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面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版【九篇】.docx
《2023年全面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版【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面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版【九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全面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 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 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群众形成的 好经验好做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 江萌发和实践的现实明证,我们要做好统筹推进、传承创新。“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不仅是“八八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锻造“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作为基层 干部,要把相关经验学习好运用好,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写 好三本“民情日记”,扎根基层汲取养分。一是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写好“民情走访日记”。“浦 江经验”强调领导干
2、部多到基层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 去,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和 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应如此,基层干 部更应当好“大脚掌”、做好“贴心人”,通过走访群众实现 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要想“进得了门” “说得 上话”,决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要走出办公 室,到群众家中唠唠家常、多到街头巷尾看看民生,直接了 解群众所思所想和所盼所愿,直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 能增进对群众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 基层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信任。202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 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
3、志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 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外 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 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 有机融合,在浙山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 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2018 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 “地球 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效应、在 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根植其中的精髓要义贯通 历史、现实和未来,链接浙江、中国和世界。先“洗脸”后“化妆”,修复美丽生态。新世纪初,浙
4、 江经济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特别是 农村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随之而来 的是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问 题的反映日益增多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问题为先手棋, 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 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实施 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以点带线、连线 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的新路 径。今天的浙江,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规划保留村 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 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
5、农村 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 省份。好风景造就好“钱景”,发展美丽经济。“千万工程”把 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贯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注重抓 好发展强村、反哺富村,实现了 “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 的有效转化,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高度评 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高收入”的矿区、全面走绿色发展之 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今天的浙江,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 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
6、的5431元提升到 2022年的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 上的行政村占比已达51.2%0随着“千万工程”持续推进, 浙江不断打通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绿水青山”在 永续增值中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共建美好生活。“千万工程”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 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正因如此,“千万工程”又被当地 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 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但要想把这件 实事办好,就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进 “千万
7、工程”进程中,浙江坚持从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把精神文明建设 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 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同时,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 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 动、共同建设的大格局。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千万工程”走的 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现代 化的路子,根本目的在于为乡亲们谋幸福。牢牢把握这根准 绳,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因地制宜,务求 实效,我们就能在与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激发
8、乡村振 兴的磅礴伟力。“千万工程”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五重启 示今年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 工程”)20周年。20年来,以其为总牵引,浙江造就了万千 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逐渐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 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给浙江带来巨大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对中国农村发展又有何种启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6月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围绕上 述问题作出解析。“改变的是人居环境,更是营商环境”2003年,为改变农村地区遇到的环境、发展问题,浙江 启动“千万工程” 一一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 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
9、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 村。由此该省农村迎来一系列嬷变。谈及“千万工程”给浙江农村发展乃至省域发展带来的 作用,黄祖辉表示,千万工程是不断迭代升级的,既经 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的过程,又 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共富型发展需求跃升的 过程。同时它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建设工程,也是乡 村的民心与民生工程、村庄的治理与发展工程、城乡协调与 融合的枢纽工程,对促进浙江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在其看来,20年来,“千万工程”在浙江产生了多个联 动与互动效应。“它首先改变的是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 的改善与升级又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务的 发展,同时也调
10、动了广大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的积 极性。其次,它改变的也是乡村的营商环境,使村庄同时成 为城市居民休闲生活所在地,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成 为可能,促成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这反 过来又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对乡村共富发展产生 了显著效应J坚持“农民需求” “实干精神”如今的浙江乡村,在诸多数据上让人眼前一亮。如浙江 已建成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创成A 级景区村11531个;实现5G网络、光纤资源实现重点行政 村全覆盖;累计建成20511家农村文化礼堂;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黄祖辉认为,“千万工程”能够为浙江农村
11、带来巨大变 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体现了多个“坚持”。“首先,千万工程坚持了农民需求、人民至上和实践 需求、创新发展,体现了真理力量、实践伟力,具有历史性、 开拓性和引领性。其次,千万工程坚持了党领导广大农 民以及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建设的方针。第三,千万工程坚 持了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的信念, 和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黄祖辉说。此外,在“方法论”上,黄祖辉表示,“千万工程”在 实践中还坚持了上下结合、长短结合、软硬结合、里外结合、 多方联动、城乡互动、统筹推进的方式方法,进而使浙江乡 村环境呈现了全域化、常态化、和美化的变化,整个浙江呈 现城乡融合、各美其美的格局。五方面启示
12、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黄祖辉 认为,“千万工程”对当下中国农村发展,尤其是对乡村建设 和环境治理方面有五点启示意义。一是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 力量。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介入是乡村建设和环境治理有 效性、持续性的重要因素。二是既要力求有效供给,又要重视高效管护。乡村建设 需要增加投入,但同时对于具有公共性的乡村设施,有效的 营运管护尤为重要,它是乡村公共设施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 障。三是乡村建设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配置。 尤其要防止侵害农民权益、损害乡村生态环境的大拆大建, 同时也要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忽视乡村环境优化,尤其
13、 是忽视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的低效率乡村建设。四是乡村建设既要重视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又要 注重动态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要从乡村发展的阶段性和乡 村区域的差异性出发,处理好乡村建设普惠性、基础性和兜 底性与乡村建设动态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的关系。五是乡村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治理既要运用刚性制度,又 要运用柔性制度。前者与法治有关,后者与村民自治和德治 有关,同时也可以引入市场制度,使公共品转化为市场品,进 而形成多种治理机制融合的治理体系。“从发展路径选择方面看,千万工程的实践与不断深 化,为我们提供了从乡村实际出发的三农要快更好发展的 路径选择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借鉴。读懂这份初心感悟
14、思想伟力一一浙江 “千万工程”经验学习体会“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千 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 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 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 的迭代升级。“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 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充分彰显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 力。通过学习“千万工程
15、”经验案例,更加深刻领悟“两个 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 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背后蕴含着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 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实际,谈 三点体会:体会一:感悟“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坚持 人民至上,把为民统计作为统计工作的最大政绩。“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 念。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 识,引领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 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千万工程”不是用砖
16、瓦建设出来的, 他是党心和民心的铸就,是历史的选择。“千万工程”从人 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激发文化、社 会变革,从而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构的社 会变革,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先声,其蕴含的人民 立场,既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落脚点,更是正确政绩观的 出发点。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 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 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 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农业是国之大者, 对标对表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要时刻坚守人民立场, 强化统计为民意识。要围绕国家农业
17、农村战略部署,提升统计监测能力;要 科学设置指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设; 要加强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监测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城 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 领域监测分析;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方法,完善设 施农业调查制度,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统计调查领域;要全面 反映农业农村新发展新进程,全面推动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 用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体会二: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 是,把调查研究作为统计工作的根本方法。2002年底,履新浙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 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寻求破解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2003年
18、6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针对浙江省城乡发展实际,做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 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 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 运而生,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之路。“千万工程” 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典范,不仅为农村带来生态革命,更带 来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革命。“千万工程” 出实招、求 要扑下身子 突出“深、当下,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学习 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做实功、 实效。一方面,要带着问题找答案,另一方面, 解难题。就是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 “传家宝”, 实、细、准、效”,要“钻进
19、去”调查研究、总结规律,“走 出去”沟通交流、学习经验,“贴上去”剖析问题、破解困 难,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成果加速转化应 用。对统计部门来说,实事求是是立身之本,是工作的生命 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 本要求。当前,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 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防范统计数据造假, 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加快推动江西从农业大 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就是要涵养优良作风, 更多地走进田间地头,裤腿沾着泥土,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 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 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国
20、家统计局有关农业统计工作的重 要工作部署和我省统计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 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深入开展粮油安全、乡村振兴、 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选题调研, 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客观反映“三农” 总体形势和最新情况,为“三农”发展添活力、强动力、增 后劲奉献统计之力。体会三: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方法论,坚持“功成不 必在我”的政绩观,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责任 担当。“千万工程”20年的实践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随着群众 需求升级而发展。“千万工程”是基础工程、龙头工程、生 态工程、民
21、心工程,更是伟大的乡村“探月”工程、民族筑 梦工程、时代共富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系统理论和方 法,那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认准 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看得 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充分体现了 “功成不 必在我”的政绩观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者距离 “三农”最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化 要先知先觉,要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敏感性。要紧紧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 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要求,积极适应新
22、发展理念和高 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对“三农”发展形势和重大问题的分析二是查得了情、解得了题,写好“民情解忧日记”。“浦 江经验“把工作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通过化解具体 矛盾让群众切身有感。今年,党中央决定,将“在全党大兴 调查研究”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调查研究的根 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不驰于空想,不警于虚声J基层干部 只有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 盼什么,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好地找到切入口为群众解决问 题。遇到复杂问题时,敢于亮剑、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地去 面对、去解决,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层干部还 要坚持人民立场,拜人民为师,扎实践行群众路线,真
23、破难、 破真难,以心换心帮助群众解决“身边事”,才能真正赢取 群众的口碑与信任。三是带得了头、致得了富,写好“民情共富日记”。在 推进“千万工程”中,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促 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促共进,逐 步形成了 “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 和美”的生动局面,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共富是每个基层发展的共同课题。基层干部是基层建设、乡 村发展的主力军,不仅要着眼于“关键小事”,更要放眼于 “发展大事”,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把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 硬,带头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
24、层治理、乡村建设 等各项工作中来,才能推动城市、乡村都实现产业兴旺、生 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新格局。研判,把问题找准、把情况说透。要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农 村基层统计台账建设,健全村、乡镇基础统计台账,规范村、 乡镇统计台账信息采集记录,做到农村统计数据数出有源, 有据可查,从源头上管控好农村基础统计数据。要把抓基层 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举,建规范、强管理、稳队伍、 提能力,让统计之基“坚如磐石”,真正出统计“功成”之 力,而不求统计“功成”之誉,切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在坚守中砥砺创班一浙江“千万工程” 启小录浙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篇 2023 全面 学习 千万 工程 浦江 经验 专题 心得体会 研讨 发言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