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秋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秋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秋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计 划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
2、,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5、逐步发展
3、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
4、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 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 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
5、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
6、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持并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
7、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
8、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教 学 进 度 时间 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周 千米的认识 4 第二周 吨的认识、加法 4 第三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4 第四周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4 第五周 放国庆假 第六周 验算、整理和复习 4 第七周 四边形 4 第八周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4 第九周 有余数的除法 4 第十周 时分秒、填一填 4 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
9、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持并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十一周 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二周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4 第十三周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10、4 第十四周 整理和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4 第十五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4 第十六周 数学广角、掷一掷 4 第十七周 复习1-3 4 第十八周 复习4-6 4 第十九周 复习7-9 4 第二十周 总复习 4 第二十一周 考试 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持并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
11、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测 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 毫米、1分米=10厘米、1 米=10分米。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
12、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测量游戏: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小组合作)然后小组汇报。猜
13、测:一元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二、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交流)汇报交流:1 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两支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14、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持并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
15、米。(板书:1 厘米=10毫米)。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5 毫米、10 毫米的长度。练习:量出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填一填:2认识分米。(1)引入分米。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测量很麻烦。)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
16、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作一个记号,问:1 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 1 米10分米)(4)练习 与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持并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
17、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量出数学教科书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1分米4厘米4毫米)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投影或挂板出示)。一把米尺的长是1()一把米尺的长是10()一把米尺的长是100()一个墨水瓶高约1()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1()四
18、、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观又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五、板书设计:毫米、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练 习 题 一、填空:1.1 米()分米()厘米 40毫米()厘米。2.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是测量比较精确的,通常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的路标时,通常用()作单位。二、选择:1.一棵大树高14()。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一把椅子高6()。分米 厘米 毫米 3.一把学生尺长20()。米 厘米 分米 毫米 三、在里(填上“”“”或“=”)(1)78厘米7.8米 (2)800米8千米 (3)10分米
19、100厘米 (4)40米400厘米 四、应用题:1.在3千米长的公路两旁,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树?2.一座大桥长480米,一列火车车身长260米,这列火车车身全部离桥要用4分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3.有一批长4厘米和5厘米的绳子,从中取出一些接在一起,可以得到不同的长度,下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持并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
20、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长度中哪些能得到?11厘米 77 厘米 52 厘米 39 厘米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 1 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
21、1 千米的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 1 千米的长度,掌握 1 千米和 1 米的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 1 千米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 1 毫米有多长吗?1 厘米、1分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小组交流,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 1000 米?2
2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 1000 米?或者: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我们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指示牌,你知道 200m 是什么意思吗?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二、新课学习 1 认识千米 如果描述比较远的距离,米这个单位有点小,所以,人们就用千米来表示,今天我们来认识千米。我们也看到过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 50 千米(km)、100 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
23、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持并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学困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点击图片,播放动画,认识千米
24、(公里)。2.进率 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 50 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 1000 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 400 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 1000 米。那么,1000 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 1 千米。你们知道 1 千米和 1 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 千米 1000 米)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估想:(1)1 米有多长?50 米有多长?100 米有多长?1 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2)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 1 千米?(小组讨论)(3)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 1 千米,或者是几千米?还记得手指游戏吗?
25、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继续播放课件:播放课件千米的认识 三、知识运用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 1 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3.实践 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 1 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 1 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 1 千米?(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四、总结 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教案 小学教育 小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