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优秀教案优秀3篇.docx
《六国论优秀教案优秀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优秀教案优秀3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国论优秀教案优秀3篇国论教案 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2、)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
3、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4、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思考和练习”三、四。 预习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案 篇二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
5、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
6、.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事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 二 课 时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
7、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
8、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
9、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思考和练习”三、四。预习伶官传序。 六国论教案 篇三 作品定位 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 六国论(结构) 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 (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
10、)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 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 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 资料展板 1、字音词义 率(shui)赂秦:全都,一概。 思厥(ju)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抱薪(xn)救火:柴草。 暴(p)霜露:暴露。 燕(yn)赵之君:燕国。 洎(j):及,等到。 革灭殆(di)尽:副词,将近。 为(w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 通假字 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 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 (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 如:厌不当“厌恶”讲,而
11、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 (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 如当通倘,音tng莫读暮音m 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 (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 颠覆:古义灭亡,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多义词理解: 或 (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 (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 (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 (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 (2)观看:伯乐相马 (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 (4)互相:当与秦相较 以 (1)介词,依靠,凭借
12、如:秦以攻取之外 (2)因为,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表 (2)用,拿,把 如:以地事秦 连词,相当于而 表目的,来:举以于人 动词:认为:以为神 1、作家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明白晓畅,议论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苏洵与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嘉佑集。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契丹和西夏两个国家,不断进犯
13、北宋边境,杀人掠货,西、北边犯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契丹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王朝一直采用屈辱求和的政策。到了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每年都要向契丹和西夏交纳岁币、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现实,苏洵深感忧虑,写下了这篇六国论,借此讽劝当朝皇帝要以历史上的六国灭亡故事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3、体裁知识 论,是一种文体。古人言:“论者,议也。”古人就论文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史论主要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的善恶和历史事件的是非,而政论主要是针对当世的时政发表看法和主张。 4、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的史实: 公
14、元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公元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公元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公元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赵、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本文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论述破亡的原因,说明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又联系现实政治,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文章在指出六国应抛弃错误政策的同时,又指出了正确的政策,即“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构想对当时北宋朝廷同样适用。苏洵的
15、忧国之心可见一斑。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两个分论点:(1)赂秦力亏,破灭之道。(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其中,第二段论述第一分论点,第三段论述第二分论点。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结尾部分。第四段,作者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政见。第五段,含蓄警告北宋王朝,引以为戒。 写作特色 一,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段)。然后就论点的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层层深入,反复论证:先论直接割地赂秦(指韩、魏、楚三国),
16、则“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第二段)。证明了分论点一:“赂秦而理亏,破灭之道”。继论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是赂秦的国家既然相继灭亡,那么他们失去强有力的支援者,也就不不免于灭亡,这就是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仍是“弊在赂秦”(第三段)。然后又从反面说,指出六国如果不赂秦,团结天下的才并力抗秦,那么秦国人就不可能平安无事;指出六国之亡,是由于被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第四段)。最后说六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如果不赂秦而起来抗秦,还有获得胜利的可能,那么当今宋朝堂堂的天下大国,那就更没有重蹈六国灭亡覆辙的道理了(第五段)。这篇文章脉络很清楚,结构极为完整。 二,语言生动,富于情感: 不仅具有一般
17、议论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尤其是用语生动形象,富有情感。1、在论证中穿插有生动的描述,如:“思厥先祖父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之安寝”与“起视四境,秦兵又至矣”。2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来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3、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文章不时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文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文章还运用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多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国论 优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