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诗词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C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林觉民与妻书)D灭六国者,六国也(杜牧阿房宫赋)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载笑载言载:动词词头,无义B以我贿迁贿:财物C女也不爽爽:直爽、爽快D静言思之言:助词,无实义3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B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2、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C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影响最大。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4下列是关于诗歌意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而“芳草”常用来比喻顽强的生命力,如唐朝崔颢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B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最能引
3、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其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亦是烂熟于心的,于是,“红烛”作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被现代诗人闻一多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下来。C红烛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D在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5下列选项中没有读音错误、字形错误的一项是()A城阕深闺(gu)春宵苦短B绸缪玉簟(dn)渌水荡漾C皓腕栖身(q)豆蔻词工D金尊虞美人(y)水面清圆6下列对涉江采芙蓉的理解和赏析,不
4、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头选用了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营造了清幽、高洁、欢愉的意境。B三、四句起过渡作用,在自问自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已由欢欣转为失落。C“漫浩浩”写出了路途的绵延无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D诗人在欢乐的背景上抒写忧伤,以“乐”衬“哀”,使乐更乐,使哀更哀。7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带有特定的意蕴。请仔细品读下列诗句,选出其中“柳”意蕴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B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C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宋晏几道清平乐)D春风知别苦,不遣
5、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8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诗余。C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D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李清照、秦观、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晏殊、岳飞、陆游等。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景:景色天涯霜雪霁寒宵霁:雪止B吴丝蜀桐张高秋张:演奏石破天惊
6、逗秋雨逗:引C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终止人事音书漫寂寥漫:随意D侵晓窥檐语侵:渐近燎沉香,消溽暑溽:炎热10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B“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珠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因为它们是作者喜爱的。C诗人用“芙蓉泣露”摩写琴声的悲抑。D诗人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诗经桃夭桃之夭夭,
7、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归:出嫁。(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蓁蓁(zhn):草木茂盛的样子。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娇媚。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B本诗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C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D本诗语言极为
8、优美,又极为精练。章法结构上采用反复手法,章与章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具有一咏三叹之妙。1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C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描写女青年见到恋人前后不同的心情。D“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
9、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14对静女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静女)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B第一章“静女”尚未露面,但从她“爱而不见”的表现,可以推测出她矜持稳重的性格。C第二、三章是说小伙子的心上人到了,赠送给他一根色泽鲜艳的彤管,一根细嫩的荑草,小伙子欢悦欣喜。D小伙子对受赠的普通荑草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这既是“爱屋及乌”式的内心独白,又与第一章相呼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
10、伤以终老。15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个传统意象都寄寓美好。起句平缓叙述,主人公涉江采莲的雅洁形象跃然纸上。B本诗第三、四句巧用设问,一句深沉的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自问自答,也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作铺垫。C此诗后四句,采用“悬想”手法,把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达到“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效果。D本诗是游子思乡之作,采用“思妇调”的“虚拟”方式,以故乡妻子的口吻,设想家室离思,表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忧伤之情。16胡应麟诗薮内编评价本诗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阅
11、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7下列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用发人深思的反问,点明抽象的“愁”,接着以具象的流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极为贴切形象。B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C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
12、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D运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无穷无尽的愁情写得如此深重、强烈,触手可及,极具想象力和感染力。18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一个“了”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之情,希望“春花秋月”早一点结束。B“又东风”,一个“又”字,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加重了词人的愁绪,引出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C“雕栏玉砌应犹在”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雕栏玉砌”代词人被囚禁在汴京的“小楼”。D“只是朱颜改”,“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3、一句意蕴十分深刻,这既是人生郁闷、苦于无解的呼问,也是人生痛苦、不堪忍受的悲吟。B“应犹在”含有丰富的感情,它表达的是既含疑虑又有企盼,既疑其是否“犹在”又盼其应该“犹在”的复杂感情。C词人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并提,以“改”和“在”对比,以“只是”和“应犹”呼应,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情。D词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人事沧桑之无常;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则指向宇宙永恒不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0下列对李
14、煜虞美人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词开头和结尾用设问的手法,把读者带入了对往事的猜想和对愁绪的体验中。B全词虚实结合,或写眼前之景,或忆故国往事,或抒内心愁绪,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徘徊于雕栏玉砌间怅然若失的形象。C“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前后呼应,一脉相承,通过景色的不变反衬人事的巨变。D“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既点明词人夜不能寐,也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引起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2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各题。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