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 学弈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10篇).docx
《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 学弈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 学弈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10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 学弈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10篇)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 学弈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篇一 1、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明白文言文中蕴含的道理。 2、指导学生诵读古文,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 3、背诵文言文 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明白文言文中蕴含的道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 一、板书课题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古文,题目是学弈“弈”是一个生字,(师板书)伸出手指,我们一起写一下,上面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亦”,下面的部分注意撇和竖在写的时候都要出头。 师:齐读课题。课文我们预习过没有?你知道学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师:弈,本义是围棋,在这儿是当动词讲下围
2、棋,那么学弈就是学习下围棋。请再响亮的读一遍课题。 二、初步感知,读通古文 师:小古文到底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先尝试着读一读古文,看看能不能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师:同学们读书的神情可真专注!能读准古文中的字音吗?先别夸海口,老师先来考考你。 (出示鸿鹄)谁会读?(出示拼音),跟他一起读。 出示“弓缴”,这个词语谁会读?(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这儿不读jiao。谁知道它在这儿读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对,他在这儿读zhuo,(出示字音)好,我们一起读,再读。这两个词语连起来读一下。 师:文章中的拦路虎没有了,谁愿意来读一读这篇古文?其他同学可以不出声地跟他一起读,看他哪些地方
3、跟你读的不一样。 (学生评价) 师:读古文讲究的是一种韵味。古时候的人读书一卷在握,摇头晃脑,很是儒雅。听老师读。(配乐范读) 师:怎么样,听出我们两个哪些地方读的不一样了吗?(对,读古文的时候语速要慢,要读出节奏,就这样,自己在下面再来读。)(指2生读) 师:同桌两个人之间互相读一读 三、理解古文,读深古文 师:看到同学们摇头晃脑读的那么起劲,老师都不忍心打断你们了。不过,古文读到这样一种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把古文读的更好,我们还要想办法读懂古文的意思。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出示句子) 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译文) 师:译文是理解古文的一根很好
4、的小拐棍儿。当我们读古文读不懂的时候就可以看译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就是说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可见他的棋艺高超。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他这种高超的棋艺吗?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个句子。(同学们读的真投入) 来,你来读。你读。你读。 (韵味十足) 我们一起读刚才我们借助译文读懂了第一句话的意思。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查工具书,问老师,问同学,联系上下文,多读,理解关键词语:像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通国,就是,善的意思是,连起来。你看,理解了关键词,然后前后一连,是不也能读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师:好,就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方法自己试着读后面的古文,看能不能读懂,在
5、读不懂的地方打上个小问号。 师: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都找到了一些小问号,这样吧,先前后位四个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惑。如果还解决不了,一会儿我们再一起解决。 师:同学们讨论得可真热烈!还有哪些疑惑没有解决? 预设:(生提出鸿鹄)谁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来要真正用好译文这根小拐棍也不是那么容易,有时还需要古文译文一一对应着看。) (生提出弓缴)师相机问:“谁知道这个词?这么难理解的词语你都知道他的意思,你真不简单!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根小拐棍可真有用。(没有知道的?这个词在现代文中已经不太常用,对于这样一些词,我们可以查阅工具书。这是老师查的资料(出示)弓缴是弓箭,那你知道援弓缴是什
6、么意思吗? 师: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 师:现在我们都来看大屏幕,谁能不借助译文准确说出古文的意思?读一句古文说一句译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看跟你们的理解是不是一样。 师:同学们,古文的意思你们也都读懂了吗?那谁愿意把这篇古文从头到尾再来读一读?(2生读) 师:好,那我想请你们帮我解答一个疑惑。这两个人同时拜在名师门下学习下围棋,为什么结果会大不相同呢?为是其智弗若与?(生交流)学弈优秀教学设计 师:那是为什么?出示句子:使弈秋弗若之矣 你认为是这个原因。我再找同学来问问。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何原因?(2生答) 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原因不是智力存在差别,而是
7、学习态度存在差别啊! (出示幻灯片)第一个人上课专心致志(板书)听讲,他这样认真学习,最终肯定会-(板书:学有所获);另一个人“上课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他这样一种听课的状态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那就是-(板书:三心二意)他用这样一种态度来学习下棋,想想结果会怎样?(板书:学无所获) 师:同学们,这篇古文是一则寓言故事,下面请你默读古文,想想它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师:对,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专心致志,如果三心二意,那就将一事无成,学无所获。 师:同学们,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体会?(交流) 师:同学们,这篇古文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能不能当堂背过
8、?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配乐) 四、作业:小组同学间表演一下这个寓言小故事。 学奕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 三心二意学无所获 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 学弈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篇二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全部精力。)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y)
9、。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1)谁学下棋? (2)怎么学下棋? (3)学得结果怎么样?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
10、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不能照读译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1(听课文录音)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三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老师指导学生标出停顿的符号。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1学生读文后解释,标出重点的部分要求学生记忆。对照文后解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11、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 3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
12、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以三心二意。) 1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 (一个班级五十多个同学是相同的老师教的,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很好,而有些同学成绩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不是智力的差异,而是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专心致志。每节课都能专心致志地听
13、讲的,学习成绩优秀;上课时三心二意的,学习就落后。所以,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也好,学习技艺技能也好,都要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去学,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两小儿辩日教学过程设计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y)寇(ku)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14、?(他们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解释,疏通文意。(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结合解释,疏通文意 (1)对照解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解释,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
15、行即时疏通点拨。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太阳在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形状大小来判断的。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不同时间里的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
16、谁对谁错。) 补充孔子的资料: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邑(y)(今山东曲阜(f)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2)孔子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背诵课文。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
17、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来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解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学弈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对照解释,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联系生活,感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三意。 教学重点: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生根
18、据解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激趣。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3、解题。“弈”字是什么意思,“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看解释) 二、初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1、初读激趣。同学们,文言文无论是阅读还是理解都比白话文难得多,今天,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能自己把课文读通,那他一定是学习文言文的高手。 2、学生练习读,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 3、教师范读。听教师范读,动笔在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的地方画一条斜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19、,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学生练习朗读。(可自由读,互相读等) 三、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1、自读自悟,揣摩句意。 师:文言文不仅在朗读上与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就是在理解上也较白话文困难。谁能在老师不讲的情况下,对照解释,理解文章大意?试试看,先结合解释把每句话的意思读出来,再连起来说整篇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讨论。 2、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学生在小组中先交流自己通过自学读懂了哪些句子,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突破难点。围绕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弈秋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理
20、解“通国之善弈者也”和“者”的意思。 (2)两个学生是如何学习下棋的?借助解释,结合上下文,引导理解:“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中出现三个“之”字,前两个“之”字都是指弈秋说的话,后一个指的是天鹅。 (3)这两个学生学习的态度不一样,那他们学习的结果又如何呢?引导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重点引导理解句中两个“之”字都是指第一个人。 (4)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理解文末的一问一答:“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4、试着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创设情境,悟理熟诵 1、师:两
21、人在一起学习下棋,结果却不一样,不是因为智力的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假如我们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五、总结学法,课外延伸 1、说一说你是怎样学懂这篇课文的? 2、通过这篇古文,你学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学生结合实际谈道理) 学弈教案 篇四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四体育学弈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 学弈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优秀10篇 六年级 下册 教学 设计 一等奖 部编版 优秀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