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是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 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揭示了创造中华文明起源的先民 们与这片土地真实的互动。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的起源要 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二是生活环境周边有天然屏障为 文明的存续提供保障。在世界四大文明古
2、国中,古巴比伦依托两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 那托利亚高原和波斯湾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埃及依托尼罗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 红海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 洋的包围下发展起来。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 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中华文明诞生的舞台空间广阔,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为天然屏障,内部拥有高 原、盆地、平原等丰富多样的地形,划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中华文明起源依托的河 流众多,水系发达,又因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拥有丰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体而又 融汇连通的地理空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表明,正是在这
3、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经的无 数个地理空间内,诞生了 “灿若星斗”的早期中华文明:混水、跳河流域孕育了马家窑文 化,渭河、泾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在这片广 阔而又独立的空间里,多元的文化沿着相通而汇聚的水系在冲突与交流之中不断融合,逐 渐塑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国史前文明 的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这一优秀基因的源头所在。中华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空间广阔而多元,水系丰富而汇通,又因主体位于亚热带季 风气候主导的太平洋西岸地区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 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
4、协调合作,才能实现群体的存续和文明的发 展,达到“天下太平”之境。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对“统一”和“大同”的追求由此发端。无论是良渚古城气势恢宏的水坝,还是秦始皇辐射天下的驰道,抑或是隋炀帝沟通南 北的大运河,都是中国人数千年不变的文明初心在这片土地上刻下的痕迹。当我们通过考 古工作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感叹于祖先为文明发展所做的努力,更可以坚 定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 笑”,可知萧让谈及梁山泊众人出身不同时,金大坚“用半个脸笑”,流露出对萧让看法的 不认同。结合“看见萧让也有对答不来的时候,金大坚却呵呵笑了。这笑像是一瓢冷水,浇得圣
5、手 书生毛发直竖”,可知当萧让回答不出金大坚的质问时,金大坚“呵呵笑”,是用笑表达出 内心的愤懑和对“刻石碣”策略的蔑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结合“金二哥,你总知道,我们一百单八人,不是一样的出身呀。如像白胜兄弟,他原是 破落户泼皮;阮氏三兄弟,石碣村的渔民;孙二娘开黑店,公孙军师是游方道士,李俊、 张横,做水面上的勾当:这算是一伙儿。五虎将的关胜、呼延绰,他们,原是朝廷命官, 派来打梁山的;便是卢员外自己,先前何尝不是跟我们作对的?所以这是又一伙了。金二 哥,现在,你该明白吴军师的妙计了罢”可知梁山泊内众人出身不同,所属阶级不同,自 然会形成矛盾
6、和猜疑,吴用通过刻石碣,借天意来排定座次,建立秩序,是符合当时的历 史条件的。结合“这石碣,两伙人便会合成一伙儿么?这样的意思也曾在金大坚心中一动。但是不失 自知之明的他素来知道自己的嘴巴不济事,所以还是不出声,只啖着眼睛,用半个脸笑” “哦!原来却是恁地!何不依了黑旋风的说法,爽爽快快排定了座位,却又来这套把戏,这石碣,害得俺像是做了私事,当着众兄弟面前,心里怪难受”“玉臂匠再也忍不住了,当 的一下,把刻字刀掷在石碣上,大声叫将起来”“看来我们水泊里最厉害的家伙还是各人的 私情一一你称之为各人的出身;我们替天行的就是这个道呢,金大坚是工匠出 身,性格单纯直率,正直有原则,因而他对于“刻石碣”
7、的用心表示不满,符合人物性 格。结合“我们,一一我,既不是赵官儿的什么将军,教练,教头,也不曾偷鸡摸狗,开黑 店,大江心里请客官吃板刀面。我们是靠手艺过活的。我刻东岳庙的神碑,也刻这替天行 道的石碣。就是这们一回事。提起什么天呀道呀地呀,倒是怪羞人呢”“看来我们水泊里最 厉害的家伙还是各人的私情一一你称之为各人的出身;我们替天行的就是这个道 呢”,可知茅盾通过“刻石碣”细节的再创作,用现代人的立场反观古事,指出了农民起义 的局限性,具有启蒙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8、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 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 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萱仲之谋也”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 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 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 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
9、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 日:“仓縻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 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 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日:“知与之为取,政之宝 也。”太史公日: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 王,乃称霸哉?语日将顺其美,匡
10、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史记管晏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B.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露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C.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I).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
11、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与归去来兮辞中请息交以绝游”的“游”意思不相同。B.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与论语颜回中“请事斯语矣”的“事”意思不相同。C.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与陈情表中“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区区”意思不相同。D. “知与之为取”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的“与”意思不 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牙年轻时就认识管仲,知道他贤能。虽然管仲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 地对待他,还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B.管仲回顾自己与鲍叔牙的多年友情,从借钱、谋事、出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谈鲍叔 牙对自
12、己的深知和理解,由此可见鲍叔牙的大度。C.管仲主张国家下达政令要如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他任齐相时,积累财 富,富国强兵,与百姓同好恶。可见管仲的民本思想。D.管仲以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为理由攻打楚国,是为了表示齐王不是为了少姬之事, 而是为了周王室的利益。表现了管仲的政治才能。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2)仓縻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亲固。14 .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答案】10.D 11. A 12. A13 . (1)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放逐,鲍叔
13、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 (2)粮仓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服和食物充足了,百姓才能懂得荣辱,国君遵守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14 .首先得益于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其次是管仲自身的政治才能。他“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并因 势利导地纠正了桓公的许多重大失误。再次有齐桓公这样的明主也是一个原因。如果不是桓公而是商纣王,恐怕他再有才能也无 济于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等到小白即位,就是齐桓公,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鲍叔于是举荐管仲。管仲 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因此称霸,多次会合诸侯,扶正天下,靠的是管仲的智 谋。“
14、管仲”做“囚焉”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齐桓公”作主语,“以霸”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以霸”后断句;“九合”修饰“诸侯”,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小游,意思不相同”错误,意思相同,都是“交往、交游”的意思。句意:他年轻的时 候经常和鲍叔牙交往。/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B.侍奉;遵从。句意: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请允许我遵从您说的话去做。C.小小的;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诚恳深切的样子。句意: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地处海 滨。/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D.给予;赞成。懂得给予是为了取得的道理
15、。/我赞成曾点的观点。故选Ao【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 “鲍叔牙年轻时就认识管仲”错误。由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 游,鲍叔知其贤”可知,管仲名夷吾,是颖上人。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 知道他有德行和才干。由此可知,是“管仲”年轻的时候经常和鲍叔牙交往,而不是“鲍 叔牙年轻时”。故选A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两个“三二都是“多次”的意思;“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见”表被动; “不肖”,没有才能。“仓糜”,粮仓;“知”,懂得;“服”,遵守;“度。法度;“固”,稳固。【14题详解】本题考
16、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原文“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 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 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德行和才干。管 仲贫穷,经常欺骗鲍叔,但鲍叔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说他什么。不久,鲍叔 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就是齐桓公,公子纠死了,管仲被 囚禁。鲍叔于是举荐管仲。由此可知,得益于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其次是管仲自身的政治才能。由原文“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 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17、,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 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 是归齐”可知,管仲处理政事,善于把祸患化为福气,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事情的 轻重缓急,谨慎权衡利弊。齐桓公实际上因少姬改嫁而发怒,向南袭击蔡国,管仲趁机征 讨楚国,谴责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齐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征讨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 燕国整治召公时期的政令。在柯地会盟,齐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 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由此可知,他“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 功。贵轻重,慎权衡”,并因势利导地纠正了桓公的许多重大失误。再次有齐桓公
18、这样的明主也是一个原因。由原文“太史公日: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 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日将顺其美,匡救其 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可知,太史公说:管仲,是世间所说的贤臣,然而 孔子瞧不起他。难道是因为周朝政治衰败,齐桓公既然有德行和才干,管仲不勉励他成就 王业,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匡正挽救他的过失,所以君 臣百姓之间能和睦相处”。难道说的就是管仲吗?由此可知,如果不是桓公而是商纣王,恐 怕他再有才能也无济于事。参考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颖上人。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德行和才 干。管仲贫穷,经常欺骗鲍叔
19、,但鲍叔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说他什么。不 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就是齐桓公,公子纠死 了,管仲被囚禁。鲍叔于是举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因此称霸, 多次会合诸侯,扶正天下,靠的是管仲的智谋。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 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多给自己分一些,鲍叔不 认为我贪财,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处境更加艰难,鲍叔不认为我 愚笨,知道时势有顺利和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放逐,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 能,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有老母 亲。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此死了
20、,我被囚禁遭受侮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知道 我不因小节而感到耻辱,却因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 是鲍叔啊。”鲍叔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以后,把自己的地位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 国做官,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成为著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反而赞 美鲍叔能够了解人才。管仲担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地处海滨,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 家富足,军队强盛,与百姓保持一样的好恶。所以他称述:“粮仓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 节,衣服和食物充足了,百姓才能懂得荣辱,国君遵守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 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颁布政令就像流水
21、的源头,政令要顺应百姓的心意。”所以 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管仲处理政事,善于把祸患化为福气,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 谨慎权衡利弊。齐桓公实际上因少姬改嫁而发怒,向南袭击蔡国,管仲趁机征讨楚国,谴 责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齐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征讨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治召 公时期的政令。在柯地会盟,齐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 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为政的法 宝。”太史公说:管仲,是世间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瞧不起他。难道是因为周朝政治衰 败,齐桓
22、公既然有德行和才干,管仲不勉励他成就王业,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匡正挽救他的过失,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和睦相处”。难道说的就 是管仲吗?(-)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歌子苏轼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方土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瞥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夸。【注】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鳌牙:乖忤违背。骑鲸公子:指李 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开篇妙用叠词“苒苒”“萧萧”,音韵和谐优美,表现出时令变化和两鬓状态。
23、B. “寓身”句中词人以“尘沙”自喻,与赤壁赋中“渺沧海之一粟”营造的意境相 似。C.词人认为方土求仙、渔人泛舟虽清静恬淡,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D.本词属于小令,语言晓畅,虽有用典,但并不艰涩,且用韵工巧,使全词格律整齐。16.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5. C 16.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叹。本词说渐渐地中秋又过,自己已是 两鬓花白,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早生华发” 一样,都表达了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 感叹。功业未就、平庸无为的自嘲。本词说自己为清明时代中的一粒沙尘,有感叹个人渺小,才 华无法施展之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与年少
24、得志、意气风发的英雄人物对比, 突出了对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自嘲。超脱尘世、忘怀得失的旷达。本词说“笑看潮来潮去”,希望与李白相伴,写下豪迈诗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人生如梦”,但以酒祭洒江月等,都体现了词人看透世俗、超 脱尘世、忘怀得失的旷达。【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 ”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理解有误,词中并未将方土求仙、渔人泛舟与 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进行比较;两种生活实则一脉相承,都是词人超脱旷达的精神体 现。故选C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分析一二句:“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意思是渐渐地中秋已经过完,自己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广东省 汕头市 金山 中学 下学 开学 检测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