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讲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讲义.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新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第一部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及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架构图第一层次:基本准则第二层次:具体准则和指南(财会(2008) 14 号)(财会(2008) 11 号)(财会(2009) 8号)第三层次:解释公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2007年11月16日)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2008年8月7日)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3号(2009年6月11日) 二、执行过程中需要说明的问题1、执行新准则体系的企业不再执行原有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 会计制度,这在我国会计发展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会计规定的表现形式 上也实
2、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充分协调。问:公司目前尚不具备全部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条件,目前仍在执行企业会 计制度和原企业会计准则,我公司目前可否在现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 老准则的基础上,再选择部分适合我公司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答:自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 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它业务成本,实际上是按已售产成品或商品的账面价 值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或其它业务成本。关注: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在结转成本的同时,应当按比例结 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三、存货跌价准备转回条件:1、原先对该类存货计提过跌价准备。2、影响以前期间对该类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因素已经消除,例如价格回升
3、或 生产成本下降。3、在原先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范围内转回。CAS2-长期股权投资一、核算的范围1、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划分问题控制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权益性投资不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 似主体(如投资连接保险产品)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2、限售股权如何进行处理?限售股的存在是我国资本市场独有的一种特殊现象,会计处理涉及的主要问 题是如何分类以及如何确定其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持有上市公司的限售 股,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股权
4、分置改革,第二是上市公司IPO。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号(财会(2007) 14号)文件中明确:问、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的限售股权如何进行处理?答: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 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 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 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 值的差额,在首次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计入资本公积。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第三期(2008-1-21)其 中明确:问: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不包括股权分置改革持
5、有的限售股权,下同) 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 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 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非满足该准则规定条件划分为以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于首次执行日之前持有的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 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企业应当在首次执行日进行追溯调整。企业在确定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公允价值时,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 活跃市
6、场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 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应当是市场参与者普遍认同且被以往市场实际交易 价格验证具有可靠性的估值技术,采用估值技术时应当尽可能使用市场参与 者在金融工具定价时所使用的所有市场参数。上市公司限售股权的公允价值 通常应当以其公开交易的流通股股票的公开报价为基础确定,除非有足够的 证据表明该公开报价不是公允价值的,应当对该公开报价作适当调整,以确定其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问: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 影响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不包括股权分置改革中持有的限售股权)
7、, 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在确定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公允价值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公允价值确定的规定执行,不得改变企业 会计准则规定的公允价值确定原则和方法。本解释发布前未按上述规定确定所持有限售股权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企 业会计准则第28号一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进行处理。二、成本法核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问: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 现金
8、股利或利润,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 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 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 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在判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 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 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出现类似情况时,企业应当按照企 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
9、收回金 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三、权益法核算(一)权益法及其适用范围1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 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提示】权益法下,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所谓看 作一个整体,就是长期股权投资要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 这是权益法的精髓、要点。2 .适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 权益法核算。3 .类型(二)权益法的会计处理1.投资成本(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 份额
10、,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成本贷:银行存款等(2)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 额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成本贷:银行存款等营业外收入(差额)【提示】初始投资成本调整应予关注的问题:该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仅适用 于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取得时不需要 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商誉或应计入损益的金额体现在合并报表中)。 2.损益调整(1)权益法下,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作为一个 整体其所产生的损益,应当在一致的会计政策基础上确定,被投资企业采用 的
11、会计政策与投资企业不同的,投资企业应当基于重要性原则,按照本企业 的会计政策对被投资单位的损益进行调整。另外,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采 用的会计期间不同的,也应进行相关调整。被投资单位与投资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的,应按投资企业的 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但应考虑重要性原则。(2)投资收益的确认应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 础,即应按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调整被投资单位净利润 后,再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提示】完全权益法下投资收益代表的是被投资单位资产、负债在公允价 值计量的情况下在未来期间通过经营产生的
12、损益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主要的调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减值准备金额A.调整被投资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额或摊销额应按投资时被投资 单位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被投资单位净利润后,再按权 益法确认投资收益。【例】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取得对联营企业D公司30%的股 权,取得投资时D公司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账面价值为500万 元,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D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净利润为600万元。要求:计算甲公司2007年度对D公司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答案】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按照D公司的
13、账面净利润计算确定的投 资收益应为180 (600X30%)万元。按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计提的折旧进行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50 (600-50)万元,甲公司按照持股比例计算2007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应为165 (550X30%)万元。B.调整被投资单位资产减值【例】2007. 1. 1 A公司取得B公司30%股权,取得时,某资产的账面价值 为80万,A公司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20万,2007. 12. 31,该资产的可收回金 额为60万,B公司确认了 20万减值损失,2007年B公司净利润为500万。【答案】A公司在确认投资收益时的调整为:应计提的减值为(120-60=60), 补确认40万,
14、调整后的B公司净利润为500-40二460万。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为:460*30%= 138 万。c.调整存货的销售成本应按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该存货的公允价值,调整被投 资单位净利润后,再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提示】a.无论公允价值高于还是低于账面价值,都需要对净损益调整b.无论被投资方实现盈利还是出现亏损,且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都需 要对净亏损进行调整c.如果投资方无法合理取得被投资方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则按照 账面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3)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有关资产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应予以抵销。【处理原则】无论投资企业卖产品给
15、被投资企业(顺流的交易),还是被投资企业卖产品 给投资企业(逆流的交易),这两方向的交易都会出现未实现的损益,都要进 行抵销;顺流交易I投资t-联营企业或I企业卜=1合营企业逆流交易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投资企业对于纳入其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 生的内部交易损益,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第一种情形:逆流交易的处理逆流交易一一是指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向投资企业出售资产。对于逆流交易,在该交易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情况下(即有关资产 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投资
16、企业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应享有联营企业 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损益时,应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当投资方 自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购买资产时,在将该资产出售给外部独立的第三方之 前,不应确认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因该项交易产生的损益中本企业应享有的 部分。待投资企业以后出售该资产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时,再确认这部分的投 资收益。但是所转让的该资产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不应予以抵消。【例】甲公司于2007年1月3日以银行存款2000万元购入A公司40%有表 决权股份,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取得该项投资时,被投资单位 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 计期间相同。
17、2007年6月5日,A公司出售商品一批给甲公司,商品成本为 400万元,售价为600万元,甲公司购入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07年末,甲 公司已将从A公司购入商品的50%出售给外部独立的第三方。A公司2007年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甲公司2007年应确认对A公司的投资收益为()万元。【解析】 甲公司2007年应确认对A公司的投资收益=1200 (600-400) X50% X40%=440 (万元),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一A公司(损益调整)440贷:投资收益440第二种情形:顺流交易的处理顺流交易一一是指投资企业向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出售资产。对于投资企业向联营企业
18、或合营企业出售资产的顺流交易,在该交易存在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情况下(即有关资产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投资 企业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损益时,应抵 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同时调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长期股权 投资的账面价值。当投资企业向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出资或是将资产出售给联营企业或合 营企业,同时有关资产由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持有时,投资方因投出或出售 资产应确认的损益仅限于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其它投资者交易的部分。即 在顺流交易中,投资方投出资产或出售资产给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产生的损 益中,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不予确认。讲解教材:被
19、投资方实现净利润时,对于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先进行抵销,投资方按准则”或“新准则”)以来,根据财政部的规定,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 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鼓励其它企业执行。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时间 表来看,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2008年在中央企业实施,2010年一一争取全面推开,所有大中型国有企业全面实施。因此,企业不能在执行现企业会计制度和旧准则(财政部2006年以前发表的准则) 的基础上,选择部分适合公司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问:小企业是否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答: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以财会20042号文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 度(以下简称本制度),并要求20
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另 外,财政部表示将来会对小企业单独制定会计准则。2、基本准则的性质:第一,它是准则的准则;第二,它能为具体准则提供基本概念并指引方向,所以,它是所有具体准则 的基础,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第三,它不同于所有具体准则,两者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基本准则显然高于 具体准则,因为可用来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准则;第四,显而易见,基本准则既具有上述特点,那么它就不是站在企业会计准 则体系之外,而是在该体系之中,并处于顶尖地位,它不仅是法规,而且是 比具体准则更重要、更基本的法规。问: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境内不 存在且受相关
21、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规范的,如 何进行处理?是否可以直接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核算?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若投资方有子公司,期末应编制抵销分录。在编制抵销分录之前,因投资方 与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使得投资方存货的账面价值增加,所 以应先编制调整分录,调减投资方的存货项目。【难点问题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投资企业如果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那么在合并财务报表 中,因该内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该在合并报表中予以调整:逆流交易中合并报表中的调整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贷:存货顺流交易中合并报表中的调整分录为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投资收益
22、应说明的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调整实际上是实体观的体现。也就是把 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主体看作包含联营、合营企业中母公司所占权益份额在 内的一个完整主体,但联营、合营企业因为对其没有控制,不能采用常规的 合并报表方式进行处理,只能采用“单行合并”处理。相当于先把联营、合 营企业净资产和净利润(抵销内部交易前)的份额(分别以长期股权投资和 投资收益代表)加总到合并工作底稿中,然后再将内部交易中对应于母公司 持股比例的部分予以抵销。抵销时,对于母公司一方仍使用正常的会计科目, 但对于联营、合营企业一方则以“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分别取代其联营、合营企业报表上的“净资产类”和“损益类”的具体会
23、计科目。(4)超额亏损的处理投资企业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的损失,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 的账面价值以及其它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 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其它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是指长期性的应 收项目,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且在 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但不 包括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产生的长期 债权。投资企业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首先,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其次,在长期股权投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会计准则 执行 中的 重点难点 问题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