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管理学原理3版知识考点.docx
《一般管理学原理3版知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管理学原理3版知识考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1.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 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 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概括地讲,管理的总体特征是:(1)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2)管理的最基本形式是组织。(3)管理既是一个体系,又是一个过程。(4)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5)现代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2.管理的历史类型管理的历史类型可以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类 型中来加以认识。(1)原始社会是政治统治组织产生以前的一种社会形态,这个历史阶段
2、中的 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是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组织。原始人之间的联系,是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社会管理的特点是: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的民主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性的集体事务管理方式。(2)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都是土地,整个社会带有农 业社会的特征,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管理,都包括在统治型管 理之中,整个社会的管理主要表现为统治型管理。农业社会统治型管理的特点 是:出了“官僚制”组织的理想模型,从而确立了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组织管 理方式。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权威的类型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三个:传统的权威,
3、它以对社会习惯、社会传统的尊崇为基础;魅力的权威,它以对领袖人物的品格、信仰或超人智慧的崇拜为基础;合理合法的权威,它以对法律确立的职位权力的服从为基础。韦伯认为,只有建立在合理合法权威基础上的组织,才能更好地开展活 动,才是理想的组织。(2)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为:实现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权力与责任,并使之作为正式职责合法 化。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指挥体系。通过正式考试的成绩或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的所有成员0实行任命制,只有个别职位才实行选举制。公职人员都必须是专职的,并获得固定薪金。职务活动被认为是私人事务以外的事情,受规则和制度制约,而且是毫无例
4、 外地适用于各种情况。(3)官僚制组织体系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领导层,相当于目前许多组织的高级管理层,其主要职能是决策;行政官员层,相当于中间管理层,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最高领导层的决策;一般工作人员层,相当于直接操作层,其主要职能是从事各项具体的实际工 作。三、行为科学时期的管理理论1 .行为科学的产生经典管理理论多着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强调科学 性、精密性和纪律性,对人的因素则较少关注,这些理论所代表的管理模式激起 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工人的觉醒和经济的发展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使行为 科学应运而生。行为科学是一种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 机
5、、情绪,以及行为与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 素的科学。从产生和发展来看,行为科学可分为两大时期,前期叫做人际关系学 说时期,它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霍桑试验为开端;后期是以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 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行为科学”,以及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 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为开端。后期行为科学学派理论众多,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X理论和Y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W. MayO, 1880 1949),他主持了霍桑试验。根据霍桑试验,梅奥等人在工业文明中人的
6、问 题一书,提出了与经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 要方面:1 1) “社会人”的观点;2 2) “非正式组织”的观点;(3)管理职能的观点。1.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1)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分为生理需 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衣食住行等没有得到满足前,各级更高的需要就不会发挥作用。安全需要,是有关免除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如防止工伤事故和有伤害的 威胁,防止资方的无理解雇、生病的威胁,
7、以及在养老、储蓄和各种形式的保险 等方面的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包括和家属、朋友、同事、上司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给予 别人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帮助,即成为某个集体公认的成员等的需要。这类 需要比前两类需要更难捉摸,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却是很强烈的一类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 位的需要,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等。这类需要是无止境的,往往很难得到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最高一级的需要,是指一个人需要做他最适宜做的工作,发挥他最大的潜力,实现理想,并能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1)马斯洛认为:一个人首先产生的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这一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依
8、次产生 高层次的需要;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几种需要可能同时存在,但由于其心理发展程度不同, 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也就不同;人的需要带有发展的、动态的性质;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研究调动积极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 上开展具体的管理活动。3 .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1923-2000)于1959年提出。他将影响人们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因素分为:(1)保健因素,是指其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 起的作用一样。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 绪。当保健因素改善后,职工的不满情绪会消除
9、,但并不会导致积极的后果,而 只是处于一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性状态。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 满意的积极效果。(2)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赏识、工作本身、责任、进步等。保健因素 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对应关系,马斯洛提出 的高层次需要其实就是赫茨伯格的所谓激励因素,而马斯洛列举的为维持生活所 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要则相当于保健因素。4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H. Vroom, 1932)在 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个人努力与其所获 得的最终奖酬
10、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的理论。弗鲁姆认为,管理中各种激励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职工对他所能得到 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可能得到该结果的概率,即:M=ExV (M是激 励力量”,E是“期望值”,y是“效价”)。激励力量是指被激发起的工作动机和强 度;期望值是指人们根据个人的经验,对自己的行为能否导致所想得到的工作绩 效和奖酬的主观概率,即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和得到奖酬的可能性。效价是指人 们对某一目标(奖酬)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低,是实现这一目标对满足个体需要 的价值。弗鲁姆认为,要调动职工积极性,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3)奖励与
11、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判定自身的努力与管理人员所配置 的任务的关系。得到奖励能否满足个人需要,这要看奖励本身的价值大小,以及 个人对该价值的需要偏爱程度。人的需要是不同的,因而同样的奖励对不同人的 激励程度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其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情 况,区别对待。5 .X理论和丫理论1957年,美国行为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 McGregor, 1906 1964)在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企业中的人性方面的文章,把管理 学中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看法而形成的两种理论分别称作X理论和Y理论。(1)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有如下特征
12、: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 才能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 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 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2)以X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工作也往往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重视完成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
13、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 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3) 丫理论是与X理论根本对立的,其基本内容如下: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 和自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 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4)以丫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管理也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管理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们能够在这种条件下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在
14、于为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职工 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只有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起职工 的积极性;管理制度应保证职工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麦格雷戈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认为它能使组织的成员 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己个人的目标。因此,他认为,关键 不是在采用“强硬的”方法或“温和的”方法之间进行选择,而是要实现管理的指导 思想的根本改变,即变X理论为Y理论。四、“管理理论丛林”6 .管理过程学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 管理学的见解。其中
15、,较有影响的是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 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这使管理科 学进入了一个发展、创新、分化、综合并存的时期。孔茨首先注意到了这种学派 林立的状况,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形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和西里尔奥唐奈。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以下列七个基本信条为依据的:(1)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论上很好地对管理加以剖析;(1)根据在各种企业中长期从事管理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 理,而且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能起一种说明和
16、启示的作用;(2)可以围绕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开展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加大 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3)这些基本管理原理只要还没有被证明为不正确或被修正,就可以为形成 一种有用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4)就像医学和工程学那样,管理是一种可以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 技能;(5)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正如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原理一样,是可靠 的;(6)管理人员的环境和任务虽然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管理 理论也从其他学科吸取一些有关的知识,但所吸收的只限于同管理有关的。7 .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1. Barnard)
17、0其 主要贡献是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团 体及个人作出了全面分析。巴纳德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1)社会的各种组织都是协作系统。(2)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具有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至少有三个:非正式组织具有促进信息传递的机能,它会就一些易于引起争论,不便于在 正式渠道传播的、难以确定的事情、意见、建议、怀疑等而在成员之间交换意见;非正式组织具有通过影响成员的协作意愿来维护正式组织内部团结的机能;非正式组织具有保护个人人格和自尊心的机能,并且能抵制正式组织在这方 面的不利影响。(3)正式组织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成员的协作意愿、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信息 沟通。(4)权
18、威接受理论。巴纳德提出领导具有权威的条件是:领导的命令必须 能让人们理解;命令必须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命令必须照顾组织成员的利益;命令应当让人乐意去执行。(1)组织平衡论。巴纳德提出了一个组织必须保证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的思 想,并认为这是组织能否存续的条件。(2)经理人员的职能有三项: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 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 规定组织目标。8 .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其决 策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主要观点:(1)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2)提出了决策过程的原则。上级不应代替
19、下级决策,而应给下级提供决策 前提。(3)确定了决策的准则。应当根据“适度满意”的准则进行决策。(4)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作用。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组织 的作用,创造条件,以解决知识不全面性、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性及竞争环境的可 变性等问题。(5)描绘了决策过程。决策包括在最后抉择之前的了解、调查和分析以及抉 择之后的评价,它是一个分阶段、涉及许多方面的相当长的复杂过程。决策过程 可以细化,用六个英文字母DECIDE表示: 确认问题(define the problem);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enumerate alternatives); 搜集信息(collect inform
20、ation); 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备选方案(identify the best alternative); 拟订实施计划,并执行已经制定的决策(develop & implement); 评估和审查(evaluate the decision & the decision process)。9 .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A. Johnson) 弗里蒙特卡斯特(FremontE. Kast) 詹姆斯罗森茨韦克(James E. Rosenzweig) o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观点出发,认为企业组织是一个由相 互联系、共同合作的各个要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般 管理学 原理 知识 考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