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1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17.记金华的双龙洞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3 .体会游记写法。学习重难点1 .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2 .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体会游记写法。学情分析之前的写作中,“观察事物”、“推荐一个地方”等都包含介绍景物的训 练,学生能够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并尝试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本单 元习作训练要点是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篇游记, 主要描写了 “外洞、孔隙、内洞景物”的特点。教学时,我想重点讲解“孔 隙”的特点,学生
2、能很快从“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势”、“乘 船感觉”这四个方面体会到孔隙“窄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归纳表达方 法,结合课后问题梳理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节课重点,为后面习作垫定基 础。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自己的旅游经历或课文内容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熟悉的景点, 以及作家游览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游记的文体,初步了解按顺序表达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共 鸣,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一、祖国名山大川1 .介绍你游览过得地方(学生准备照片,简要介绍,在哪里,给你的印象?)2 .跟着课本去旅行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爬天都峰赵州桥火烧云
3、3 .同学们,走进祖国名山大川,你会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欣赏奇特的自然风光。4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叶圣陶先生一起,走进金华,走进那狭窄的双龙洞。(板书:17记金华的双龙洞)5 .认识游记体: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 楼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二、认识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 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
4、第一个童话 故事稻草人。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运用形近字对比识生字,引导学生在文中理解词语,培养学生识字 和理解词语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自由读课文1 .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游记的?2 .自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多读几遍。3 .汇报检查:浙江一簇臀部漆黑蜿蜒 杜鹃宽窄肩背移动额角陆续石钟乳石笋 变化多端上源4 .笔画较多的生字如“鹃、臀、蜿、蜒”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师生共同正音:同学们要注意读准平舌音“簇笋”,翘舌音“浙窄乳”等。5 .指导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臀窄”的书写。“臀”上下结构,笔画较多,注意笔画的穿插
5、避让,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月”写宽一 些,托住上面的部分。对比“臀(臀部)”“臂(手臂)”“窄”上窄下宽,下面的部分是“乍”,不要写错。对比“浙(浙江)” “渐(逐渐)”二、理解文中词语:1 .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和不理解词语,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2 .词语挑战,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引导根据课文句子意思或图片帮助,或查资料理解词语)(1)空隙:指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时间;空旷间隙;相似的情况或状态再现的时 间间隔。(2)蜿蜒:上下起伏前曲折像蛇类爬行的样子。“蜿蜒”近义词有“弯曲、绵延、逶迤、崎岖文中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3)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金华的双龙洞 17 金华 双龙洞 课时 单元 教学 设计 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