这是“分散”和体现个性的一种表现。活动要求:1、小组先估计物体的体积,再讨论测量方
10、案,最后动手实验。教学调控(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要“先讨论,后实验”,如果只有个别学生直接进行实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效果无法得以实现。)评析(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新课程提出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教学调控(这一点对于科学的实验来说很重要,这是科学处理和减少误差的一种通常的方法,学生应该知道,并且要学会)4、把实验的结果填在表格中。5、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第 组 年 月 日 物体名称 物体的体积 测量方法 估测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评析 在这里要求学生“每项数据都要测
11、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这一点对于科学的实验来说很重要,这是一种科学处理和减少误差的方法,强调测量的平均值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误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科学方法和态度。在测量数据记录表中,加入估测数值与实际测量值的比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很重要,估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让学生明白从生活应用的角度来讲估测非常实用,但在科学研究中需要通过测量计算才能得到科学准确的数据。5、观测数据时要注意科学准确。一教材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教材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学生先通过一组实验把石头放入有水
12、中的玻璃杯中观察水面的变化说明石头占据空间接着再让学生 柴盒工具箱和水板的大小说明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入体积的概念接着说明为了计量物体体积的大小必须使用规定的计量体积的单位并通过实物或教具让学生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在了解了体积的 底面的面积再结合正方体模型说明计算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实际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而另一条棱长也就是可以看作正方体的高并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的面叫做底面积这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统一成底面积高在学习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评析(这里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观察刻度的方法,在这里经常由于学生观察方法不正确而产生误差)6、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实践 活动 测量 不规则 物体 体积 教学 设计 小学教育 小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