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及其简单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勾股定理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数与形密切联系起来,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圆、解直角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它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
2、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探索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证明,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计算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感受数学之美,探究之趣。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
3、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教学难点 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五、教学方法 (学法)“引导探索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六、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1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教师活动:出示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的图案向学生提问 (1) 你见过这个图案吗? (2) 你听说过“勾股定理”吗?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出“赵爽弦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同时为探索勾股定理提供背景材料。 教学环节2
4、教学过程:实验操作获取新知归纳验证完善新知 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索 学生活动:猜想实验合作交流画图测量拼图验证 设计意图: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出赵爽弦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成就感。通过拼图活动,使学生对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体会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3 教学过程:解决问题应用新知 教师活动:出示例题和练习 学生活动: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勾股定理对实际问
5、题的解释和应用,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顺利解决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边长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环节4 教学内容:课堂小结巩固新知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小结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既引导学生从面积的角度理解勾股定理,又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整体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收获的喜悦。 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留有继续学习的空间和兴趣,及时获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指导。 八、板书设计 勾
6、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 a2+b2=c2。 九、习题拓展 如图,将长为10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6米。 (1)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端B的距离AB。 (2)若梯子下部C向后移动2米到C1点,那么梯子上部A向下移动了多少米? 十、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下节课展示、交流。 2。做一棵奇妙的勾股树(选做)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1、这节的重点为:去括号。因此,本节所学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深化,要突破这个重点,只有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掌握。 2、去括号是整式加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下一
7、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数等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去括号法则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时会经常出现错用法则的现象。实验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号法则、这是由于: (1)“去括号法则”,增加了记忆负担和出错的机会,容易出错; (2)去括号的法则增加了解题长度,降低了学习效率; (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学习是同化而非顺应,易于理解与掌握; (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是回归本质,返璞归真,且既可减少学习时间,又能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2、能正确运用去括号进行合并同类项; 3、理解去括
8、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难点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问题 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形式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 请问: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冻土地段比通过非冻土地段多用0、5小时,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可以怎么样表示?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 解:这段铁路的全长为100t+120(t-0、5)(千米)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提出问题,如何化简上面的两个式子?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
9、、探索新知 1、回顾: 1你记得乘法分配率吗?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呢? a(b+c)=ab+ac 2-(-2)=(-1)X(-2)=2+(-3)=(+1)X(-3)=-3 2、探究 计算(试着把括号去掉) (1)13+(7-5)(2)13-(7-5) 类比数的运算,去掉下面式子的括号 (3)a+(b-c)(4)a-(b-c) 3、解决问题 100t+120(t-0、5)=100t-120(t-0、5)= 思考: 去掉括号前,括号内有几项、是什么符号?去括号后呢? 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 三、知识点归纳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
10、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事项 (1)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 (2)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四、例题精讲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五、巩固练习 课本P68练习第一题、 六、课堂小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觉得去括号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七、布置作业 课本P71习题2、2第2题 数学初中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不同的拼图方法验证公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因式分解、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通过验证过
11、程中数与形的结合,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每一部分知识并不是孤立的。 3、通过丰富有趣的拼图活动,经历观察、比较、拼图、计算、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方法与经验。 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丰富有趣拼的图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 1、通过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因式分解、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通过拼图验证公式的过程,使学习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 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公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 情景
12、设置: 你已知道的关于验证公式的拼图方法有哪些?(教师在此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回想前面拼图。) 新课讲解: 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再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常常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式子。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就由这个图(由两个边长分别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得出:c2=a2+b2他的证法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他是这样分析的,如图所示: 教师接着在介绍教材第94页例题的拼法及相关公式 提问:还能通过怎样拼图来解决以下问题 (1)任意选取若干块这样的硬纸片,尝试拼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2)任意写出一个
13、关于a、b的二次三项式,如a2+4ab+3b2 试用拼一个长方形的方法,把这个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这个问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和拼图,教师在这要引导适度,不要限制学生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在拼图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 了解学生拼图的情况及利用自己的拼图验证的情况。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指导,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图及让学生讲解验证公式的方法,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整理结论。 小结: 从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是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所说的进行全面的总结。) 学生回答 a(b+c+
14、d)=ab+ac+ad (a+b)(c+d)=ac+ad+bc+bd (a+b)2=a2+2ab+b2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制作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拼图、思考、交流经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理解正比例函数,能列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 2.教会学生应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阿甘正传是一部励志影片。片中阿甘曾跑步绕美国数圈,假设他从德州到加州行进了千米,耗费了他150天时间。 (1)阿甘大约平均每天跑步多少千米? (3)阿甘一个
15、月(30天)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列算式回答 点评总结 2.写出下列变量间的函数表达式 (1)正方形的周长l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2)大米每千克四元,则售价y元与数量x(kg)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3)下列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小组合作) (1)y=200x(2) l=2r(3) m= 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kx (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2 、 例1在同一坐标系里,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y=x y=3x 解: 3、练习 (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当x=3时y=6 。求k的值 (2)一种笔记本每本的单价为3元。则销售金额y元与销售量x之间的关系式是怎样的?当销售金额为360元时,则售出了多少本这种笔记本? 五课外作业 由于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而理解函数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这节课首先通过实例,回顾函数的概念,其次抽象提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由学生观察得到特点,然后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