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分桃子-北师大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分桃子-北师大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分桃子-北师大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 分桃子1、教学目标1、结合 分桃子 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计算过程的联系。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情分析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较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自主式教学法为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
2、二位数乘法,这为本课教学提供了知识铺垫的思路孕伏,学生有较为熟练的计算经验,对于立足于方法和策略的学习有一定的体验,在于规范准确的语言描述计算理由上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同桌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用竖式进行除法计算。难点: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秋天到了,桃子熟了,你们看(课件出示)山坡上的小桃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子们来摘桃子了,你能从图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吗?你们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有 48
3、 个桃子,平均分给 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课件出示)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提问题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就和小猴子一起来分桃子吧!(板书课题:分桃子)活动 2【讲授】自主学习,理解算理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帮他解决好吗?大家想想该怎么列算式呢?生:48 2(板书)师:48 你们会算吗?有想法了吗?下面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究它。可以在纸上写一写,也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算法 1:口算法。402=20,为什么先分40,4个十,分完了吗?再继续分 82=4,20+4=24,所以482=24。(板书)算法 2:摆小棒。每只小猴先分到两
4、捆,再分到 4 根,也就是 24 根小棒。(48 根小棒代表48 个桃子,先拿出40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2 个十,也就是 20。为什么先拿出4 捆小棒,先分整捆的,分完了吗,没有,再拿出剩下的八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 4 根,20+4 等于 24,所以 48/2=24)师:听明白了吗?请你一边摆一边小声说一说。完成后坐好。算法 3:用竖式计算。(板书)我们分桃子的时候,1 篮有 10 个,先把 4 篮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2 个十,在竖式中,先用十位的4 除以 2,等于 2,在十位上商2,2 表示 2 个十,再用 2*2=4,4-4=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再分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1.1 桃子 北师大 小学教育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