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2013 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D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B、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500m/s,光速等于 3108m/
2、s,D、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发声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频率决定发出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利用和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速等,都是基础知识,难度较小,容易解答2(2 分)我国
3、经常提到的像: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 放大镜成像 电影屏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B属于虚像的是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电影银幕
4、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属于虚像的是;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故选 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3(2 分)如果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扇上都标有“220V,60W”的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的时间,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是()A 电视机最多B 电烙铁最多C 电风扇最多D 一样多考点:电热专题: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根据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风扇这三种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分析判断解答:
5、解:三个电器功率一样,即它们消耗的电能一样;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只有电烙铁全部将电能转化为热量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热量的有关问题,这三种用电器中,只有电烙铁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4(2 分)以下是一双吃饭用的木筷的“自述”:其中违背物理原理的是()A“当我斜插在玻璃水杯中,你会看到我的身子向上弯折了”B“当人们在餐桌上使用我时,我一定是省力杠杆”C“当我放在水中,我会漂浮在水面上”D“将干燥的我接入电路,我拒绝电流从我身上流过”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杠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绝缘体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A、根据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光
6、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物体的像应该在真实物体的上方;B、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而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C、根据木材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小判断木筷放到水里的漂浮情况;D、导体能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解答:解:A、由于光的折射,筷子斜插在玻璃杯中时,看到的水面以下的部分都向上偏折,所以看到筷子好像从水面处折断了,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B、筷子在餐桌上使
7、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本选择项的描述是错误的;C、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筷放到水里,会飘浮在水面上,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D、木筷是绝缘体,所以接入电路,电流不能从筷子上流过,本选择项的描述是正确的;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杠杆、密度、导电性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5(2 分)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A 先液化后蒸发B 先升华后蒸发C 先液化后升华D 先凝华后升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
8、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解答:解: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温度比较低,空气中是水蒸气遇冷的鸡蛋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鸡蛋上,鸡蛋比较湿,一会儿,鸡蛋上的小水珠又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故选 A点评: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6(2 分)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A 鸟飞行的速度
9、很大B 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的影响因素专题:参照思想分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参照物的选择影响动能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解答:解: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故选 D点评: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7(2 分)小华
10、同学在做“探究电磁铁”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B 电磁铁 B 的磁性比电磁铁 A 的磁性强C 电磁铁 B 磁性较强,所以通过它的电流较大D 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吸引考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A、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B、要掌握转换法的使用,在此实验中,通过线圈匝数的多少来判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C、要知道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知道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D、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右手螺旋定则,掌握磁极
11、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解:A、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需要减小电阻来增大电流,所以变阻器的滑片要向左移动所以 A 说法错误B、在电流相等,都有铁芯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B 线圈的匝数多,说明磁性强所以 B 说法正确C、AB 线圈串联,所以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 C 说法错误D、根据安培定则,A 的上方是 N 极,B 的上方也是 N 极,所以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排斥所以 D 说法错误故选 B点评:此题主要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首先要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并能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同时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欧姆定律的使用考查得很全面8(2 分)下列
12、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做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B 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做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能好C 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有磁性D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做因为胶木的传热性差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金刚石、铜、塑料尺、玻璃、胶木的物理性质做出解答解答:解:A、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将玻璃划破此选项符合实际;B、因为铜的导电性能好,电阻小,用来作为输电导线的内芯此选项符合实际;C、塑料尺本身不具有磁性,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摩擦带电的原因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做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能
13、差,人手接触胶木时不会感到烫手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不同物质不同的物理性质,是一道基础题9(2 分)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猜想假设B 提出问题C 进行实验D 分析论证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实
14、验的核心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在实验中加强实验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导,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解答:解:对于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的影响因素,小明认为可能与颜色有关,是对影响因素的判断,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故选 A点评
15、: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只是记住有关的探究步骤就能解决的,必须在探究实践中不断积累10(2 分)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计算密度的公式为=,选择项中能测金属块密度的,必须能测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解答:解:A、刻度尺能测金属块的体积,但不能测出它的质量或重力,不能测出金属块密度B、天平能测金属块质量,量筒水细线能测体积,故能测金属块密度C、弹簧测力计能测金属块重力,从而得到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D、天平砝码
16、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刻度尺能测出体积,故能测出金属块密度故选 A点评:本题要求测出的密度值相差不多即可,从选择项中判断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的就符合要求,密度要准确些,用量筒和天平来测质量和体积11(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24 伏特,电阻 R1=R2=120 欧姆,两只电流表的量程均为 00.6 安培,当闭合开关时,两只电流表的示数均为 0.2 安培,若故障由这两个电阻中的其中一个引起,则出现的故障是()A R2 短路B R2 断路C R1 短路D R1 断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 A1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 A
17、2 测量支路 R2 中的电流,开关闭合后两只电流表示数相同,说明两个电流表串联连接,并且其中一条支路断路解答:解:因为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 A1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 A2 测量支路 R2 中的电流,开关闭合后,由于两电流表示数相同,如果发生短路现象,电流表将会被烧坏,因此电路故障一定是其中一个电阻断路,并且是 R1 断路,否则 A2 示数为零故选 D点评:掌握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能根据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电流表的示数判断电路故障12(2 分)用测力计两次拉着重为 G 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F1,F2,则 F1 和 F2 的关系是
18、()A F1F2B F1=F2C F1F2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图像综合题分析:当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知道一个力可求另一个的大小和方向;所以可以从提供的 st 图象确定物体做什么运动,进一步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解答:解:由两次运动的 st 图象和做竖直向上运动可知: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F1=F2=G故选 B点评:对物体受力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基础,能从 st 图象得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本题的突破口13(2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19、电源电压为 30V,定值电阻为 60,滑动变阻器标有“301.5A”字样,在该电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则()A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45WB 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1.5AC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60WD 当滑片 P 滑到最右端时,定值电阻 R 消耗的功率为 75W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 P=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功率以及定值电阻的功率;(2)当滑动变阻器通过
20、的电流为 1.5A 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其大小,利用P=UI 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消耗的电功率最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P 滑 min=30W,故 A 不正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当滑片 P 滑到最右端时,定值电阻 R 消耗的功率:PR=15W,故 D 不正确;(2)当滑动变阻器通过的电流为 1.5A 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通过定值
21、电阻的电流:IR=0.5A,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的最大示数:I=IR+R 滑=0.5A+1.5A=2A,故 B 不正确;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Pmax=UI=30V2A=60W,故 C 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得出通过的最大电流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8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9 分)14(2 分)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经常会影响居民生活,有时甚至会吧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可以传
22、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 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战斗机在飞行时,其巨大的声音能将附近居民的窗户玻璃震碎,即说明声音比较有“劲”,产生很大的噪声也可以传递能量战斗机把玻璃震碎,是声波引起空气振动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答案为:噪声;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15(2 分)一只小鸟在深度为 10m 的平静湖面上空飞过,当小鸟距水面 3m 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6m
23、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已知小鸟距水面 3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 3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 3m+3m=6m故答案为:虚;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16(3 分)家庭和
24、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外的温度如图所示,其示数为2;小明想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装水的原因是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水在 04具有热缩冷胀的反常膨胀特点解答:解: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由图知:温度计上 10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 1,即此温度
25、计的分度值为 1;液柱最高处在“0”下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 0,为2;因为水在 04时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此范围的温度不能正确测量,同时温度过低水结冰时,还可能胀破温度计故答案为:热胀冷缩;2;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用温度计的原理、读数和水的反常膨胀,其中对水的反常膨胀可能感觉陌生,容易忽视17(3 分)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要完成数百个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北京测控中心通过电磁波与宇航员联络,当神舟十号绕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动能增大(选填“增大”“缩小”或“不变”)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信息与信息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青 西宁市 中考 物理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