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II).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23年高考化学试题(全国卷II).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高考全国卷化学真题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Fe-56一、选择题:此题共 7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 全国卷-7化学与生活亲热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A. 碳酸钠溶液因碳酸根水解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餐具的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A 正确;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2、,B 正确;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响,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 正确;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而胃液中有盐酸,所以碳酸钡不能用于胃肠X 射线造影检查,可用硫酸钡,D 错误。【考点】碳酸盐的水解;漂白粉的用途;氢氧化铝的两性;胃酸的成分;碳酸盐的溶解性。考点紧靠教材。2023 全国卷-8争论说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以以下图所示。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雾和霾的分散剂一样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 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3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C【解析】A.雾的分散质是水,霾的
3、分散质是固体颗粒,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A 正确;B. 依示意图知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 正确;C. 依示意图知NH 是生成硫酸铵、硝酸铵的反响物,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 错误;3D. 氮肥会释放出氨气,而NH 参与形成雾霾中无机颗粒物,故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 正确。3【考点】依题中信息(转化关系示意图)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催化剂的概念。2023 全国卷-9试验室中用如以下图的装置进展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响的试验。光照下反响一段时间后,以下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试验现象的是1A【答案】DBCD224【解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响生成HCl 和
4、CH3Cl、CH2Cl 、CHCl3、CCl ,其中:氯化氢为气体,极易溶于水,CH3Cl 为不溶于水的气体,CH2Cl 、CHCl3、CCl4 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所以液面会上升,但水不会布满试管,答案选D。【考点】甲烷的取代反响试验与原理;卤代烃的溶解性及状态。2023 全国卷-10W、X、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 的电子总数一样。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5、C. 四种元素的简洁离子具有一样的电子层构造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A23【解析】W、X、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 与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W 是N,X 是O;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因此Y 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Y 是Na;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 的电子总数一样,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7 个,Z 是Cl。A. X(O)与其他三种元素(N、Na、Cl)可形成(NO、NO2;Na2O、Na2O2;Cl2O、Cl O 、Cl2O5 等二元化合物) ,A 正确;B. Y(Na)与其他三种元素(N、O、Cl)形成的化合物中 N
6、a2O2 含有离子键与共价键,B 错误; C. 四种元素的简洁离子,N3、O2、Na+的电子层构造一样,而 Cl的电子层构造与它们不一样,C 错误。 D. W(Cl)的氧化物(Cl O、Cl O 、2Cl2O5)对应的水化物(HClO、HClO 、HClO4 等) HClO 为弱酸,D 错误【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NO2 的物理性质 (红棕色);原子构造;223AA2023 全国卷-11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 键数目为 4NAB. 100 mL 1molL1FeCl3 溶液中所含 Fe3+的数目为 0.1NAC. 标
7、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 1 mol O2催化反响后分子总数为 N2A【答案】C【解析】A.由于白磷(P4)是正四周体构造,分子中含有6 个PP 键。因此,常温常压下,124 g P4 的物质的A量是 1mol,所含PP 键数目为 6N ,A 错误;B. Fe3+在溶液中水解,导致溶液中Fe3+数目削减。A因此,100 mL 1molL1FeCl3 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 0.1N ,B 错误;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 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 0.5mol,其中含氢原子
8、数目为 2N, 正确;CAD. 反响 2SO2+O22SO3 是可逆反响,2 mol SO2 和 1 mol O2 不会完全转化为SO3。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SO2和 1 mol O2催化反响后分子总数大于 2N, 错误。D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白磷的构造;铁盐的水解;甲烷和乙烯的分子构造;气体摩尔体积;可逆反响。2023 全国卷-12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 NaCO2 二次电池。将NaClO4 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响为:3CO2+4Na2Na2CO3+C。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4A. 放电时,ClO 向负极移动2
9、2B. 充电时释放CO ,放电时吸取CO3C. 放电时,正极反响为:3CO2+4e 2CO 2+CD. 充电时,正极反响为:Na+eNa【答案】D4【解析】A. 二次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阴离子ClO 向负极移动,A 正确;22B. 二次电池电池的总反响为 3CO2+4Na2Na2CO3+C,充电时释放CO ,放电时吸取CO ,B 正确;3C. 二次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正极是二氧化碳得到电子转化为碳,反响为:3CO2+4e2CO 2+C,C 正确;3D. 二次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响,反响为2CO 22+C4e3CO ,D 错误。答案选D。【考点】
10、以信息:“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为载体,考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响、电荷运动方向等常考书本学问。2023 全国卷-13以下试验过程可以到达试验目的的是编号试验目的试验过程A配制 0.4000 molL1 的NaOH 溶液称取 4.0 g 固体NaOH 于烧杯中,参与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 的复原性向盛有 2 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 溶液,观看颜色变化C制取并纯化氢气D探究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向稀盐酸中参与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和KMnO4 溶液向2 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
11、SO3 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参与2 mL 5%H2O2 溶液,观看试验现象【答案】B【解析】A. 配制 0.4000 molL1 的 NaOH 溶液,所用天平不行用托盘天平,称得的NaOH 固体为 4.000 g; 另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需等其溶液冷却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中。A 错误;B. 黄色氯化铁溶液遇到浓的维生素C 溶液,会被复原成 Fe2+,溶液变为浅绿色。B 正确;C.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 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即可,不需KMnO4 溶液;D. 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2O2SO42+H+H2O,反响过程中没有明显的试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响速率
12、的影响,D 错误。答案选B。【考点】称量仪量的准确度; Fe3+的氧化性及Fe3+、Fe2+在溶液中的颜色;氢气的制备与除杂;用试验现象明显的试验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响速率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 58 分。第 810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作答。第11、12 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43 分2023 全国卷-2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 SiO2 和少量FeS、CdS、PbS 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以下图:金属离子Fe3+Fe2+Zn2+Cd2+0相关金属离子c (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13、范围如下:开头沉淀的pH1.56.36.27.4沉淀完全的pH2.88.38.29.4答复以下问题:(1) 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 滤渣 1 的主要成分除SiO2 外还有;氧化除杂工序中ZnO 的作用是,假设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3) 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复原除杂工序中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4) 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响式为;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 工序连续使用。【答案】(1) 2ZnS+3 O22ZnO+2SO2(2) PbSO4(3)调整溶液的pH(4)无法除去杂质Fe2+(5) Zn+Cd2+=Zn2+Cd(6) Zn2+2e=Zn(7)溶
14、浸2【解析】1由于闪锌矿的主要成分是 ZnS,因此焙烧过程(与O2 反响)中主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ZnS+3O22ZnO+2SO 。4(2) 硫酸铅不溶于水(题中有示意:末给出Pb2+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范围),因此滤渣 1 的主要成分除SiO2 外还有PbSO ;要测定铁离子,需要调整溶液的pH,又由于不能引入杂质,所以需要利用氧化锌调节 pH,即氧化除杂工序中 ZnO 的作用是调整溶液的pH。依据表中数据可知沉淀亚铁离子的 pH 较大,所以假设不通入氧气把亚铁氧化为三价铁,其后果是无法除去杂质Fe2+。(3) 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Zn+Cd2+Zn2+
15、Cd。(4) 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复原反响,因此阴极是锌离子放电,则阴极的电极反响式为Zn2+2eZn;阳极是氢氧根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产生氢离子,所以电解后还有硫酸产生,因此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溶浸工序连续使用。【考点】金属硫化物与氧气反响;离子沉淀与PH 的把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根底学问及将已有学问灵敏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力气等。22023 全国卷-27CH4-CO2 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答复以下问题:(1) CH4-CO2 催化重整反响为:CH4(g)+CO2(g)2CO(g)+2H2(g)。:C(
16、s)+2H (g)=CH (g)H=-75 kJmol124C(s)+O (g)=CO (g)H=-394 kJmol1222C(s)+1/2O (g)=CO(g)H=-111 kJmol14该催化重整反响的H=kJmol1。有利于提高CH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填标号。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2 L 的容器中参与 2 mol CH 、1 mol CO 以及催化剂进展重整反响,到达平衡时CO422的转化率是 50%,其平衡常数为mol2 L2。(2) 反响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响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响则使积碳量削减。相关数据如下表:H/(kJmol1)积碳反响
17、: CH4(g)=C(s)+2H2(g)消碳反响: CO2(g)+C(s)=2CO(g)75172活化能/(kJ mol1)催化剂X3391催化剂Y4372由上表推断,催化剂X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在反响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响时间一样的状况下,某催化剂外表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以下图。上升温度时,以下关于积碳反响、消碳反响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填标号。AK、K均增加积消Bv减小,v增加积消CK减小,K增加积消Dv增加的倍数比 v增加的倍数大消积在确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 为速率常数)。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023 年高 化学试题 全国卷 II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