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3大主题18个优秀人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积累:3大主题18个优秀人物.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些精神类、品质类话题下的人物素材,每个人物介绍得很详细,但是在具体使 用中,还是要一句话概括出来这个人干了啥,有什么精神。或者在做举例论证的 时候,用排比举例的方式,引用多个人物素材。1迎难向上:逆境、坎坷、坚持屠呦呦从三十多岁就献身青蒿素研究:在漫长的五十年,屠呦呦把全部的精力和 心血,投入到科学研究,不在乎光鲜的头衔,更在意科学造福人类。2015年, 她因发现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廉价而高效,挽救了全球无 数人的生命,获得了诺贝尔奖。刘麟宏: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但只有英雄才知道:成功这道窄门,只开放给逆 境中抬头,顺境时低头的人。因为抬头是方向,低头才是清醒。刘映宏的直播
2、翻 红,有着天时地利,更多是他30年坚持健身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普遍浮躁的年 代,这样的坚持,对于每个想要找到自己是谁的人,或许都有借鉴。选准自己擅 长并能持续输出的赛道,抓住意外的时机,这是刘阱宏此次出圈很重要的原因。 对于”刘映宏女孩”们来说,除了能收获到运动的快乐、健康的身心,也许还能得 到对热爱的事保持坚持的一份内心安定。走红这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需 要运气。但这一切的根基,其实跟长期的深耕专业分不开。郎平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 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 她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她拦击困难、挫折
3、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 进人生。她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 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支月英19岁远离家乡,不顾家人反对,到条件艰苦的山区支教:一干就是三十 多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 人。她用自身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人生起于低谷,也要逆风前行,迎难而上。 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在父母帮助下,江梦南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 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懈努力,她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
4、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 并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来,江梦南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怀着解决生命 健康难题的学术志向笃定前行。从无声世界里突围,江梦南用乐观坚强奏响生 命的强音,传递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2奋斗坚持:自律、勤奋、坚持不懈、勇于挑战年轻驻村干部黄文秀白天跑到各个单位争取项目、申请资金,选址、修路、建立 电商服务站,努力让村子富起来、美起来,晚上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谈心交心, 帮乡亲们排忧解难。(黄文秀语录:我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让家乡 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 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做出贡
5、献。)(适用范围:基层治理、基层发展、奉献、返乡创业、不忘初心 等话题。) 故宫博物院的年轻文物修复师杨玉洁静心学习、传承绝技,她通过清洗、配胶、 粘接、打磨、补配等一系列繁琐工艺,恢复了文物往日的神采。“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中国 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黄国平在博士毕业论文中一句致谢的话,打动了很多人。 1987年出生的黄国平经历了许多生活的艰难,但他却未被这些困难压倒,坚持 求学奋斗,探索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新天地。中国飞人”苏炳添:每一次自我超越,都离不开对梦想的执着和日复一日的坚 持。中国田径曾经有一个梦,那就是在百米赛场上,中国选手能占有一席之地。
6、在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 创造了 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刷新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个站上奥运会男子百 米决赛跑道的中国运动员。如今除了短跑运动员的身份,苏炳添同时也是一名老 师。课堂上除了耐心指导动作外,他也乐于和同学们分享运动生涯中的奋进故事, 在更多人心中种下拼搏的种子、注入前行的力量。当代愚公”毛相林:涓涓不塞,将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从1997年起, 毛相林带领乡亲们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历时7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 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们向贫穷宣战,探索培育出 柑橘、桃、西瓜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
7、变成金山银山,蹿出了一条 致富路。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毛相林数十 年不改初心,苦干实干,用一条“天路开辟了下庄村的新天地,被授予全国脱 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真正做到了屡战屡败、屡败 屡战,无数次的失败没有让袁隆平放弃,而是坚持了下来。他最终履行了自己 当初许下的“让世界人民不再为吃饭发愁”的承诺。3责任担当:勇担重任冬奥会志愿者群体微火虽微,却是青年志胸怀天下事;微火虽小,却是嫩 肩膀扛起重担子。每一个冬奥会志愿者都如同一簇微火,无论走到哪里,都 洋溢着热情的气息,绽放着温暖的光芒。来自各领域各方面近2万名赛会志
8、愿者、 约20万人次的城市志愿者参与冬奥、服务冬奥,成为一抹动人亮色。他们服务 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以专业的服 务、饱满的热情迎接四海宾朋,为办好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提供了坚实保 障,成为生动的中国名片。“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以身许国,誓干惊天动地事;潜心科研,甘做隐姓 埋名人。黄旭华院士的人生,曾一度赫赫而无名,在30年的无声岁月里成就 无穷的力量,去13始终壮心未与年俱老,六十多年如一日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倾心 竭力奉献。2021年10月,黄旭华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 励基金,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
9、员,激励更多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勇攀高峰。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初:少年壮志,一生践行。戚发初的人生选择,始终 听从国家召唤、服务航天事业需要。不只是神舟飞船,第一枚导弹、第一枚火箭、 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国重器背后,都有戚发物的身影。“发 初,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戚发初 在其中的贡献恰如其名。无论是打造国之重器,还是晚年投身教育、为国育才, 戚发初以航天报国、强国的初心始终未改。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把毕生心血都 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中国航天。英雄军人孟祥斌:危急时刻为了保护别人的生命,勇于担当自己作为军人的职责, 纵身跳进滚滚江水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临安籍气象干部陈金水:从气象学院毕业后,离开山清水秀的浙江只身来到青藏 高原,他在世界屋脊建立起世界上最高的气象站。在卧室里悬挂着祖国的气象 事业高于一切的横幅,以表明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深藏功与名的“人民功臣张富清退役后:却主动选择到来凤县工作一一在这个湖 北恩施最偏远、最困难的贫困山区奉献了他的大半生。在他心中,那些面对枪林 弹雨保家卫国是他的军人使命,那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同样是他褪下军装背后的 责任和担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