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优秀7篇】.docx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案【优秀7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化学教案【优秀7篇】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篇一 【学习目标】 1、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习重点】 1、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Al2O3溶于水;熔点,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Al2O3和NaOH,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又可以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与酸的反应 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 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
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制耐火材料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Al2O3MgONaHCO3Al(OH)3 A.B.C.D.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析出金属铝B.产生白色沉淀C.产生红褐色沉淀D.产生无色气体 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SO42-、Na+、K+ B.K+、ClO-、Na+、NO3- C.HCO3-、Na+、NO3-、K+ D.
4、NO3-、Ba2+、Cl-、NH4+ 5、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A、1:1B、1:2C、1:3D、1:4 6、将0.1molAl投入到3mol/LNaOH溶液100mL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初中化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
5、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 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
6、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 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 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分子 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
7、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 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 对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
8、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 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
9、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 内部构成的直观形 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
10、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 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三、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 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 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
11、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初中化学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
12、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 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3、 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示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分
14、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x= =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教师总结并板书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
15、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 (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
16、子质量的下边。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 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如用158 g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采用纵列法得计算非常简便。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如例题1中就是。 教师在实际运算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把过程再简化些,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
17、碳酸钙多少吨?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10 t x= =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 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 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 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
18、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 H2+Cl2 2HCl 2 71 73 100g x y。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讲解(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 (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以这样求出:= 代入x3550 g, =, 解得y=3650 g。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
19、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 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提问通过前面例题的讲解,大家总结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并板书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 格式要规范; 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根据前
20、面的例题和理论知识,请同学们进行练习。 投影展示下列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 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25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312 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学生练习 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计算中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是体积,须根据密度换算)。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
21、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布置作业习题5、6、7、8 板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写出化学方程式; 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列比例式,求解; 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7篇 初中化学 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